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逐渐增强,我国文化与国外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在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差异以及文化冲突都是正常现象,而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则十分明显。在电影中常常会出现关于饮食的画面或者场景,无论任何国家,饮食文化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通过饮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总体性格特征。电影作为艺术文化的表现载体之一,其所展示的饮食在潜移默化中表现出了十分多彩的文化魅力。由贾颖和李华编著、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奇正互变畅神怡情: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一书,以文化解读为主旨,从电影的角度解读多样的饮食文化魅力,全面系统地呈现不同题材和主题的各国电影作品,整理和归纳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同时该研究将语言学以及文学理论与电影作品评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增强了研究的实用性,有利于研究者针对电影中所展现的饮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也为广大的电影爱好者铺设了一座热爱世界文学的桥梁。《奇正互变畅神怡情: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一书中强调的“奇正互变”,其实是指不同饮食文化中的差异与相同点。笔者在通读《奇正互变畅神怡情: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一书的基础上,围绕李安导演早期拍摄的饮食三部曲中的《饮食男女》所体现的饮食文化差异作简要的探讨研究,通过电影中对中式餐饮的展现,结合西方日常的饮食习惯,明确中西方在用餐时的风俗习惯的不同,以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饮食男女》中主要展示的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而差异往往体现在四个部分,分别是:饮食内容的差异、饮食烹饪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礼仪的差异。第一,中西方饮食内容上的不同。饮食内容最能直观展现该种类饮食文化的特征,在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头片段,朱爷爷为三个女儿所准备的晚餐是松鼠鱼、爆炒鸭胗、蒸腊肉、鱿鱼片等大量的中式饮食菜品,一方面展现了我国丰富多样的菜系文化,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我国农业长期发展的劳动成果。据有关文献数据记载,我国在饮食上所能够使用到的蔬菜品种已经达到七百余种,与此同时这类数据是西方的七倍以上。我国人民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喜爱进食蔬菜,并且在蔬菜的结合使用上也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肉食大多都是部分特定的节日或生活水平较高的人群才进行大量食用,这种情况也是我国长期的食素思想所导致的,很多家庭都是追求素食的文化发展。但是在西方饮食中,主食一般以牛肉等肉食为主,在蔬菜方面较为单一,主要是西红柿、土豆、生菜、黄瓜等,并且对食材的制作方式也较为单一,肉食以煎为主,蔬菜则是用沙拉酱进行搅拌调味。大多数西方人虽然喜爱肉食,但是并不能接受动物的内脏器官作为菜肴的原材料,但也存在大部分西方人将鱼虾类作为进食的正餐,这就体现出我国饮食与西方饮食内容的选择上的巨大差异。除此之外,我国的饮食还有南北之分,主要体现在主食的选择上,我国南方喜爱将米饭作为主食,但我国北方则喜欢将面食作为主食。但西方主食的选择则十分单一,大多数西方人还是以面包作为主食。第二,我国饮食烹饪与西方存在差异。烹饪是制作美食最重要的步骤,在电影《饮食男女》以及《奇正互变畅神怡情: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中都展现了不同的烹饪手法,例如煎、炒、煮、炸、滚、焖、炖、烤、烩、蒸等。我国饮食烹饪手法之所以呈现出艺术般的美感,是因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菜肴的色、香、味、形俱全,通过不同类型的食材以及多样的烹饪方式展现各式各样的美食。而在西方国家的烹饪中,美食的制作还是主要依靠煎、烤、炸、拌、煮等方式。中西方饮食烹饪方式的不同主要还是因为饮食中的价值观不同,西方在烹饪美食的过程中最先考虑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保留食品的营养价值。
例如在蔬菜的进食上,我国还是像对肉食一样进行炒、煮等方式烹饪蔬菜,但西方往往采用生吃的方式进食蔬菜,因为大多数西方人认为过度烹饪会丧失蔬菜原本的营养价值。第三,我国饮食方式与西方存在差异。电影《饮食男女》中的开场就是朱爷爷一家一起吃饭的温馨场景,从中可了解到,人们通常会在聚餐过程中讨论家庭的主要事件,这实际上展示了我国饮食文化的中心思想。我国的饮食文化离不开家庭,无论日常生活还是重大节日,通常都是一家人围聚在餐桌前其乐融融,在进餐过程中通过交谈日常点滴、分享信息来培养彼此之间的情感,能够有效地拉近家人之间的距离,强化彼此的联系。这种自古以来的传统强烈地表达了我国人民对于团圆的向往和期盼。但是在西方的饮食方式中,西方人则更加注重个性,对于饮食有不同的要求,在餐桌上往往会自己选择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一类方式则与我国的自助餐形式相似,同时西方人不会像我国人民在进食时给对方夹菜以表示关心。除此之外,在饮酒方面,西方人更不会出现劝酒的现象以及结账时也是以AA制的方式。第四,我国的就餐礼仪与西方存在差异。