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养家之人中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传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养家之人中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传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养家之人中地域文化的融合与传达

[摘要]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精华沉淀,提炼并将其融合于动画创作不仅开拓了动画创作的思维,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基因的再思考。动画电影《养家之人》以儿童的视角讲述阿富汗的过往,对当地特殊的文化精神进行了深度探讨与揭示。本文从故事题材的建构、文化色彩的提取以及艺术造型元素的转化三方面,对影片中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地域精神的传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运用动画语言讲述民族故事,探寻以动画创作传播并传承地域文化的创新之路。

[关键词]《养家之人》;地域文化;动画创作

一、地域文化题材的构建

从当代动画创作环境的发展来看,基于地域文化背景创作的动画影片取材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挑选具有宗教民俗意义的民间故事,抑或具有古老文化背景的神话传说,并提取蕴含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应用于叙事方式或故事情节中,使观众接受并认同;二是创作以地域文化为背景的当代故事,契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时代定位。《养家之人》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铺陈出两条故事线:主线为帕尔瓦娜艰难而顽强的现实生活,辅线为男孩苏莱曼孤身挑战魔王的神话故事。前者向观众勾勒出阿富汗地域千疮百孔的真实城市环境,打开了阿富汗纷繁的历史轨迹,也展现了这个被男性和伊斯兰教法主导的国度。后者以地域神话作为叙事题材,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场面调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故事情节的设定更加自由。在内容上,也因神话题材的依托延续了“正义战胜邪恶”的美满结局,弥补了现实故事线中主角命运不得而知的遗憾,并以魔王的黑暗势力映射了现实环境中女性备受压迫的阿富汗文化;在思想上,辅线主角苏莱曼以单薄的一己之力抵抗不可战胜的魔王,隐喻着主线帕尔瓦娜一家在水深火热的战争环境下对抗被强权扭曲的社会,苏莱曼内心的平静与信念是他战胜魔王的力量,也是帕尔瓦娜一家不放弃自由与亲情的动力来源。双线的叙事结构以平行蒙太奇的视听语言,构建出两个世界,为哀伤的现实故事披上了魔幻主义色彩。导演一方面借助当代故事揭示了阿富汗生存环境的残酷和宗教文化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对传统地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传达出故事背后的文化精神,将具有时代内涵的理念贯穿于整部影片。

二、地域文化色彩的提取

色彩是动画影片中最具感染力的视觉元素,与其他视觉语言相比,它更加直接、生动、具有可识别性。从地域文化的视角出发,它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美学与地域情结,是地域文化的精髓所在。阿富汗喀布尔当地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首的人文信仰与社会活动,并且在以动画为载体的艺术创作中显示出特殊的符号价值和情感色彩。本片的地域色彩设计不仅体现在建筑环境、服装配饰、民间工艺等具象元素的色彩提取与运用上,设计师更进一步探究了色彩背后隐藏的文化意义,为影片的色彩设计赋予了文化内涵与情感价值。在场景色彩的设定上,由于当地的民居历史悠久,大部分房屋依崖而建,由泥土、砖石混合砌成,因此影片中的建筑以素面朝天的土黄色居多,采用简洁单一的色调来营造战乱时期主角艰难困窘的生活。场景整体的色彩饱和度不高,以冷色调为主,在体现当地特色建筑文化的同时,也呼应了故事发生的战争背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神话故事的场景中,为了营造情节的神秘与奇幻,场景色彩设定更加自由大胆,画面整体以暖色调为主,色彩饱和度较高,明暗对比强烈。在角色色彩的设定上,设计师将全篇最丰富的色彩运用在了神话故事部分。从村民到女巫,每个角色都穿着彩色、绘有装饰纹样的服饰。为了强调故事中宝物的价值与珍贵,设计师大胆地采用了高明度色彩,并用阴影做映衬,使宝物在视觉上更加光芒耀眼,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张力与观影效果,进一步强调了情节的神话属性,满足了当代观众观影的心理需求。而在现实故事部分,设计师提取了伊斯兰文化以及阿富汗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灰白两色,作为服装的主色调,女性佩戴深浅不一的蓝色面纱,整体色彩沉闷,进一步增加了影片厚重的文化意味,映射了战争的残酷与主角内心的不安、迷茫,与神话故事形成强烈对比。纵观整部影片,每一次故事线的切换都伴随着色彩的变化,色调的迥异将阿富汗文化中的低调与极端,现实的落后与历史的繁华都彰显出来,也使两个故事的情节划分清晰,转接自然而巧妙。

