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利用地域文化激发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利用地域文化激发学生写作创新能力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利用地域文化激发学生写作创新能力

[摘要]如果教阅读写作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自己所处地域风土人情的美,引导学生挖掘乡土文化中丰富的语言内涵并运用于作文中,那么学生的写作将不再是无源之水,写作的创新能力也会由此而被广泛地激发出来。

[关键词]潮汕;地域文化;写作题材;创新

一、感受潮汕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文化

每一个个体的成长都必然会打上自己地方文化的印记,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写作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表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把我们的生活积淀表露出来。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成为作文训练的素材,挖掘潮汕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文化,加强文体意识,将潮汕历史名人、古代建筑、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和民间歌谣等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指引写作的内容、对象或材料,定能摆脱一作文就无话可说或千篇一律的困境。如果布置写自己家乡的名人故事,那么学生就会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从历史名人的成长故事中,了解他们对地方所做出的奉献,从而也使得空泛的爱国主义精神变得生动而具体。地域历史的内涵很大,教师在布置相关作文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抓好切入点,从具体可操作的作文题目入手。潮汕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仅要求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分析和写作,在写作中提高对所在地方文化的感受。比如要求学生收集潮汕歌谣,在收集过程中要加强思考:这样的歌谣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或者家庭关系,而怎样整合地域文化,提升作文教学的品质就成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进行小说文体写作训练的时候,笔者布置的作文要求是:“请以自己的家乡为故事的背景,以身边的人为故事的人物原型,写一篇能够反映家乡的地域文化的故事。”一开始同学们都觉得无从下手,当笔者启发引导学生,问他们身边有没有已经当了妈妈的女性?看看她们有几个小孩,如果都是女孩子的话,那么在家庭中地位怎样?有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他家乡的一个女性在连生了四个女儿后,婆婆以及丈夫对她的指责和冷漠,坐月子期间所遭受到的不公平对待,用细腻的笔调写出了女性的隐忍,也写到了潮汕某些乡村浓厚的重男轻女的文化风俗、根深蒂固的对女性的偏见。在大学写作课程中,系统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身边的人和事,不再对自己所处的环境熟视无睹。沈从文以自己的故乡湘西为原型写出了《边城》的风土人情美,老舍的写作总带着一股地道的“京味”,王安忆也是从她所熟悉的上海弄堂和上海女人中写活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从这些作家身上,我们总找得到他们所处家乡的痕迹,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总能发现许多独特的写作视角,实现写作的创新,也就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布置作文时,还可以让学生去收集自己所在村落的历史,分析其文化特色,写成“我们村庄的历史”,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感知到历史的厚重感,加深对地方文化历史的认知和认同,从而成为一个有“根”的人。在写作中可以加强文体意识,比如你要写出一个故事的话,那么在故事环境的设置中,你就得对故事展开的地方特色进行简单的说明,你可以通过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浮沉来揭示历史时代的变迁。在这个过程中,历史作为一个地域文化故事展开的背景,只要选取了恰当的切入点,那么整一段的历史内涵也就被挖掘了出来。利用地域资源开发写作课程,我们要注重实践,注重研究性课题的运用,比方在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布置“潮汕自然景观的旅游资源的调查”“怎样打造潮汕功夫茶品牌”“从潮汕歌谣看当地地方文化的变迁”“从潮汕民俗看潮汕文化”,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团队合作。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走访村里的老人,了解当地的历史事迹;可以查阅资料,整理相关的照片资料;可以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写出心得体会。因为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学生不但很投入,还能极大地锻炼其看问题的角度,分析问题的深度,比较容易得到有价值的资料。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地域文化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可以举办相关的征文比赛,如“家乡的故事”,通过讲述家乡的一个故事来表征一种地域文化,或者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以开展辩论赛或者小剧本的排演等形式,来加深学生对地域文化特色的理解。总之,教师要把鲜活的地域文化和作文写作结合起来,为这两者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地域文化为写作带来新的生命力,为学生的写作挖掘新的素材,寻找到恰当的表述方式,这样,写作课程的教学才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感受潮汕地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

就潮汕地区的民俗艺术而言,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可以成为作文题材的范围,以专题形式分析潮汕文化的历史意蕴,如以潮汕歌舞为例,分析其起源和形式,通过其舞蹈和角色反映潮汕人的性格特征。怎么引导学生把眼光投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仔细去体味家乡的人、事和物,在写作中沉淀情感,激发共鸣。家乡独特的风情、动人的传说、一座桥、一棵树乃至一条路的路名的故事,这些都是地域文化作文中的“隐性资源”,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本土文化,才能将之运用于作文中。通过“婚俗礼仪”和“出花园”等民俗看潮汕地域文化,在对其仪式内容的分析上了解文化的演变,这些无疑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观察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去思考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潮汕文化,让作文题材成为活水泉源,绵绵不断地为写作注入新的活力。“出花园”是粤东地区最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之一,也是潮汕地域文化代表之一。从仪式的内容可以发觉,这一民俗风情体现了“福佬”文化与“客家”文化的融和与传承。[1]比如要求学生写一件自己经历过或者见过的“出花园”情景,作为事件的亲历者或者见证者来讲述这件事,笔者让学生先了解“出花园”风俗的来源、历史文化,找到相关的资料写一篇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潮汕风俗文化的了解,也让他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对作文的题材和素材的选择有自己的看法。在训练中,笔者会布置学生了解潮汕地区结婚习俗,看看潮汕传统婚礼习俗礼节是怎样的过程,并结合自己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作为习俗的亲历者或者见证者,将风俗习惯中的做法具体写出来,这样既有了具体可信的写作素材,又能写出具有自己风格的作文。在具体的文体写作中,比如散文写作,笔者会抓住文体特征、写作的核心要素,如意境的营造、对画面感的描述,在描述过程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具体的写作中,以物为线索贯穿文章的写作,或者以情为线索写出自己对家乡某一景物的热爱之情。因为揭阳学院师范系大多是语文教育专业,所以在进行训练的时候,笔者会选择小学语文作文题目进行练习,指导学生对相关的作文题目进行教学设计,并在实际写作中注重结合地域特色,写出真情实感。如小学三年级下册有一篇作文为“家乡的景色”,很多学生不知道怎么入手,那么在指导过程中笔者会要求按照文体特征思考,以意境的营造为主,如以“家乡的小河”为例子,可以写出一年四季景色的变化,借助一定的修辞和句式的变化,按照有图画、有声音的形象思维方式,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写出家乡的美景,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才会有血肉。在写作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出外采风,选择一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古村落,作为历史的“活化石”,先让学生找相关资料,在游览感知古村落文化的过程中,让学生随身带着笔和纸,把看到和想到的写下来。结合当地相关的历史传说和英雄事迹、民谣和歌谣等,深入挖掘地方民俗资源,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作品。当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利用电脑、网络、摄影、录音等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具有潮汕地方特色的建筑时,可以用摄像机拍摄下这个过程并加上解说词,也可以用录音机录下对村里民间艺人的采访等,以现代的技术保存下一些有价值的资料。

