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影剧本与文学作品的相关性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影剧本与文学作品的相关性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影剧本与文学作品的相关性思考

本文作者:王芳 单位:聊城大学

我国首部电影《定军山》是根据古典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改编而来,从此便开始了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一部改编电影创作风格的《春蚕》到达了电影创作新的高度。自新中国成立至“”,我国根据文学作品改编制作电影文学剧本,最终通过银幕呈现出来的电影越来越多,比如《龙须沟》《祝福》《我这一辈子》《青春之歌》《林家铺子》《鸡毛信》《李双双》和《早春二月》等,在这段时间由李心田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闪闪红星》、黎汝清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改编而成的电影《海霞》都取得了很大的反响。从1981年开始至1982年成为历史上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文学剧本的丰收年,当时有一大批电影得到了人们风靡一时的追捧,比如《子夜》《牧马人》《阿Q正传》《茶馆》《人到中年》《伤逝》《骆驼祥子》《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城南旧事》。之后1984年至1989年的《红高粱》《边城》《黄土地》《高山下的花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根据文学作品拍了一系列的电影,比如根据《伏羲伏羲》进行改编后的新电影《菊豆》、根据《妻妾成群》进行改编后的新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另外,还有改编自余华同名小说的《活着》和由《万家诉讼》改编成的《秋菊打官司》。而陈凯歌则依据李碧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霸王别姬》摘取了戛纳金棕榈奖。大量的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争相涌出,1995年的《阳光灿烂的日子》、1999年的《一个都不能少》、2000年的《生死抉择》、2002年的《生活秀》、2004年青年女导演徐静蕾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2006年由《哈姆雷特》改编而成了《喜马拉雅王子》和《夜宴》、2007年冯小刚将小说《官司》进行改编后的电影《集结号》,另外,同一时期的还有《赤壁》和《画皮》等在原来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这些都会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和时代感。从世界范围上来看,将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后,形成的电影不计其数,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些改编成功的电影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作品是电影文学剧本及电影丰富的源泉和肥沃的土壤,文学作品的存在为电影提供了创作思想和题材。

电影文学剧本到电影的艺术文学转移过程存在着美学转化过程或者是艺术文学的再创作过程,即电影文学剧本中文学的重塑。在电影剧本到电影文学性转移过程中,电影文学剧本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电影的基础,对电影主题、情节、人物、结构、风格以及样式等都有相应的规定.电影文学剧本是电影能否得到成功的根本与保障。按照过程的生成载体,能够将剧本拍摄成电影的一个全过程分为两种:第一种,由剧本直接演变成为电影;第二种,由文学作品进行改编,而演变成为电影剧本,再由电影剧本生成电影。在电影生成的整个过程中,其转换关系并非单一对等模式,在由文学作品转换为电影的过程中,优秀的文学作品转换为电影文学剧本进而转换为电影时也存在失败的可能性,同样道理,经典文学作品也不一定会转换成经典的电影作品,相反地,一些并非名著或经典的文学作品有可能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电影作品。在以上两种方式中,按照剧本故事情节发展或剧本人物角色的构置可以发现,电影剧本形成有两种途径:改编剧本和原创剧本。历史上改编剧本和原创剧本没有前后关系,也不存在相比较的优劣。根据资料记载,我国最早的电影剧本是郑正秋于1912年编写的《难夫难妻》,它是一部典型的幕表式剧本(话剧体式的供拍摄的剧本)。严格来说中国电影文学历史上最有纪念意义的首部电影剧本是《申屠氏》,它是1923年由洪深写的,这是他回国后创作的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从《难夫难妻》到《申屠氏》可以看出中国电影文学剧本初期就存在改编剧本和原创剧本共存。

自从电影艺术出现,改编剧本也就随之产生了,作为文学作品与电影作品之间的桥梁,改编的实践性极强,它是一种美学经验。改编电影作品的对象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指导美学转换的原则,文学作品往往只重视对自我的一种宣泄,而进行剧本的改编则更关注与观众的迎合。常见的改编文学作品有以下几种:名著类,比如普希金的小说、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畅销作品,比如金庸作品;名作家作品,比如莫言、叶兆言、海岩以及王朔等知名作家,他们的知名度往往是票房的保证。从作家进行创作的角度来看,对自己易于接受的创作体式和创作方法进行选择,原创剧作者根据自身的偏重和擅长进行创作。同一个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原创剧本,作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感受世界,最终得到的感想会不同。如果剧本被导演提出需要修改,这就需要一稿一稿地来,甚至需要从头再来。

电影文学剧本和文学作品之间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不同点。二者间的叙事观点有所不同,正因为这种不同,使得观众以及电影的创作人找到了新视角,通常,电影以独特的手法进行表现,为观众的视觉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一部电影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即使它是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需要对原著有新的认识。以《苏菲的抉择》为例,该小说是由故事讲述者叙述整个事件,但是这个讲述者的角色并不是最重要的,他可以在文学作品小说中反复出现,但他不能在电影中喧宾夺主。与文学作品不同,电影文学剧本的对白并不像书面语那样,而是以丰富的口语语言表现的,相比较而言,电影文学剧本有助于理解与接受。以《鸿门宴》为例:在小说中,当刘邦将项羽的军令领下之后,与萧何等人回到刘家军,准备出兵,此时樊哙怒气冲冲地嚷道:“这算什么计谋,要我们做挡箭牌?”刘邦从马背上跳下,一边笑着一边整理马鞍,用手指将马鬃轻柔地进行梳理,最后,将马背轻轻地拍了下,回过头,看向心浮气躁的樊哙,说:“我们两家合作,又怎分你我?”这个时候,在一边的夏侯婴依旧不动声色,道:“三次擂鼓之后就来支持,就不知道我们能否挨到那个时候……”电影中的对白则更改为:樊哙:项羽拥有千军万马,为什么要我们做先头军?萧何:樊哙,我们是两家合作,怎么分你我呢?夏侯婴:萧何,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听项羽的呢?从《鸿门宴》小说和电影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像挡箭牌、计谋、心浮气躁以及神色凝重等,这种书面语在小说中经常出现,而在电影中,却出现得相当少。当前,电影语言正朝向简单化、口语化和经济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更受观众的喜爱,它不仅易懂,还与生活非常贴近,直导主题、振奋人心。

电影文学剧本与文学作品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冲突,双向互动。从目前艺术的发展趋势看来,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孤立地存在,必须要靠其他艺术的参与。电影文学剧本和文学作品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但二者在相互的依赖、吸收和借鉴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这需要通过其他途径使电影文学剧本、电影与文学作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电影文学剧本、电影以及文学作品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彼此的吸收、借鉴和学习过程中,要立足于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点,在保持自身特征的前提下,寻求彼此之间共同的、深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