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留守儿童题材电影艺术特征与未来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留守儿童题材电影艺术特征与未来发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留守儿童题材电影艺术特征与未来发展

[摘要]2017年11月,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16岁以下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越来越多的影视工作者用影像记录这一特殊群体,2000年以来先后出现了四十几部关于留守儿童题材电影以及微电影,这类电影在数量、质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影响以及艺术效果有限。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概念和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这类题材影片总体艺术特征,探索这类现实题材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期待在研究视野上为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意见。

[关键词]留守儿童;标签;电影;分析

一、留守儿童电影概念与现状

(一)留守儿童题材电影

留守儿童题材电影以留守儿童为主人公,主要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现实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2014年10月,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是对“以人民为中心”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创作导向最好阐释,这一类题材电影通过影像记录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生存条件以及现实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影片关注儿童的成长与幸福,关注农村现实问题。电影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1]。电影创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电影要跟随时代步伐反映社会发展新变化。在民族与国家的大背景中,通过影片展现弱势群体的困境,直面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生活以及学习的各种问题,这才是此类影片“以人民为创作中心”最可贵的品质。

(二)目前这类题材电影现状

根据我们课题组统计,2000年先后出现的四十几部关于农民工子女儿童题材的电影,影片内容主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流动儿童方面的影片很少涉及。随着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关注,政府各级部门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相关题材电影也大量呈现,这些影片反映了一些当下乡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时代性特征;这些影片所展现的乡村文化越来越衰落,农村风貌贫穷落后,标签化的贫穷乡村以及可怜的儿童形象成为这类影片标配。留守儿童题材影片绝大多数表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自强、友善、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但20世纪90年代农村题材电影中的乡村儿童所呈现的富足精神以及对家乡的热爱[2]不见了,更多表现的是对城市的向往和对父母亲情的渴望;缺少乡村文化的展示以及乡村环境改变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这类题材的电影、微电影越来越多,但是这一类题材的电影艺术成绩并不尽如人意。

二、农村留守儿童电影整体现实艺术特征

(一)故事类型相近缺少变化

目前,这些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类型相近,集中展现了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孩子生活困难,孩子企盼父母打工归来,带自己去城市生活,走出农村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这类影片在文化视角上更多关注城乡冲突,影片主要故事情节较为单一,对留守儿童现实困境缺少立体分析,并没有真正揭示出留守儿童产生的实质。如《念书的孩子》,留守儿童开开父亲在城市工地打工、母亲在医生家做保姆,开开留在农村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为了检查开开的学习情况让他给自己读书,后来爷爷生病去世,爸爸带开开去城市学校上学。《念书的孩子》获得了一定的成功,2013年推出《念书的孩子2》,影片写的是爸爸带开开到城里读书后的事情,第二部更应该解决的是开开如何融入班集体,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以及学习情况,但影片基本没做深入探讨,更多地描写人与狗的情感问题,深入不足,导致留守儿童这一类型电影市场影响不大。

(二)过于理想化的结局

此类影片结局过于理想化,都靠英雄人物出现解决现实问题,影片表面上圆满解决了留守儿童暂时问题,使得现实问题表现不够深刻,批判性也就弱化,反不如一些伊朗电影影片结束时候的开放性[3]表达方式更容易引起人们反思与反省。现实生活中这些办法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缺少从国家政策方向以及教育部门整体政策方向视角解决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教育生活等各方面问题。随着农村撤点并校,部分孩子由于上学路途太远以及父母不在身边,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寄宿制学校生活,但是这一类型相关影片却基本没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三)标签化的主人公人物形象

国产留守儿童电影塑造的主人公角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儿童本位思考,标签化主人公人物形象,主人公人物塑造缺少丰富性。这些作品集中展示了留守儿童的生存以及生活环境,留守儿童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使得部分留守儿童“善良懂事”,部分儿童缺少管教成为“问题少年”,但是总体人物形象构造过于非黑即白,缺少从儿童内心视角来构造留守儿童形象,没有真正构造出真实感人的留守儿童人物形象。农村留守儿童电影中的儿童虽然明白生活的艰难困苦,但应该保持儿童的“自我为中心”,儿童世界和成人世界是两个明显不同的世界,不应该从成人的视角构造儿童人物形象,更应该从儿童的内心去展现故事情节,用现实手法去挖掘留守儿童真正内心世界。

(四)破落的乡村镜像

目前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的电影或者微电影展现的乡村镜像都是贫穷、落后的自然景观。如《留守的孩子》开头用一组推镜头介绍电影的群体主人公五个留守孩子,背后是贫穷的土地,孩子上学的路是泥泞的土路,近景展现的是破旧的房屋,仅能避风雨的危房,学校也破败不堪。随着故事的发展,全篇也没有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风光,光线镜头表现的是黯淡无光的自然景色。《空巢里的孩子》展现的农村也是远处光秃秃的远山景观,近处衰败破旧的村落自然景观。梯田、大漠风光、芦苇丛、青纱帐、杨柳、残月这些田园牧歌式的动人美景在这些影片中很少呈现。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中央财政出台《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到实施农村道路“户户通”以及乡村生态振兴计划,破落的乡村镜像已不复存在。

