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内心的必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内心的必要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内心的必要性

摘要:电影如何展示人物的心灵?这一直以来都是业界及学术界的一个难题。它的困难在于电影艺术是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荧屏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形象,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而人物的心灵世界是内在的,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人们总习惯地称之为一种感觉、一个想法或者一个过程,然而就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一个想法或者一个过程、一样不可触及的事物,需要用“眼见为实”的电影艺术来展现,的确有些为难。但即便难,研究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内心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试图通过研究对象和意义、研究现状和不足以及研究的突破和创新这三部分对研究该命题的必要性展开论述。希望为电影艺术教育工作者和创作的新进人员提供一个方向,以便可以更细腻地外化人物心灵,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影视艺术人才,创作出更有深度的电影作品。

关键词:电影艺术;人物内心;外化

随着影视艺术教育事业的崛起和不断兴盛发展的趋势,笔者作为一名在校任职的专业课程教师,对影视艺术后备力量的培养及今后的影视作品的质量倍感担忧。在教学与科研的过程当中,笔者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作品的艺术形式越来越新颖、作品越来越缺乏艺术内核及对故事内容和人物情感内心表达的缺乏这三者之间的矛盾。受技术限制的电影,人物内心外化的脚步没有停滞,带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开始更多地出现在了银幕上。爱森斯坦(SergeyEisenstein)在谈到蒙太奇时说:“当任何单独的事物被并排放到我们面前时,我们已经习惯得几乎会自动地作出一个特定的、明确的演绎性概论。”事实上,很多前辈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向我们展示了电影艺术如何外化人物内心,只是没有系统地梳理和讨论事件中诠释得很好的心灵外化的方式。笔者尝试建立一个系统,以梳理和整合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心灵的路径和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也发现了影视行业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很多内涵缺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只出现在电影作品中,也出现在电视剧作品中。笔者认为,研究对象除了电影艺术作品外,还包括中外电视剧作品以及作品的主创人员。当然被研究的这类影视作品应当准确地被定义为剧情类,这类作品占据了影视作品的一大部分。剧情片又称作故事片,是指以剧情故事为主要表述对象,以借助描述剧情进行深意表述为主要表述手段,以人物情节等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这样一类的电影艺术作品。选择以剧情片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不是因为只有这类影片中用到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心灵的方法,而是因为虽然这样的方法在各类电影艺术作品中都有所涉及,只是在其他种类的影片(恐怖片、动画片、动作片、科幻片等)的特点过于明显,容易掩盖或者混淆外化人物心灵的方法在其中的运用。在剧情片中,作为观者的我们更容易捕捉到运用这些方法的痕迹,是因为除了片种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以外,剧情片导演往往热衷于将这类表现方法运用在作品当中。所以,以此为研究对象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和整合电影艺术外化人物心灵的路径和方法,以及如何让作品更具有内涵,如何让作品的内容故事更饱满。笔者认为“电影语言外化人物内心”这一课题值得研究的意义在于:第一,时展的需求。随着电影艺术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影视作品也不再局限于电影和电视剧这两种传统形式,网络大电影和其他新媒体影视作品的不断涌现,影视作品的多元化越发明显。但即便时代的发展如此,影视作品的质量也不能因为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而只重形式不重内核。所以,在现如今形式多样化的影视艺术界中,为了保持作品饱满的内容和充实深刻的内核,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入研究作品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物内心外化。第二,创作过程的需求。随着影视专业的扩招,加入了一批专业程度参差不齐的影视从业人员,更多的影视从业人员只注重形式的表现而忽视对作品内在的把握,即便关照到了故事内容的完整性,也会忽略情感及内心外化的细节。甚至不夸张地说,即便在创作的过程中关照到了内容及人物情感内心的表述,也缺乏没有更多、更好、更合理的表现方法,所以对人物内心外化的研究不仅有利于理论的深入,更有利于实践操作的过程,有利于更优秀的作品的诞生。第三,中介学科的需求。影视艺术理论原本就是综合的学科理论,研究这一理论不是为了纸上谈兵,或者载入历史,仅仅为了后人对于一级学科“艺术学”有史、有论、有批评,可以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更大的意义在于应用到影视艺术作品自身的提升方面。这样既可以提供更多、更好、更合理的研究对象进行学术研究,又可以提升国产影视作品的整体质量。所以只基于“电影艺术理论”对这一课题进行理论研究就略显单薄,中介更多的学科理论更为合适,笔者准备在博士期间除了基于艺术理论和电影艺术理论之外,还打算结合语言学理论和符号学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一方面,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又多了两个不同方向和层面;另一方面,对于跨学科之间的交流也起着有利的作用。笔者认为“电影语言外化人物内心”这一课题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不足在于:第一,缺乏研究者。笔者自2013年完成硕士学位至今一直关注该命题的研究,除个别攻读艺术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有关于该命题的细致研究外,学术界暂时缺乏对于该命题的系统研究。可能是因为该课题过于渺小,不值一提,也可能是因为该课题是谈到电影理论的一部分,所以鲜少有学者专门研究情感内心外化的可能性。第二,基础理论单一化。在为数不多的学术研究中,多数主要基于文学理论和艺术学理论以及电影理论作理论依据进行探讨。笔者在硕士论文中也是基于艺术理论、电影理论及少量的心理学理论对该课题进行探讨,的确略显单薄,这也正是该课题基础理论单一化的表现,但该课题的确有研究的必要性。所以综上所述,笔者准备在博士期间基于艺术理论、电影学理论、符号学理论、语言学理论等更多跨学科相关理论,进行各种形式的影视艺术作品探讨。笔者认为“电影语言外化人物内心”这一课题值得研究的突破和创新在于:第一,深入研究单一理论的独特视角。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这个影视作品高产的时代,回归影视作品的纯粹性,充实影视作品的内容内涵是笔者关注的重点。在形式多样、满目特效的年代,如何坚持有内容、有深度的作品创作一直是笔者关注的重点,笔者尤其关注内容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和内心。对于“情感和内心”的外化笔者更是兴趣盎然,不可否认的是在鲜少有人对此课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现如今,笔者的视角是独特的,笔者认为这是对将要研究的课题的突破之处。第二,跨学科理论的综合性研究。由于多数研究该课题的学者只基于艺术理论、电影理论,所以也就略显单薄。笔者计划在博士阶段对该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所以笔者大胆地在艺术理论和电影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符号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及心理学理论,对该命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能跨多个学科进行理论性研究,这应该是笔者该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作者:桑耘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