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纪录电影论文:体育纪录电影进展路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本文作者:何建忠、罗敏 单位:新余学院体育学院
国内外对于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格外关注,中国的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伴随着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早期我国体育电影研究者基本上都是研究外国体育电影的发展、特点以及外国体育电影对我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我国急需用体育精神来鼓舞民众,我国的体育赛事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体育运动员的捷报频传,中国的体育纪录电影也进入了最辉煌的时期。不过这一时期的纪录片项目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与我国体育强项相关,像排球,素材比较单一。到了90年代,我国的体育纪录片开始走下坡路,这与这一时期的政治色彩比较吻合。我国开始走向全面经济生产时代,已经不再需要用体育来鼓舞人们的士气。进入21世纪,中国的体育纪录电影又进入一个新的高峰,2008奥运会要在中国北京举行,我国人民齐心协力要办出最好的东方体育盛会,我国要在全世界65亿人口中树立起最强大的经济和体育实力。2008年由顾筠导演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奥运会筹备的体育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将我国体育纪录电影推向了历史的最高点,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一部体育电影。获得了第26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的特别大奖和纪实纪录片单元最高奖。
电影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电影的娱乐性、艺术性和商品性是本质属性。体育纪录电影是众多电影门类中的一种,体育电影也要回归电影的娱乐属性。电影艺术的综合门类包括音乐艺术、拍摄艺术、动画艺术、声音艺术和建筑艺术,等等,吸引众多艺术门类达到多元融合是电影的最终目的。体育纪录电影从选材到目标观众分析都要考虑娱乐性这个属性,仔细分析体育电影与娱乐的结合,将娱乐元素广泛应用于体育纪录电影。体育纪录电影将惊险的动作、离奇的故事、荒诞的情节和恶搞的场景掺杂在一起,增加电影的娱乐性。当然娱乐性的广泛使用过程中,不要忽视电影的最终目的———体育精神的弘扬,不能只强调观赏效果而弱化国家意志和国家形象。娱乐性还会体现在数字化技术的参与,许多新奇的娱乐元素的加入,使体育纪录电影变得更加丰富。
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随着其他影视元素的影响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多元化受影视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受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和提高,受体育影视传播渠道的变化,受体育市场的细分和成熟等,现出并存发展的局面。艺术的综合和多元化格局将是电影的最高境界。随着我国体育项目的百花齐放,我国的各种体育项目在国际大舞台拥有了霸主地位。体育纪录电影的项目开始向其他领域进军,创作的类型和立足点开始朝其他非传统优势项目发展,包括拳击、足球、健美、滑板、花样滑冰和游泳,等等。当然,还是有些项目没有引起中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国地位优势造成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作为主赛场,体育项目和体育门类都创下了奥运史上的最高纪录,达到了28个大项,302个小项。为了弘扬东道主参加体育比赛的决心,中国人几乎参加了所有的项目,体育参与意识非常强,体育纪录电影也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奥运献礼片非常多,涉及体育运动的各种项目,票房比较好、观众认可度比较高的影片有《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买买提的2008》和《闪光的羽毛》,等等。还有很多体育纪录片记录下了许许多多的体育故事和体育人物,像《筑梦2008》和《加油中国》等。
体育纪录电影的多元化体现在创作风格上、体育题材的选择上、表达主题思想上。体育纪录电影的多元化还体现在价值取向上。许多体育纪录电影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将体育运动项目夹杂其他元素,例如爱情、科幻和警匪等,影响了体育纪录电影的本质,更有甚者,为了商业利益,融入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
我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对策
(一)引导体育纪录电影上了一个台阶
我国现阶段的体育纪录电影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基本上都是公益组织为了某项体育赛事制作得非常简单的纪录电影,这些电影制作周期非常短,投入经费比较少,没有专门的电影公司运营,产生的商业价值和社会效应也是非常有限的。实际上我们的体育电影观众并不缺乏,我国的电影观众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奥运会、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都在中国举行,民众关注体育的情绪特别高涨。虽然最近有些体育纪录电影出现,但还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引导体育纪录电影上个新的台阶,积极借鉴外国体育纪录电影的运营方式和制作方法,丰富我国体育电影理论。这种新的运营方式要大胆些,力度大些。要建立起专门的机构来引导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专门的风险基金来投资,从商业的角度挖掘体育纪录电影的价值。进一步挖掘体育的内在精神,用精神士气鼓舞民众,让全民爱运动,喜欢看体育纪录电影。
(二)丰富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内容
我国体育纪录电影一般都过多地关注我国体育强项,像20世纪的女排、女足,现在的女子跳水,或刘翔的跨栏,或姚明的篮球等,没有承担体育本身应该承担的社会现实作用。体育纪录电影的内容也比较单薄,只是记录运动员的训练场景或社会生活细节,没有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我们应该丰富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内容,选题上就要关注整体体育项目,不仅仅是竞技项目;群众项目或非参赛项目都要关注。电影内容要从单个运动员或单个运动项目的小环境转向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通过大环境下的社会折射个体的体育精神。
(三)增强体育纪录电影的竞技性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礼让、谦虚,要求人们做事做人都要低调。这些传统文化都使中国体育纪录电影缺乏竞技性。体育比赛中强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体育纪录电影中也是仅仅关注体育人的内心世界或体育精神的培养。我们应该增强体育纪录电影的竞技性,回归运动的本质,大大加强体育竞技的表现能力。电影创作者要将体育竞技的激烈感和速度感表现到体育纪录电影中去。通过竞技性表现体育项目,进一步展现体育运动的真正魅力,通过体育的运动美挖掘体育的内在美,通过体育运动员的表象进一步表现体育的精神。
(四)扩大体育纪录电影的题材与手法
中国体育纪录电影受大文化的影响,体育电影的高度比较高,都是些大题材,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某一部体育纪录电影一般都是以某个事件或某个精神做主线,关注某一具体的运动项目的电影比较少,更何况具体某一项目的纪录电影所需的体育素材比较多,挖掘体育精神的难度也更大。我们应该扩大体育纪录电影的题材和拍摄手法。题材的选择上多以某一比赛项目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大背景下的体育精神。拍摄手法上多吸引和借鉴美国纪录电影,使用移动车镜头表现剧情片,使用动画的创意表现纪录电影,使用静音表现激烈的场景。
结语
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2011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等一系列赛事加速了我国体育纪录电影的发展,掀起了新一轮体育纪录电影的拍摄浪潮。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最能反映人们的精神状态。我们应该充分挖掘体育竞技项目的真正内涵,拍摄更多更好的体育纪录电影,传达中国人的坚韧意志力。我们应该引导体育纪录电影上个新台阶,丰富体育纪录电影的关注内容,增强体育纪录电影的竞技性,扩大体育纪录电影的题材与手法。进一步通过体育这个元素挖掘中国的体育文化,开发体育运动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利益,促进体育电影市场的健康良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