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影开展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与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影开展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与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影开展英语跨文化教学问题与策略

摘要:电影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势资源。跨文化教育是大学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中,英语原声电影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大,而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的最优资源地位则被漠视。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依托电影开展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电影;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

所谓“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掌握一定的文化和交际的知识,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环境中去,并且在心理上不惧怕,且主动、积极、愉快地去接受挑战,对不同文化表现出包容和欣赏的态度[1]。当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便得以彰显。“学语言不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文化,即便语言功底再好,也难免成为语言流利的傻瓜。”[2]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3]。随着国际化、全球化和多元化成为“新常态”,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而加强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培养并提高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我国新时代外语改革的新方向。

一、电影是新时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势资源

电影集人、影、物、声、光、色于一体,是“一本形象、生动、丰富、纯正的语言文化教科书”[4],在展现语言材料的广泛性、真实性以及文化输入中的可视性、示范性方面,有着文字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电影观赏中,“定格在记忆里的电影对白,一旦和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生活场景相吻合,就会诱发大脑迅速做出反应和加速记忆,形成语言深化后的语感。”[5]同时,电影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全面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每一部影片都是一定文化区域历史和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6]通过欣赏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电影,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自己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和宽容度,学会处理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各种问题,并在积累各方面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读图时代的来临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文字已不足以刺激眼球,唯有图片才能触动现代人麻木的神经,从而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视觉教育”走进人们的视野,进一步强化了电影在跨文化教育中的优势资源地位。

二、英语原声电影只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

学可依托的的次优资源英语是国家间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大学英语是我国本科教学中最重要的通识课,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战场”。近十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多模态教学手段日益普及,“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已经成为外语改革的一个发展趋势。”[7]众多学者及英语教学者纷纷撰文立说,探讨如何发挥电影的“资源优势”开展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课题。毋庸置疑,这项研究迄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纵观社会各界对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总体评价[8],我们还没有取得真正的突破。

(一)“用什么教”的复杂性虽然不能说研究者在“用什么教”,即依托何种电影开展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问题上还未统一认识,因为谁都知道答案是“英文电影”,但在具体的研究成果中,对此却有“英语原声电影”“英文原版电影”“原版英文电影”“英美影视作品”等不同解读,这就让人产生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之忧。其一,“英美影视作品”最不恰当。众所周知,“影视”是电影和电视的统称,两类作品差别不小,不能“以全概偏”,且英文电视剧多是旷日持久的肥皂剧,作为教学素材缺点明显;而得益于新时代中国文化市场的空前繁荣,我们可以进口来自任何英语国家的英文电影,只谈英美两国,又有点“以偏概全”了。其二,“英文原版电影”和“原版英文电影”无差别,也都不够确切,因为无论前者还是后者,要想成为中国高校教学用的英文电影,肯定是非经编辑加工,至少配上字幕(一般情况下还得是英汉双语字幕)不可。其三,“英语原声电影”倒是这些称谓中最不会造成误解的一个,因为“英文原版电影”或“原版英文电影”进入中国后,无论经历多少编辑加工,只要没被“改造”成译制片,其声音总会保持“出厂设置”。不过,依托电影开展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与开展电影赏析类的英语系专业课或全校性文化素质类公共选修课,毕竟是有区别的,英语原声电影还是不能与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素材的“英文电影”混为一谈。新时代是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还把英语原声电影视为“英文电影”的代名词,将极大地束缚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要想完成好新时代赋予自己的跨文化教育任务,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二)“怎样教”的复杂性客观地说,既然电影是新时代跨文化教学的优势资源,且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得以培养,把“英文电影引入大学英语课堂”,实际上就等于是完成了开展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任务。其实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素有重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传统,也深谙电影教学在其中的“利好”,故而早在国人尚未知晓多媒体为何物的时代,就曾有不少责任心强的教师自备设备与资源,把各种经典的英语原声电影引进大学英语课堂;至于学校电化教学部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满堂放”帮助学生“观赏英文电影,接受跨文化熏陶”的例子就更加常见。无论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可以说都是“影院式课堂”,教师的参与度几乎为零,但现场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却几乎都是百分之百。然而,这种“利好”与“前多媒体时代”的学生可接触到相关资源的机会太过有限不无关系。新时代是“大数据时代”,对于“搜商强大”的学生,观看英文电影早已无须“影院式课堂”了。何况这一代大学生普遍拥有极强的“想怼就怼”的自我维权意识,而各校管理教师的制度红线又前所未有的严格。如果教师再敢“只放不讲”,难保不会“学生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当然,教学无小事,学生利益无小事。我们身为教师,也确实不应该在课堂上当“放映员”。于是,“怎样教”的问题,即如何实现“既放又讲”,正成为新时代依托电影的“资源优势”开展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研究的重点。可惜,研究者们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大学英语课程虽在名义上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英语教学理论为指导,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却早被“全球最成功英语考试”(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异化为应试教育的工具,其“主打歌”基本上只能是单纯的英语语言教学,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也更多停留在词汇和语法规则层面。至于新时代电影教学,则不得不打着“听说教学的辅助手段”的名号并依附于听说课、视听说课,才能在大学英语第一课堂体系中“讨一杯羹”。然而“辅助手段”总不可以“喧宾夺主”,因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暂时还是与考试无关的“鸡肋”,况且可依附的学时太过有限,都用来学生练听力恐还有不够之嫌。所以,教师“只放不讲”,依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事实上,常年从教本校公共选修课“英美电影欣赏”的经验告诉笔者,新时代大学生对于感兴趣的影片,具有超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少人会很轻松地发现教师以为“隐藏很深”的细节和信息,必要时也会自觉地发挥“搜商”,在课后上网重温剧情、查找剧透,还会在观影时对着字幕轻声跟读;而这又使得他们越来越不欢迎教师在播放过程中做太多“拾人牙慧”的讲解,认为这样既干扰他们“赏”的连贯性,又妨碍他们“析”的自主性。如果教师再一厢情愿地“折腾”出很多教学活动来“画蛇添足”,只能进一步降低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总之,英语原声电影只是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可依托的次优资源:一方面,任何英语原声电影都有助于中国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一方面,鉴于英语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只适合“满堂放”,教师在课堂上“当放映员”又多有不妥,它们作为教学素材的最理想去处,应该是课外的“线上”。

