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宫崎骏动画电影魅力探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宫崎骏动画电影魅力探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宫崎骏动画电影魅力探寻

摘要:宫崎骏是日本动画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的作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体现出对人、自然及生态的高度关注,具有浓厚的思想性与人文内涵。他的动画世界,照映着现实故事,又远比现实更生动。他是真正将动画传播与文化传承相融合的创造者,亦是世界动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级人物。文章尝试对宫崎骏动画的魅力进行探寻分析。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电影;思想性

一、精工细作的工匠精神,唯美的二维手绘动画

宫崎骏1941年1月5日出生于东京都文京,由于身体不好,故不擅长运动的宫崎骏从小就经常趴在桌上画漫画。1958年,高考前夕的宫崎骏去影院观看了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电影《白蛇传》,深受触动。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从事动画师工作。1969年,他开始在报纸上以秋津三郎的笔名连载短篇漫画《沙漠之民》,该作品已有后来《风之谷》的一点原型。1985年6月,宫崎骏与高田勋在铃木敏夫出资帮助下成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宫崎骏首部在吉卜力工作室完成的动画电影是《天空之城》(1986年)。之后的《龙猫》(1988年)、《魔女宅急便》(1989年)、《红猪》(1992年)、《幽灵公主》(1997年)、《千与千寻》(2001年)、《哈尔的移动城堡》(2004年)、《悬崖上的金鱼姬》(2008年)以及息影之作《起风了》(2013年)都出自该工作室。宫崎骏动画主要以传统的二维手绘动画为主,在数字化、3D、CG动画盛行的今天,手绘动画是绝对的奢侈品、稀有品。手绘动画也叫二维动画,是最早在纸面上进行绘制,在二维空间上模拟真实的三维空间效果,以纸面绘制为主,是最接近绘画、最常见、最古老的动画形式[1]。宫崎骏在二维手绘动画领域取得了至今无法逾越的成就。他对传统手绘动画挚爱、着迷,在近60年的创作生涯中,坚持精工细作、精益求精,呈现出具有完美视觉体验的宫氏动画。宫崎骏的手绘画风:画面细腻、色彩协调、柔和、温暖人心,有养眼、舒适的治愈效果。虽然制作过程费时、辛苦且低效,然而其手绘动画所具有的独特画面质感和魅力,却能带给观众很不一样的观影体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动画技术——三维动画,因更具精确性、真实性、无限的可操作性和空间的灵活性而被大量推广。然而二维动画因具有独特的魅力和表现风格,依然不能被取代[1]。与便捷、高效的电脑科技相比,手绘线条的美感无法被计算机复制,温情的手绘更能向人们传达爱与温暖。绘图手稿是动画制作的一个基础和核心环节,是极具画师个人色彩和风格的部分,大概包含底稿、修改稿、背景绘制、上色、后期制作等多个费工费力的过程。2013年,日本砂田麻美执导的一部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探秘了吉卜力手绘动画的创作过程。片中多次出现一个花白头发、花白胡子的老头,带着标志性的黑框眼镜,系着白色围裙,办公桌前的他,手里总是拿着铅笔不停地在纸上作画,这个70多岁仍笔耕不息、坚持手绘的可爱老头就是宫崎骏。《时代》杂志曾这样评价:“宫崎骏——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这位动画导演用老方法创造出不可思议的作品。”宫崎骏的电影成为口碑保证的同时,也成为极为费时、极耗成本的代表。为了保证动画电影的质量,让每一个画面的细节都做到极致,宫崎骏的吉卜力工作室为完成一部动画长篇,从动画师、背景美工,到美术监督、摄影监督,需要启用至少300名员工,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制作一个五秒钟的镜头,需要耗时一周;两个小时的动画长篇约有1500个镜头,要绘制多达16万张画稿,宫崎骏要仔细检查每一张画稿,并抽出不满意的,提出意见,然后返给画师再次修改。作为一名动画电影导演,这样的效率可以说非常低。宫崎骏在每一部动画的前期制作和后期完成上都倾注了不少心血,这其中的辛劳,旁观者无法体会。难怪老爷子做完一部动画后,常常会说自己要退休了。作为二维动画的拥护者,他相信二维动画所能带来的东西,三维动画是不能达到的,光靠着做得像真人和立体这些优势,并不能充分展现出动画应有的魅力。因此,宫崎骏排斥电脑制作,他认为“过度依赖机械,妨碍了人们的成长”。《每日电讯》报称,这位动画大师曾告诫后辈:“最好不要碰电脑,电脑技术看上去使人自由,其实很容易使独具匠心的制作变成流水线式的生产”。这样一种几十年坚持手绘,执着于传统、低效、精益求精制作动画的精神,就是宫老先生所具有的对动漫的工匠精神。日本是极度尊重工匠精神的国家,无论你在什么职位,从事什么工作,如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到顶尖,在日本社会便会得到相当崇高的地位,因此日本便把具有特殊专长的专业人士称为工匠。工匠们往往都秉承传统制作工艺的流程,且对细节有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宫崎骏的身上完美诠释了秉承传统、坚持传统二维动漫制作的工匠精神,这位老人给世界带来了不一样的精彩。

