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域文化中的陶艺创作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域文化中的陶艺创作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地域文化中的陶艺创作教学

摘要:陶艺所提倡的,是观念的不断更新发展,比起传统陶瓷艺术对工艺以及实用的要求,现当代陶艺更多的是在精神领域的研究表达和思维领域的一种诉说,它融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形式,这种融合为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方向和可能性。

关键词:陶艺;展览;地域;观念融合

在蓬勃发展的艺术浪潮中,一系列主题明确的展览为当代陶艺的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为艺术家们交流、碰撞、进步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主题鲜明的展览和艺术研讨活动,促使各地的陶艺家进行切磋交流和展示,为提高中国陶艺艺术的水准,起到审美指向的作用。随着陶艺热的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空余时间学习制作陶艺,它成为了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之一,培养一个大范围的陶艺欣赏群,使更多的人认识关注到陶艺,有助于增加这门艺术的受众,能促进艺术发展和扩大其影响力。同时,举办各种规格的陶艺展,开展陶艺课和讲座,让普通人能以休闲的方式接触到陶艺,非常契合陶艺的初衷,也就是摆脱工艺品、日用器实用性的束缚,融入人文和思想内涵,以陶瓷材料为媒介,表达个人的思想,情感以及审美。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能够提高中国的陶艺水平,也能增进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促进陶瓷事业发展。

我国陶艺的普及和发展,有艺术展览、研讨活动、艺术家工作室、商业运营等方面的影响,也有教育重视,高校开设陶艺课程和陶瓷专业的原因。陶艺的风格不但受传统陶瓷艺术、传统工艺造型、高校陶瓷教育的影响,同时也受众多地域艺术特色的影响。每个地区的文化底蕴、风俗习惯、经济、人文和陶瓷传统传承的技术,都会在地域文化中一一体现,并影响当地的艺术家,长期以来,自然潜移默化形成了各地陶艺家不同的风格。中国陶艺生力军来自于各大名窑遗址、陶瓷产区、以及高校,比如景德镇、佛山、郑州、醴陵等,高校有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在陶瓷资源、工艺方法、教育方向上,这些地方确实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但南北陶瓷产区所展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由各产瓷区历史的传承和美学风格的差异造成的。各地的艺术由于地区陶瓷原材料特性不同、经济情况、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渊源不同,流派日趋繁多,风格各异,技法多样,各地区的审美喜好,传承观念和思考方式都会在作品中综合体现,地域陶瓷艺术代表性的风格特征、陶瓷语言很容易辨认。而这,就是各地陶艺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观念的一种融入,借助于陶瓷艺术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审美,也是思想领域的描绘表达,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来研究各地的陶艺语言和风格。

陶艺的发展伴随着陶瓷的生产、创作、研发而进行,通过造型、装饰、烧制等技术,以思想表达为出发点,创造出一条新的艺术品欣赏之路。这是一门集思想、文化、技术于一体的,凝聚着中国传统记忆的艺术,不仅仅停留在美术造型和装饰技法上,它是立足于传统陶瓷工艺和优良传承之上所产生的一种艺术体系,有鲜明风格特征和独特民族风格的艺术形式。现当代陶艺吸取了无数传统陶瓷中的智慧,经过数代人的研究、探索和沉淀,它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性格和审美,具有独特的风格,而即将成为新的传承。在当代的艺术背景下,不同的历史人文和地区环境的差异,各地的艺术发展有着各自的特色。例如有着三湘四水之称的湖南,古代自然条件和战乱的影响下,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文化中具有肆意任性和无悔坚韧的矛盾特质,体现在艺术上可见一斑;同时湖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对陶艺创作的审美偏好起到了很大影响。湖南近年举办了一系列陶艺展览和文化交流,比如2016由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等策划的首届“湖南当代陶艺家作品展”“神农魅象主题展”;同年由湖南省教育厅主办的“湖南省大学生创意陶艺竞赛优秀作品展”;2019年醴陵举办的“全国高校陶瓷作品邀请展”(图1、2、3、)等。大部分展览是政府、高校、商业共同举办的联展,说明社会对陶艺的关注度,是推动促进陶艺发展的元素;同时一些湖南高校开始尝试把其它艺术门类的语言融合到陶艺中去,在教育实践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雕塑系设立陶瓷方向和陶艺课程,以研究陶艺的技法和材料的特性为探索方向,把雕塑纯艺术中所侧重的空间、造型、结构等元素,进行打散分析,重新组合,以新技法运用到陶瓷材料上,打破原来雕塑与陶艺门类的条条框框,把雕塑和陶艺的一些特质,一些共性糅合起来。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下提高了陶艺的表现力,也为雕塑艺术找到一个新的出路。这种理念把陶瓷看成是雕塑的一种新材料,将造型训练和材料整合,同时融入陶瓷特有的语言,培养一种综合造型和表现的能力。雕塑与陶艺的融合,诉求用对陶瓷风格的演绎,把人的感性世界和丰富的视觉感受,通过雕塑造型技法和艺术理念以陶瓷为媒介呈现出来,和一般意义上的传统陶瓷或雕塑,在理念上、工艺上以及造型上都有鲜明的区别。这种新的模式立足于复杂多元化的艺术风格,能够更深层次地去丰富和拓展陶艺的表现语言,为艺术工作者的探索指明了一种方向。

参考文献

[1]宁钢.现代陶艺观念和语言的创新[A].中国硅酸盐学会(TheChineseCeramicSociety).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中国硅酸盐学会(TheChineseCeramicSociety):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2.

[2]肖学兵.中国传统陶瓷与现代陶艺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郝建英.初探湖南的现代陶艺[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2(04):47-50.

[4]刘芳,雍幼青.综合材料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J].中国陶瓷,2006(06):51-53.

[5]李家耀.地域文化在现代陶艺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0.

作者:刘春霞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