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动画电影艺术中声音设计与运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动画电影艺术中声音设计与运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动画电影艺术中声音设计与运用

摘要:在21世纪,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逐步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在动画影片当中的画面、动作以及声音的设计上也越来越趋于成熟。在动画影片当中关于声音的设计,对于整个作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声音不仅是可以让人了解作品风格的途径,也是渲染作品、增加作品艺术情感感染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以当代动画影片中声音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动画影片当中,通过对声音的设计,如何从声音的美学思维以及听众的感受上做进一步的调整与改进,如何让声音的设计在影片当中发挥其独一无二的感染力和叙事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就声音与画面的关系进行剖析,强调在动画影片当中,声音与画面不可分割的重要性。

关键词:声音设计;视听艺术;动画

一、动画影片作品有声时代的启迪

早期的影像,是属于无声默片时代。随着科技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进一步提高,对技术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探索,美国在1928年,第一部有声动画《汽船威利号》在迪斯尼诞生;日本在1933年,诞生了第一部有声动画《力与世间女子》;中国在1935年,诞生了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随着科技迅猛地向前发展,无声时代的无声默片转化到了有声时代的有声影片。无声时代是以画面为重点,人物动作夸张,表情丰富,神态诙谐生动,观众可以从其生动形象的表演当中了解到故事的情节。直到有声时代的出现,人们从视觉重点渐渐转化为了视听重点。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不单单只有视觉艺术,而是有视觉和听觉艺术的结合。在影片当中,由于声音听觉与画面视觉的配合,加强了画面视觉效果所带来的冲击力、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声音听觉艺术的配合画面的出现增强了影片中所带来的信息容量,使得观众通过声音的设计,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信息。通过声音,还可以表现出空间感与距离感,声音设计的混音效果表达了空间感,大小强弱、前后左右则突出了声音的距离感。这是只有画面远远不能够达到的效果,由此更加突出了画面的视觉艺术效果与声音听觉艺术效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加拿大的动画先驱诺曼·麦克拉伦曾说过:“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通过这句简短的话可以看出动画的基础是美术。绘画是动画中最基础的部分,通过运用绘画的理论知识来安排画面的构图、角色的运动规律以及色彩的设计与运用。随着有声时代的动画电影的到来,从简单背景音乐的配乐形式到配乐逐渐成熟、丰富与多样化,听觉艺术的音效也随之发展。有声电影时代拉开了声音与画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帷幕。

二、动画影片作品中声音的设计理念与运用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人们在视觉听觉上探索的日益深入,影片中的声音设计越来越丰富多样化。比如,杜比全景声,会让声音的设计从各个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营造出更加真实的声音效果,展现出影片更多的细节,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影感受,通过声音的方位,声音的混响效果等。由于杜比全景声的出现,我们在创作动画作品时就要对声音的设计与构思有着更加深入的思考,设计作品时要带着声音设计思维来构思动画影片,考虑到真实生活环境中的声音和动画作品中的差异,会使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有一个更加突出的表现成果。在动画影片作品当中,声音的分类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长段音乐,用作调节整个作品以及渲染作品当中的大环境氛围的背景配乐;第二种,短段音乐,适用于对于某一段场景或用来表达某一种情绪的背景配乐;第三种,音效,当中也包含着特效。特效分为声音特效和视觉特效。声音特效,是指特殊的声音效果,通过电脑技术制作出现实生活中不常出现的声音,或根本不存在的声音。声音特效运用广泛,电影、电视包装、游戏、动画、歌曲等被大量使用。比如,玻璃破碎的声音,人走路的声音,爆炸的声音等等;第四种,人物配音。在这里笔者把人物配音单独分为一个模块,由于动画和普遍的电视剧电影不同,在动画中,夸张性较强,所以在人物的配音当中,配音员声音的大小强弱以及情绪的起伏都有很大的波动。通过对以上四种声音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其设计的总体特点:由于动画需要的配音范围广,涉及的音乐以及音效种类多,同时,动画以夸张性为主,无论是画面的视觉效果或是声音的听觉效果,都要进行夸张性表现。动画作品当中的声音听觉效果的律动明显,且富有节奏感。在动画作品当中通过夸张的人物动作和表情,且加入具有冲击力感染力的声音效果来与之结合,能够更好地突出电影的整体效果,提升观众观影感受。在当代的动画电影艺术作品当中,不但人物形象和场景搭建要提前进行设计,统一设计风格。声音形象以及配乐音效也要进行同步设计。其中,要进行在同一动画作品中,对声音形象与人物形象之间的研究,对于台词以及配音音色与人物性格的匹配度加以掌握。首先,人物音色设计可以进行适当夸张的处理。动画电影艺术作品的音色大多要以夸张为主。不同年龄段的人物形象要配合不同音色的声线。这样才可以使得整部动画电影有更好地整体效果。就像一首交响曲,有大提琴沉稳的低音部分,也有小提琴灵动的高音部分,高低起伏、起伏错落有致才能使得整个曲目更加的精彩。其次是音乐选择的部分。动画电影作品当中的音乐部分相比较于纯欣赏的音乐来说,它有更大的情绪氛围。在音乐的设计上,应选择和动画电影作品题材相符合的音乐素材来进行搭配:主题,风格以及情绪。比如在《功夫熊猫》当中,因为,熊猫是中国独特的标志,所以当熊猫人物角色出场的时候,无论是熊猫功夫的人物形象设计,还是听觉艺术的配乐形式与风格,在动画影片当中都充满了中国的元素:竖笛,二胡等中国乐器元素的出现。而在影片当中,人物形象豹子出现的时候,背景音乐则出现了充满着现代气息的乐器元素和合成器的声音:电吉他以及其他的电子乐器。这些都是根据不同风格的配乐来突出主题效果的。我们在把握某段音乐风格的时候,还要注意在动画影片作品当中整体的音乐风格和节奏。在整个艺术作品当中,要对音乐和故事情节的关系做整合。音乐是情绪的重要感染力量来源,要根据情绪来配合好音乐的力度:有情绪激昂音乐节奏快力度强的部分,也有情绪舒缓音乐节奏慢力度弱的部分。掌控好整部动画电影艺术作品的音乐起伏节奏,就掌控好了观众的情绪起伏。最后是音效的部分。比如常见的爆炸声、走路的声音、打字的声音等等。音效是动画增加趣味性的一部分,也是声音的听觉艺术,来自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由于动画影片作品中,建立的是另一个虚拟世界,所以音效的发声模拟来源于生活,并且,可以适当地增加声音艺术效果细节的层次,从而拉近了整部动画影片作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在动画影片作品中音效声音的怪诞、调皮性往往都会被夸张放大。同时,音效的听觉艺术也会使整个动画电影艺术作品,更加形象生动。动画电影艺术作品当中的声音艺术效果和人物的电影艺术作品当中的声音艺术效果有些不同,动画电影艺术作品当中更强调音效以及音乐的夸张性,更能突出、强调某些瞬间,更具有调动观众情绪的力量。比如,《猫和老鼠》这部动画影片当中,猫在跑步时突然停下来的瞬间就会配上一小段刹车的音效。这种极具夸张性的突出的趣味性,在人物的电影艺术作品题材中当中是很少见的。在现代的综艺当中,反而运用颇多。