二、配乐大师久石让,为作品注入美妙与灵气

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结合体,声音是最为重要的第二种元素。音乐可以给予我们画面所不能表现的感动。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是离不开音乐的,它不仅可以表现影片的主题,而且在与画面结合后,会产生一种崭新的审美[2]。不管有多么震撼的画面、多么精彩的故事,如果少了适当的音乐烘托,也淡然无味。宫崎骏动画电影除了极具吸引力的迷人画面外,动画电影的配音也给他的作品加分、出彩。提到宫崎骏的电影配音,就不能不说到一个人——久石让,1950年出生,祖籍日本中野市,日本当代著名的电影配乐家。他曾七度获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音乐奖,并于2009年获得日本政府授予紫绶褒章。出版过35张音乐专辑,参与了50多部电影及14部动画电影的配乐工作。在久石让的众多作品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他的电影音乐。久石让初次为宫崎骏电影配音是1984年的《风之谷》,后又为宫崎骏的《天空之城》《龙猫》《魔女宅急便》《红猪》《幽灵公主》《千与千寻》《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多部动画电影配乐。二人堪称日本动画电影界的黄金搭档。动画电影中音乐与电影的结合,不但能使电影的表现形式得到丰富、电影的表现空间得到拓展、使声光影的有机构成得到充分实现,还可使得电影在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心理、制造戏剧冲突、渲染特定气氛上的张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电影音乐如能与电影的主题、叙事相契合,就能恰当地烘托影片的气氛和高潮,为观影者带来多重试听体验与思考空间。久石让总是能够把音乐融入到电影故事里去,把配乐和影视里所要描述的东西完美结合在一起。使影视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时,有很强的代入感,能让观众更好地感受电影作品表达的或悲伤或恐惧或高兴的情感,产生共鸣。创作电影配乐与创作其他音乐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音乐是需要服从于电影主题的、符合整部电影想要表达的世界观,它不是纯粹的作曲,不能任由配乐家天马行空地进行创作[2]。久石让的配乐在服务电影主题的同时,烙上了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久石让曾表示,他并不喜欢太过制式化的做法,比如哭戏就加上悲伤的曲子,浪漫的场面就配搭甜美的音乐,他认为这样做出来的音乐只是影像的附属品,功能与音效差不多。久石让的电影配乐有一个特别之处,即音乐参与叙事,让音符与角色的内心情感相“撞击”,并用撞击的音符将观众带入角色矛盾的内心。这种方式,非但没有扰乱电影的情感线,反而大大增强了电影情感的表达[2]。因为与宫崎骏电影的结合,也使他的音乐作品不单单是乐曲,而是被赋予了具有灵魂深度的思考,经久不衰。可见,电影中恰当的配乐,就像是电影作品被注入了某种美妙与灵气,扩展延伸了有限的电影空间,使电影更能打动人,更有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张力。

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以简单的童趣表达深邃的思想

宫崎骏动画能长久地引起人们的喜爱和讨论,还在于他能在动画电影中赋予作品深沉、厚重的思想主题与文化内涵。他以动画电影的形式,表现了人类最真挚的情感和共同关注的话题,题材多样,手法细腻,寓意深远,使影片呈现非凡的想象力和独特气质。爱、梦想、环保、人生、成长、自然、战争等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也融入到了他的动画故事之中。其作品能摒弃外在的空虚繁华,以简单的童趣形式表达深邃的思想内容[3]。宫崎骏已成为日本动画界的一个文化符号,是第一位将动画作品升华到人文高度的思想者。宫崎骏的作品对儿童文学的四大艺术母体:爱、幻想、成长、自然,都有很好的体现,《千与千寻》中对神异世界的表现,用极富幻想的浪漫主义手法讲述了千寻在另一个世界的心路历程与成长故事,因作品具有的种种隐喻与象征,引起了人们不同角度的各种解读;《风之谷》中对自然及人类环境被破环的担忧与思考;《龙猫》中对父爱、母爱及姐妹情的展现,小梅、小月姐妹与龙猫间发生的有暖暖爱意的神奇故事,动人而让人神往;《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对幻想、爱、成长等多种主题进行了探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对人类前途命运的忧患意识、人文关怀及对乡村田园美景的展现,使作品带上了浓厚的人文、人性关怀和治愈功能。其中,对自然主题,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达,在他的电影中比较突出。代表作《龙猫》讲述了一对跟随爸爸搬到新家的姐妹,新家有一些诡异和神奇,在少有人去的阁楼,有小孩子才能看见的黑黑的灰尘精灵,在有人搬进屋后就成群地离开。后来姐妹俩先后邂逅龙猫,与龙猫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温馨的故事。影片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爸爸听妹妹说见过龙猫后,就带着小月和小梅去拜见森林的主人,向大树虔诚地鞠躬,并请他们多多关照。森林信仰是日本宗教思想的核心信仰,是日本精神思想结构的支柱。在古老的日本原始神道信仰中,有一种叫做“依代”的说法,即日本先民相信神灵通常依附于常绿树木和岩石等物体之上[4]。影片中表现出的童真、趣味与幻想,以及流露出的对自然和自然中存在的一切精灵的敬畏与尊重,深深地打动了观众。宫崎骏动画中折射出的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使作品具有厚重的人文性与思想内涵。这一点与迪士尼动画中注重娱乐性与趣味性很不一样,迪士尼的动画好看、精彩,动画制作技术和水平,可谓世界一流,而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与厚重感就稍逊一筹。宫崎骏曾说:“在描绘单纯而绝对朴素的、一贯始终的主题思想方面,动画毫不逊色于其它领域的最优秀作品,它也能深深地打动人心”[5]。他的动画真正做到了这点,不但能带给人们幸福、快乐和趣味,更有思考、回味与启示,这是作品所具有的非凡艺术张力。因此,不得不说宫崎骏是日本乃至世界动画的一个传奇存在,是世界动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师级人物。正像他自己所言:“我希望能够再次借助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梁恩瑞.二维手绘动画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田千禾.久石让电影音乐独特的创作思路研究[J].音乐时空

作者:王姗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