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的思考

摘要:历史作为传承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学科,蕴含深厚的底蕴,能很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所处的地位和如何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展开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教育

1引言

古往今来,历史一直作为德育教育的手段被加以利用。人们常说“历史是知识的海洋”,历史涉及的面很广,囊括了古今中外的各行各业,放眼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包罗万象,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是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处于弱势地位

2.1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处于弱势地位的客观原因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现状不容乐观的客观原因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一些比较严重的淡化德育的现象,制约了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发展。首先,老师和学生在历史教学中都过分注重分数,淡化德育。面向高考,分数成了唯一的教学目标,占据了整个教育的主导地位。片面追求升学率遮蔽了思想品质、人格等德育目标,历史教育中德育教育特征逐渐被淡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偏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完成,忽视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偏重,忽视了学生人格、道德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把历史授课转变成单纯的传授历史知识,忽略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最后,在教学评价上,全面评价被单一的成绩评价所取代。以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使得教师偏重知识技能的传授;以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师生如此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导致历史教学偏离了德育教育目标。

2.2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处于弱势地位的主观原因

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知行统一的原则。在历史教学中,只有全面地看待问题、多角度地考虑问题,才能公正地评价历史,使德育教育起到良好的效果。虽然,我国已经实施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观、以学生为本的学生观,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旧摆脱不了对成绩分数高度重视的外部环境。而现在的高中生,自我意识觉醒,自我主张要求强烈,具备一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需要历史教师能够以德育人,以身作则,确立新的德育教育理念,改进以往的单纯道德政治教育层次,让德育教育充分发挥作用,使其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而当今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在传播传统文化知识,并没有整合出德育题材进行德育教育。

3改变高中历史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地位,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3.1重视德育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德育教育不是简单的教化功能,要放到实际生活中。在课堂上不只是单单依靠教师就能够完成。因此,要想使德育教育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就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现实生活,让学生从了解自己身边的模范人物、模范事迹和生活中的美德开始,将课堂上、书本上理论的道德行为准则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逐步内化为学生个体的行为。

3.2认清学生是德育教育的主体

教师必须明确德育教育的主体是学生,这种意识必须彻底贯彻到历史教学全过程中,甚至是各个学科教育中。也必须贯彻到学生个体优良品德行程中,从道德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到行为整个过程中,教师至始至终都要起启发诱导作用,一切要学生自己体验、践行和总结。

3.3改变教育理念,显示出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改变以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的观念,采用多方面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综合性的评价,用全方面评价考核的方式取代学习成绩考核,这样才能显示出历史教育的德育功能。

3.4建立新的高中历史教学方式来提高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

以创新能力和学生德育的培养为宗旨,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借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历史教育科研的力度,大胆地尝试和探索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和混合式教学型的创新教学;开拓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的新路子,来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4结语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每一个人都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学校要把德育教育摆在首位。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历史教师一定要注意在课堂上的渗透,从思想品德、文明素养、行为规范等方面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达到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双赢。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段丽娟.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5):18.

[2]邹玉兴.论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意义及策略[J].科技风,2010,(18):18.

作者:徐燕 单位:嵊州越剧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