三、动画电影艺术声音技术的运用

在现代技术当中环绕声是必不可少的。各大影院中都少不了杜比全景声的影厅。环绕声又可称为多声道。通过声音在不同方位的传出,多个音箱进行立体声播放,可以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一只小鸟从头上飞过,通过其飞过的轨迹可以判断是从左向右,还是从前向后。从而使观众拥有更深刻地体验感。在现代的动画电影艺术作品当中不仅仅可以通过音乐来调动情绪、音效来增加趣味性,通过环绕声、全景声可以使观众身临其境的感受大大地增加。在设计声音听觉艺术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物配音以及声音的立体声,让声音环绕才会使整个影片更加的精彩与丰富。在设计声音立体声时,注意画面与画面之间剪辑关系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关系。在电影当中擅长使用低音,会使震撼效果更加丰富。在很多字幕当中会使用很重的低音加上飞流的音效使得字重重拍向屏幕一样。这都是超低音带来的与众不同的效果。在现代的动画影片设计中,还要考虑到常用的耳机效果的呈现。在现代快节奏生活时代中,耳机是不可少的一种听觉呈现方式。在众多的场景当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耳机的存在,而耳机的声音听觉呈现效果,也是在设计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乐器演奏的方位,角色的走位,炮弹划过空中的抛物线,这些都是在耳机中要考虑的部分。在当今的耳机声音设计的呈现效果当中,综艺视频,部分电影电视剧,会运用左右不同声道来呈现更好地视听效果。而在动画电影作品当中,把握好声音的空间分布,运用左右声道来突出立体声的听觉艺术,会产生更加生动,更加真实的整体效果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声音效果的设计与构成,声音的听觉设计在动画电影艺术作品当中是必不可缺少的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声音听觉效果的设计,也要提早加入动画影片作品的安排计划。并且,密切关注声音听觉效果与画面视觉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声音效果带来更好地体验感与画面视觉效果带来视觉冲击力以及情绪的关系,来更好地突出影片的感染力与共情力。同时,声音元素作为动画影片作品的要素之一,声音的设计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要求,也要有艺术上的高度。声音效果的设计,不能是只为了声音,设计而设计,更是要通过动画作品的剧情、情绪,从大方向出发,把握节奏。通过声音的配乐设计和音效对画面视觉效果、剧情以及情绪的高度配合,使听觉艺术起到升华动画影片作品主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松林.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声音编辑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2]马晓萍.探究动画视听语言中声音与画面的关系[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10):21+38.

[3]马晓萍.动画制作中声音三元素的运用[J].新闻与写作,2015(07):98-100.

[4]赵关云.动画短片中的声音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2017.

[5]郝彦霞,张嘉桓,黄建福.从设计方法论体系看当代声音设计的潜在价值和需求[J].设计,2021,34(03):67-69.

[6]刘克甜.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声音元素的呈现与演变[D].广州:广州大学,2017.

作者:郭虹羽 单位:吉林艺术学院新媒体分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