三、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才是新时代大学英语

跨文化教学可依托的最优资源真正值得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依托的最优资源,是那些配有可能被我们熟视无睹的中英字幕的、在国外热播或曾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优秀国产电影。

(一)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是不应被忽略的英文电影资源国产中英字幕电影也算“英文电影”?不错。试问,当我们仅凭英文字幕欣赏非英语国家的原声电影时,会觉得它们不是英文电影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同理,不懂汉语的外国朋友若通过英文字幕看中国电影,也会把后者视为英文电影。曾几何时,港台电影人就是凭借这样的“另类”英文电影闯入市场。进入新时代,随着“中国走向世界”进程的加快,我国同外部世界的文化互动也得以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电影被配以中英双语字幕,向世人展示“稳健、开放、自信的中国形象”。

(二)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作为外语教学资源的优势较之英语原声电影,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对于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有着多重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首先,大学阶段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故而在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包括课下),教师所推介影片的主题与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而不是仅仅具有可观赏性。国产优秀电影讲述中国故事,提出中国主张,贡献中国智慧,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绝不会缺位。反观英语原声电影,由于编导在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别,绝对做不到这么“讲政治”和“讲正气”。其次,诚如专家所言,“忽视了学习者自身的母语文化教学”是当今中国外语教育的一大误区,“学生们会表达外国的文化,却很难用外语把中国文化表达出来。”[9]寄希望于英语原声电影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无异于缘木求鱼,但通过中英双语字幕“讲述中国故事”的国产优秀电影却是很有“现身说法”的“本领”,近年来得益于日益成熟的字幕翻译,银幕上的“信达雅”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更为改变国人“文化失语”创造了条件。最后,如前所述,在依托英语原声电影开展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时,“只放不讲”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对于带中英字幕的国产优秀电影,教师只要逐帧逐句对照字幕讲解电影台词翻译的“信达雅”,便不必担心引发学生的反感,因为此时的电影教学已不再是“听说教学的辅助手段”(哪怕它还需要以这个名义进入大学英语第一课堂),而是翻译技巧教学和精读教学(都是中国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的载体。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对汉英两种语言背后蕴含的文化差别的兴趣将逐渐被唤起,从而带动其主动到影片中寻找文化元素,接受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值得推荐的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必须指出,不是每一部有中英字幕的国产电影都可以称为“优秀”,而很多为国人乃至世人所公认的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也未必适应大学英语课程“骨感的现实”。比如刚刚在全球热播并暂时成为2019年全球票房冠军的《流浪地球》,堪称一部不折不扣的优秀国产中英字幕电影,但如果被搬进大学英语课堂,教师就只能当“可耻的放映员”了,因为该片属于“看了开头就能晓得结尾”的商业片,学生可以无师自通,讲多了就是“画蛇添足”。真正值得推荐的片子,应该是在CCTV-6播放过的,“知名度”不是很高却有高层文化部门的重点扶持、倾力打造和层层把关的一些商业性较低但有一定深意的国产中英字幕电影,比如《的四个昼夜》(TheStoryofZhouEn-lai)、《美丽的大脚》(PrettyBigFeet)、《一句顶一万句》(SomeonetoTalkto)、《百鸟朝凤》(SongofthePhoenix)等,开头不一定多吸引人,但看不多久就会入戏,进而欲罢不能,甚至看完仍意犹未尽。多数学生对其闻所未闻,更不用说从头到尾看过,但它们无论在思想性、艺术性还是中英双语使用的规范性方面都臻于完美,不仅适用于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更是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使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利器———别忘了,课程思政可是让教师免于被诬陷“讲与授课内容无关东西”的“护身符”啊。

四、依托电影开展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策略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提出了打造线上、线下“金课”的目标,为依托电影开展新时代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指明了方向:在选择适宜的英语原声电影布置给学生作为网络自主学习任务的基础上,借助听说课或视听说课,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硬件,以带有中英字幕的、思想健康的优秀国产电影为课堂教学素材,以一边放一边对照字幕讲解台词翻译技巧为基本手段,通过语言教学带动文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动力,为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92.

[2]胡贞.鉴赏原版英文电影提升跨文化语用能力[J].电影文学,2011(2):142—143.

[3]《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育部最新版)2017[EB/OL].

[4]安然.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10(2):164.

[5]崔金枝.英美电影———英语语言文化的有效导入途径[J].电影评介,2006(16):68.

[6]庄琦春.中外影视作品译制的社会文化思考[J].现代传播,2005(1):115—116.

[7]周海燕.论外国电影赏析的文化渗透作用[J].电影文学,2012(3):161—162.

[8]吴紫玉.英文电影在中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应用中的实验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50.

[9]缪惠莲.大学英语影视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渗透策略[J].英语广场,2018(3):126—127.

作者:魏绪涛 张璇 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