就餐礼仪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在其他生活方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聚会就餐时,我国通常选用圆桌作为餐桌,采取围绕而坐的方式,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国人“大团圆”的理想期盼。同时,我国许多的聚餐礼仪主要表现的是“礼让”精神,因为我国自古以来深受长幼有序的传统思想影响,入座的方式都十分讲究,一般都是长辈或者地位高者以及主要宾客先行入座,其他人再入座。除此之外,如果宾客中有尊贵地位的,需要这位客人坐到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需要在面向出口的座位上入座。在正式就餐时,小辈必须等长辈动筷才能开始就餐,如果有新菜上桌,长辈也是第一个品尝,以表示尊敬。在餐桌上,人们可以尽情畅谈,营造热闹的气氛,热烈的气氛也表达着我国人民对繁荣昌盛的期待。而西方的就餐礼仪则十分注重个人的修养表现,在就餐时必须穿着整齐,特别是在正式的场合中,更加需要着正装。西方人对餐桌的选择与中国人的圆桌不同,选择的是长方形的桌子。西方人的绅士文化影响颇深,因此在入座时往往是男方将凳子抽出来请女方入座。宾客与主人以面对面的形式入座。在进餐过程中,人们需要保持安静,交流时尽量低声细语,避免大声喧哗的现象出现,同时在交流时也要在嘴里没有食物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沟通,从而向对方表示尊敬。可见,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之大。
不同的饮食文化之间存在差异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我国饮食文化与西方的饮食文化存在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宗教因素。自然因素是指我国在世界地理上所处的纬度位置与西方存在极大差异,我国的地域分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大多数地域隶属季风带气候区域,在该区域下,农作物的生长得天独厚,同时我国的国土面积十分辽阔,因此在土地面积及气候自然环境的优势下,我国能够培育多种各式各样的农作物,也是因为我国能够培养大量的农作物,我国人民的饮食以谷物为主食。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中多以五谷杂粮为主要饮食内容,而肉食的食用只在重大节日或者祭祀中。目前,我国的经济水平稳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肉食也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餐桌上的普通食品。而西方的地理位置则与我国不同,大多数西方国家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域,该区域下难以培养农作物,但是适合发展畜牧业,因此受地理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西方国家的主食一般是以肉类食品为主。经济因素是指饮食文化的形成总会受到外来文化因素的影响,而这类影响又与每个国家的经济管理的政策有关。例如,我国的香港、澳门、上海等地区因为在经济管理政策方面与内地不同,国家对该类地区的开发时间较早,因此该类地区的饮食文化的发展方面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为了尽可能地满足来自不同地区或者国家的消费者的饮食需求,这类地区则会努力使本土的饮食烹饪和食材选择与国际相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的历程最早在古希腊文明时代就已经开始了,经济重心的转移连带着饮食文化的转移,因为最早的古希腊文明到后来逐渐转向了法国、意大利、美国和英国。所以,古希腊时期的饮食食材十分单一,法国的饮食文化则较为注重浪漫与奢华,意大利的饮食文化注重典雅及高贵,美国的饮食文化则注重简单和方便,而英国的饮食文化则更加追求包罗万象。宗教饮食是指人们往往会受到宗教所强调的价值观和信仰影响,在饮食上的选择亦有所不同。例如在我国古代时期,大多数人都信仰佛教,而在佛教文化中更多的是宣扬“善”等主题思想,佛教认为一切有自主意识的物体应当被视为“生灵”,而五谷杂粮或者蔬菜则没有灵识,因此我国古代人民深受佛家宣扬的价值观影响,饮食中以素食为主。而宗教的影响多体现在西方,即使现在也十分深刻。但是因为西方所信仰的宗教种类较多,因此西方的饮食文化在单一中也有不同的特色,例如信仰犹太教的人不能在一天之内进食肉制品以及奶制品,与此同时严禁进食带血的猪肉。
综上所述,饮食文化是世界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和自然环境因素、经济文化因素、宗教信仰因素的影响,饮食文化呈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国家或者地区拥有姿态各异的饮食文化。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奇正互变畅神怡情:电影中的饮食文化解读》一书,从电影的角度分析不同饮食文化的差异与魅力所在,而电影《饮食男女》直观地展现了我国饮食文化的绚丽色彩。饮食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人们能够从电影中了解到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与魅力。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相较于以往能够更加容易地接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面对不同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人们更应当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不同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在为自身的饮食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国外饮食文化,品味、欣赏其中的魅力。
作者:朱俊威 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文化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