(五)年老体弱的长辈形象

这些留守儿童题材影片主人公父母都外出打工,看护孩子的长辈绝大多数都是年老体弱,无力承担劳作的形象。如影片《留守的孩子》中有一场开家长会的场景,参加的家长都是老弱病残,青壮年很少。例如《念书的孩子》中爷爷身患疾病,不能劳作,最终病逝,开开无人照顾。《留守的孩子》中的小女孩杜小苇的爷爷,长期卧病在床。《姐弟俩》中爷爷也是年老体弱的形象。现实中绝大多数的留守儿童长辈都是不到六十,身体状况基本良好能够照顾孩子并且能够生活自理以及劳作,能够给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定经济上的帮助,只是由于年龄以及文化原因不能给孩子学业上的帮助。这类影片以刻意营造的“年老体弱的长辈”来展示农村的破落与空心化现状易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但是这种极端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并不利于期望所引起的社会关注,更不符合社会现实,这种塑造有时适得其反。

三、农村留守儿童题材儿童电影未来发展策略

(一)影片更应该侧重表现农村的乡土自然

美,更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景象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极大发展,农村不再是贫穷落后的代表,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以来的农村留守儿童电影更应该反映这一农村社会的巨大变革,应该侧重表现农村的自然美,展现农村儿童真实的生活处境。现有影片可能由于拍摄成本的限制,绝大多数影片基调低沉、色彩昏暗、光线不足、节奏拖沓。例如《留守的孩子》《空巢里的孩子》等影片基调都是阴暗缺少明媚的光线。“乡土”中的农村虽然不能完美无瑕,但并不是只有贫穷沉重,“乡土”自然美如何展现以及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景象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的兴衰。

(二)更多关注留守儿童成长的内心世界

要遵循“儿童本位”理念[4],以农村留守儿童为影片创作的主体。留守儿童电影应该为我们展示儿童绚烂真实的童年,塑造亲切可信的少年儿童形象。目前绝大多数留守儿童题材类型的影片过于侧重表现主人公懂事,缺少立体呈现,影片中主要通过留守看护人和孩子之间日常关系,孩子们在学校日常学习和生活方面进行叙述,彰显留守儿童懂事的良好形象,但是更应该从其内心层面去把握塑造留守儿童。例如:《念书的孩子2》主要讲述开开被父母带到城市上学,影片只从开开与狗之间的感情展开,没有从孩子如何融入同学以及学习生活情况展开。如果从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教育制度入手,通过流动儿童如何融入当地学习与生活入手展开故事,能够使得更多的人理解农民工子女、关爱他们。

(三)基于观念和制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体现媒体社会责任

农村留守儿童电影大量产生的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差异巨大,农民进城打工留下大量留守儿童,他们的成长越来越引起国家和有关部门担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的通知》从政策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城市入学问题,《国务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补齐乡村教育短板,解决“乡村弱”问题。留守儿童题材影片反映平民和底层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发展状况,应该通过合情合理的剧情引导观众,通过人物不同命运的对比让观众通过故事了解政策并能解读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承载媒体社会的责任,

(四)挖掘乡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价值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谈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广大农村有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应该以乡村的美景,传统的乡土民俗文化,展现出故事发展空间中的真实性。留守儿童题材影片应该反映乡村文化整体建设成果,影片中乡土元素和传统地方文化生活应该真实统一,它与人物塑造和故事情节叙事同等重要,应该将其写入留守儿童影片类型的故事发展脉络,从而凸显出乡土特性,挖掘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应该建立在当地居民的乡风乡俗、独特农村田园牧歌式风光的基础上,通过影片表现他们的真实生活现状与情感问题,让留守儿童童年充满快乐,从传统的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抵制现代教育趋城远农的思想,避免孩子城里没家,乡村没根,对乡村生活认同危机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四、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题材电影应该关注的是儿童,表现的是留守儿童生活现实。注重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这一类题材电影更应该让人了解留守儿童真实生活和内心情感世界。习指出:“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乡村固有文化是乡村的根,只有乡村文化真正实现振兴和发展,中国农村才能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参与到留守儿童电影的拍摄与制作中,体现出他们对留守儿童电影的关爱之情,但目前为止,这类留守儿童电影市场影响有限。通过回顾留守儿童电影发展过程,从而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重视留守儿童创作,创作者要真正了解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以及真正社会需求,让更多人通过电影了解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从而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力量构建社会关爱体系,共同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民工子女协同教育发展研究”

[参考文献]

[1].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4-10-15.

[2]张浩月.新时期农村题材儿童电影分析[J].电影艺术,2005,(05):103-108.

[3]王春鸣.伊朗与中国的儿童电影叙事风格比较[J].电影文学,2013,(19):7-9.

[4]李锐.窥探儿童的心灵世界伊朗儿童电影的叙事特征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02):99-101.

作者:刘丽丹 刘福利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