三、体悟潮汕地域文化中的人情文化

在潮汕地区,饮茶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趣味。[2]在潮汕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以茶会客的习俗,布置学生整理岭南地域的作家作品,分析其作品中的潮汕地域特色,在小说、散文或者一些影视作品中找寻本土文化中的茶文化,思考其题材和素材的选择上有哪些独特性。潮汕人信神意识浓厚,这和其地域特点有关联,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潮汕先人以打鱼为生,天气变幻莫测和交通的不便,使得打鱼的危险性很大,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家中的妻儿便只能求助于神灵的保佑,每逢初一十五的“拜老爷(祭拜神灵)”风俗就成了潮汕妇女的日常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去研究、归纳、感悟潮汕文化,一定可以在提高作文写作能力的同时,写出许多有新意的文字。[3]不过,学生在使用这些素材的时候难免会表面化,教师应该加以引导,让学生学会挖掘,比如在写“拜神”中发生的故事时,同学会把在家里看到或者参加的这个活动写下来,在对素材的选取中,强调其要选择对自己影响最深的一个点来进行写作。针对我校师范系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小学语文老师这一现状,笔者在上基础写作课的过程中,就着重训练学生的地域意识。如将小学阶段的作文题目分为两大类,一是写人,一是叙事。那么针对具体的作文,怎么把地域特色融合到写作中?如在写“我的爸爸”“我的妈妈”这类记人叙事作文时,怎么写出丰满可信的人物形象呢?笔者会着重强调结合地方特点进行写作,有同学就写了小时候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因为脚跌伤了,家又在揭西的一个小山村,所以父亲怎么用草药给自己敷脚,通过回忆这样一件事情把当地人怎么找草药、邻里间的相互帮助都写了出来,因此这样的文章读起来也是比较真实可信的。还有的同学在写母爱,写到了住校的日子,每次周末回家,母亲总会做自己最喜欢吃的饭菜,写到了惠来的绿豆饼,融入了当地美食,在细细体会母爱的同时,也介绍了潮汕的地方美食,结合地方方言,写出来的文章也带着浓厚的地域特色。这类写人叙事文章为了凸显人物形象,就一定要对环境进行设置和说明,要注意突出是特定环境下的特定人物。众所周知,潮汕女性十分勤劳贤惠,因此学生在写到自己的母亲时候,部分会介绍到母亲干农活、腌咸菜、在工厂里面帮工,这样一些日常生活不仅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而且读起来也避免了千人一面弊端。笔者在上课期间还布置过一道文艺评论写作题,要求学生评论当地的童谣、歌谣或者当地文人创作的文学作品或当地电影和电视剧,分析其创作特色和地域特色。有的同学从自己小时候非常熟悉的童谣谈起,分析了童谣的韵律节奏并所表现内容的地方性,回顾了童年和小伙伴玩游戏中用到的顺口溜和歌谣,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童趣,表达了对地方童谣歌谣保存和流传的担忧。有的同学则通过童谣“天顶一只鹅,阿弟有嫡(老婆)阿兄无。弟妇抱仔喊阿伯,阿伯听着无奈何。背起包袱过暹罗(泰国),走去暹罗牵猪哥(牵公猪配种),赚有钱银加减寄,寄来唐山娶老婆。”通过分析这首熟悉的“过番歌”,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潮汕人勤劳勇敢的精神内涵。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潮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分支。潮汕本土文化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本人承担的项目研究的是如何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习作的活水之源,在作文教学中加强与潮汕地域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学生的言语技能,把潮汕文化渗透在作文训练中,借助学生特有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开凿一个“泉眼”,提供有话可写的生活素材。为了能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本土文化风情在写作中的运用,可以请一些地方文化的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介绍他们对地域特色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或者请地方作家介绍他们的创作经验、作品特色,介绍地域文化是怎么进入他们的作品并成为一种写作资源的。通过这些,可以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加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地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地域文化特色,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带有个人色彩的创作。

四、结语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潮汕揭阳的唯一一所公办高职院校,师范教育是笔者所在学校的一大主要办学特色,而语文教育和初等文科教育又是笔者所在院系的主要专业,丰富的潮汕地方文化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多得的课程资源,对潮汕地域特色文化的挖掘,有利于高校开发出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使得地域文化能够为作文的写作提供新的题材和个性化的表达。

作者:王海燕 单位: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师范教育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