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德育教育的拓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目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味采用简单、机械、重复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教育收效甚微。开展卓有成效的德育教育工作,就要求高校在工作中有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德育创新工作为载体,从当前大学生思想表现出来的问题、原因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就如何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索适合高职特点的德育之路进行浅析。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各领域专业人才及拔尖创新人才的任务,一名合格人才要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处于核心地位。然而当前受到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诸多问题,成为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如果只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教育,一味采用老办法、老经验,简单、机械、重复的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会使学校的培养工作无法收到预期效果。在这种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下,高校必须要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思路,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的重新定位与整合德育教育工作,特别是高职学校要针对学生特点,要以塑造心灵、完善人格、修身养性为目标,进行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培养出具备优秀思想品德、健康身心素质、积极向上性格心态的大学生。本文以我校德育创新工作为载体,从当前大学生思想表现出来的问题、原因及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对策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拓展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索适合高职特点的德育之路进行浅析。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出来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校学生三分子二以上是独生子女,表现出自信、活跃、思想观念开放,渴望发展、表现欲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竞争意识等特点,同时也发现了当下大学生思想上表现出的共性问题:
1.“个人主义”思想凸出,缺乏公德意识和感恩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在父母的溺爱和众星捧月下成长起来,更多的是接受爱而很少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视父母、老师的关爱为理所当然,以个人为中心,关注个人利益多,集体观念淡化,同学间缺乏包容、谦让,不善于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别人,不能主动理解、考虑别人的感受,单凭自己的喜好为人行事。暴露出诸如入学报到时家长肩扛手拿,孩子轻装出行;安排宿舍时,单凭第一印象对其他同学进行评判;打扫卫生时,他们都会问,凭什么打扫卫生的是我等问题。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较模糊,缺乏责任感多数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以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人生的目标,缺乏对社会、家庭、他人的责任感。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评价偏高,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好高骛远;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轻视和嘲笑他人;对社会、他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重权利享受,轻义务履行。出现例如有些同学不知三观为何物;同学间产生摩擦时,把责任推给对方,自己表现无辜等问题。
3.独立性弱,心理承受力和心理素质比较差跨入大学,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然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当自己独立面对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等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会变得手足无措,无法独立思考,也无法正确排解负面情绪,无法对问题客观认识理性解决,往往选择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甚至沉迷于网络。
4.同学间存在攀比心,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各种名贵电脑、手机、品牌衣服等出现在大学生身上,生日、过节、朋友聚会更是大吃大喝。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方方面面讲究品牌、潮流。当代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出以上问题,特别是高职学生表现出更加严重的问题,归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社会发展出现的诸多因素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迷茫、缺失;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教育模式使得德育教育不足;家庭的娇生惯养使得学生心理发展的成熟度受到制约;网络不良文化的毒害作用对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高职学校招收学生的层次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使得其与本科学生在思想上有一定差别,存在自弱、心理障碍、自我封闭、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多。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德育创新工作,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取得良好效果。
1.搭建实践平台,转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在传统的德育实践工作中以单纯说教为主,即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我校将以“感恩和秩序”、“执行与分享”等为主题的德育教育融入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解放出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由被动接受德育的对象变为自己主动接受德育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感悟。老师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设置活动主题,活动策划、实施和总结,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策划;配合和服务团队等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于积极主动参加的同学予以鼓励和肯定,对于被动参加活动的同学,赋予他们一些通过努力一定能完成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参加活动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体能训练、挑战自我训练、团队合作训练等挑战性、趣味性的拓展训练应用于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属于体验式学习过程,易于学生接受。对个人而言,可以认识自己,突破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挑战,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荣誉感,学会更好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团队,可促进团队成员间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相互关爱和相互信任。
2.榜样的力量在大学学习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意识的为学生们树立不同的榜样,以他们作为镜子,不断对照,自省,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剖析,自我提升。榜样示范法的好处是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更加生动,真实。入学期间,希望学生们塑造完美人格,孝敬父母、守礼诚信、文明守纪,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为人师表,担负着传授知识任务,也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人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影响。通过选择名师为他们开设德育教育课程,利用名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灵,用他们自身的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去感染学生,润物无声。
3.创造德育教育良好氛围家庭方面:父母应给予孩子个人空间,注意倾听和沟通,避免过多干涉和监督,加强家长和教师间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方面:校园文化对学生个人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校园内加大德育教育宣传,营造浓郁的德育文化氛围。日常生活中,老师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给学生以正面引导,努力构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方面:积极发展学校与社会单位共同参与教学,透过用人企业向同学们传递企业所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先做人后做事。企业看中的不是成绩好、智商高,而是德为先,具备良好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单一的教育,学生思想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学习,应与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与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贯彻到实践活动中,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收到成效,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三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大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要不断完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
作者:赵红霞 单位: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