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职德育教育传统文化的渗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上职业学校是他们考不上高中后一种无奈的选择,因此,他们大多调皮贪玩,不遵守纪律,性格叛逆,既自卑又自傲,很难管理,而且在教育选拔中处于劣势,很多中职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成为学习成绩差和思想道德差的双差生,因此对中职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古圣先贤非凡的智慧,其精髓深含着儒、释、道三家的学说、积淀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思想认识、社会人伦,以及道德观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把中国传统文化渗入到中职德育教育中既能起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又能丰富德育课堂教学的内容。
1职中生的特点
职业中专学校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初中时期,大部分成绩不是很好,甚至有的学生还被教师忽略遗忘,因此他们具有和其他同龄人不一样的特点。
(1)自尊心强,容易冲动。中职生年龄大多在15岁到18岁之间。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普遍比较任性,而且正处于青春期,因此,自尊心极强,喜欢表现自己,遇事容易冲动,偏激,走极端。
(2)自卑心理严重,容易出现逆反行为。中职生学习成绩大都不好,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常常有低人一等的心理,自卑心理严重。感情比较脆弱敏感,容易出现逆反行为。
(3)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盲目讲英雄主义、哥们儿义气。中职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无法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喜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盲目讲英雄主义,哥们义气。
(4)纪律差,思想活跃。中职生不喜欢循规蹈矩,经常违反纪律,但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和社会接触比较多,社交能力强,但也很容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染上不良习惯。
2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渗透的目标构建
(1)培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古至今,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国家,孟子“以天下为己任”,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入挖掘这一资源,可以让中职生以这些前人为榜样,也能自觉地热爱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和人民。
(2)培育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互助关爱情怀。孔子主张以“仁”治天下,孟子提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学者都主张仁爱,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宽容,相互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对方的选择,善待对方,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这一资源,对于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培育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修身向善理念。我国古人非常重视对自身道德的培养,即:修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被放在了首要的位置上。修身立志就是要“正其心,修其身,明其志,厚其德,以至至善”。《周易•乾卦》中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总结这些古代先哲对修身的认识,就是要心方正,立下远大志向,有美德,要自强不息,不能醉心于富贵,贫贱时也不能改变志向,武力也不能使自己屈服,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尊自立、积极进取、坚守气节的精神,以此来教育中职生,让他们也继承古代先哲优秀的品质和气节。
3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1)使中职学生重视并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要学习传统文化,从中吸取古圣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必须建立在相信和重视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才能深刻理解古代文化的义趣,并把古代先贤的教诲落实在实际行动中去。从到,中国传统文化曾经饱受摧残,甚至出现了文化断层,人们长期认为传统文化属于封建主义,怀疑古代圣贤,认为古人不懂科学,古人不如今人。再加上改革开放后,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又出现了崇拜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抛弃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潮。这种不健康的心态将成为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障碍。因此首先让中职生相信传统文化并重视对它的学习。要让中职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先哲的智慧,而且这种文化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学血洗中去,是中华门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独特的身份标志。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继承先贤的智慧和美德,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使社会更加和谐。
(2)认真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德育内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德育资源,需要我们认真去挖掘,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行为方式,以及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吸收。比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仁者爱人”、“和为贵”的处世哲学,“义以上为”、“先义后利”“与人为善”的做人原则;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亲爱兄妹的家庭伦理观念都可以成为中职学生德育学习的内容。另外,古代先哲对宇宙,对生命的认识,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有深刻的认识,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内容,才能真正地热爱大自然,热爱周围的每一个人,才能真正地去做一个有爱心的,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每一个人都能这样去做,社会才会安定和谐,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有时候实践活动对于中职生的品德教育远远优于课堂教学。比如成语接龙比赛,谜语大会,汉字听写大赛等,比赛内容以中职教材为主,比赛形式可以以学生个人为主,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这种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一有空就翻字典,背字词,一方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另外还可以在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朗诵、演讲、征文、知识竞赛等多种主题教育活动,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渗入其中。另外,还可以组织中职学生到敬老院开展活动,帮助老人清理卫生,陪老人散步聊天,给老人表演节目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尊敬老人,并推及到自己的父母亲朋,让中职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以及自己对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同学之间如果出现矛盾,教师也可以借助化解矛盾的时机对学生进行为人处世的教育,总之,社会实践是丰富的大课堂,教师可以随时使用,把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到德育教育中。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社会,手机、电脑,网络的普及大大扩展了信息传送的渠道,我们甚至可以说学生从网络、从电视上获得的知识要远比课堂获得的知识多得多,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的资源,引导中职生从这些渠道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目前电视上有很多讲传统文化的讲坛,比如《百家讲坛》《中国记忆》《子午书简》《杏林讲坛》等等,还有网络上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网页、论坛、扣扣群等,这些都是学习和接受古德圣贤教育的平台,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资源,使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在一个高层次和高水平的基础上发展。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有选择性地学习。其次,对于这些林林总总的教学资源,要紧密联系教学实际,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要去其糟粕,留其精华,选择那些和中职生生活联系紧密的,中职生比较感兴趣的,发人深思,启迪学生智慧的网络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多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因为,中职生文化基础薄弱,不喜欢学习,但思想活跃,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不集中,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约时间,增加课堂密度,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4结论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常常是一群学习成绩差,思想品德差的双差生,而中职生也是一个肩负着未来社会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古代先哲修身养性,培养自己优秀品质的思想,把这些思想融入到中职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要培养中职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互助关爱情怀;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修身向善理念。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是:使中职学生重视并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认真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不断丰富德育内容;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感染力。
作者:黄招娣 单位:福建省漳浦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