三、地域文化艺术造型元素的转化

(一)场景设计

不同地区的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建筑风格、服装配饰、音乐舞蹈等都是动画创作中艺术风格设计的素材来源。场景设计作为反映一部影片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具有交代时空、刻画角色、推动情节、营造氛围、强化矛盾等作用。为了准确把握并艺术化呈现阿富汗的地域环境,《养家之人》的创作团队来到阿富汗喀布尔采风。由于当地禁止拍摄,他们通过深度访谈咨询当地人,采集了很多具有地域文化和时代特点的标志性场景,并将对当地环境的深入观察呈现在了场景细节的刻画中。在建筑造型上,影片集中展现了老城民居建筑的历史与沧桑,体现出阿富汗人世代聚居的传统文化。由于家中的女性不被允许外出,帕尔瓦娜家的室内景也成为影片的主场景,结构独特的木架窗户除了具备观景、采光的基础功能外,还可调整开合尺度,方便将女性隐藏于深宅之中,也方便窥视窗外的一切。影片多次通过对窗户的刻画,推动剧情的发展和传达人物的情感变化,也将女性备受苛责束缚的社会地位表露无余。此外,设计团队还专门对室内光线的变化反复研究,并结合剧情、角色的情感起伏设计光影。影片中另一处频繁出现的场景是喀布尔的集市,破败的城墙,古老的街道,简易的摊位,是喀布尔的生活中心,也是当地集市文化的象征。在当地扬尘漫天的自然环境中,集市中的道具很容易落下灰尘,这种尘埃的效果也表现在了场景设计中。所有的地域元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向观众传达了当地的文化风俗。除了还原阿富汗的地域原貌外,影片也注重场景风格的艺术性塑造,从全球化的观众视角出发,结合剧情的设定,对场景风格进行了艺术化、风格化的提炼和创造,把阿富汗的文化符号转换成动画造型语言,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在现实生活部分,以手绘来表现帕尔瓦娜的悲惨生活,采用质朴的写实画风和简单的线条表现战争环境的艰难;在神话故事中,以立体剪纸贴画的形式讲述苏莱曼的历险故事,采用夸张的装饰风格和变形的场景元素表现神话的神秘奇幻。两个故事的场景艺术风格对比鲜明,造型语言夸张有趣。

(二)角色造型设计

在阿富汗的地域文化中,女性的服装、配饰、男性的头巾等均体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伊斯兰文化象征性。例如,当地的女性外出要身穿长袍遮住全身,佩戴面纱(波卡尔)遮住面部,不得向丈夫以外的男人露脸,服装图案简单,除了头顶上可以绣花外,几乎没有任何装饰;男性外出时一般身穿长袍、无袖上衣和裤子,头饰形状以圆形居多等。这些浓郁的传统特色在《养家之人》中被转化成了角色的造型元素,为人物的服装、发型、面部特征等设计提供了原型和参考。创作团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艺术化的提取和创作,使之符合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迎合观众的审美需求。由于影片主线的故事发生在战争时期,人物角色的造型和服饰简单、朴素,画风以写实为主。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神话故事中,女巫形象的老妪服饰色彩鲜艳,身穿刺绣图案的长袍,佩戴项链、戒指,这些都是不同于平民阶级的夸张打扮,却极具阿富汗的地域特色。同时为了使角色造型设计与场景风格统一,在神话段落中,人物身上的装饰元素以折线为主,装饰风格得到进一步深化,动画造型语言更加鲜明。

(三)动作设计

动作设计是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内心活动、生活环境的外化体现,也是人们在长期的日常活动中逐渐构建起的一种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财富,间接地反映出地域文化精神与风俗习惯,民间传统的歌舞、曲艺、乐器、民俗表演等都是动作设计的素材来源。在本片的角色动作塑造上,为了深化影片的地域特色,展现阿富汗当地的礼仪习惯,片中的人物角色见面打招呼时会将右手放置在胸前,然后点头致意,每句话皆以“Salaam”(即“愿真主保佑您”)开始,充分融合了地域文化元素。此外,歌舞表演也是角色动作设计中常见的艺术创作源泉和视听表达形式,它亦是人们地域精神文化的体现。“Attan”是阿富汗地区的传统民族舞蹈,象征着阿富汗的统一与独立。《养家之人》把这种特殊的舞蹈形式应用在了神话剧情的动作设计中。在神话故事的开端,导演用大全景的镜头表现了这项舞蹈活动:村民围坐成圆圈,手中拿着当地特色的Dhol鼓、Robab琴等乐器,弹奏歌唱,男主人公苏莱曼站在圈子中载歌载舞,庆祝珍贵种子的取得,角色的表情动作生动而夸张。这种歌舞形式一方面与影片的剧情相契合,另一方面At-tan所象征的亲近造物主与身负使命的感情也是故事中苏莱曼情感的传达,在营造了热闹欢乐的影片氛围之余,也间接展现了阿富汗民族歌舞独特的韵律之美,将传统的视听元素转化成动画的视听语言。此外,影片还通过饮食文化展现阿富汗地区特有的文化资源。

四、结语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精华沉淀,提炼并将其融合于动画创作不仅开拓了动画创作的思维,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基因的再思考。《养家之人》的创作用孩子的视角去讲述阿富汗的过往,在带给人们视听震撼的同时,更促使人们思考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与定位。作为艺术创作者,一方面要在地域文化的脉络下搜寻当代动画的文化与精神价值,创作根植于地域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也要用动画语言讲述地域故事,使具有民族文化价值的地域文化以当代的表达方式传承并发展,让观众倾听不同的故事,感受不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牛春舟,朱玉凯.动画影片中传统地域文化的当代表达[J].文艺争鸣,2015(10):205-208.

[2]周越,王超,李琦.地域文化在动画场景设计中的应用与影响研究[J].设计,2018(11):130-131.

[3]邢方.动画创意设计中浙江地域文化的融合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17(21):92-94.

作者:赵晶 李兴 单位: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