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闻学视角下的月亮湾的笑声解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闻学视角下的月亮湾的笑声解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闻学视角下的月亮湾的笑声解析

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围绕着一个“”故事展开叙述,影片内容由三次新闻采访报道构成,讲述了农村老汉江冒富的生活因为新闻报道而发生巨大的转变,从而揭示“”时期中国新闻事业是如何一步一步影响着底层农民的生活。

(一)第一次新闻采访

江冒富是月亮湾村的一个农民,他凭借自己种果树的才能使生活过得比其他村民富足,这原本是值得骄傲的现象却被村民们冠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带头者的头衔,遭到了村民们的鄙弃,甚至还牵连儿子贵根难找对象,贵根原本要和兰花结婚的事告吹了,兰花的父亲连收去的彩礼也退还给他们。冒富经过千辛万苦才说通媒人帮忙介绍儿子与翠屏村的周嫂认识,可是贵根却仍旧看上了前去周嫂家就医的兰花,两人还开始了地下爱情。正当江冒富为儿子的婚事烦恼时,他与儿子的生活因为《江南日报》的采访就此发生了转变,报社接到政治任务要对进行批判,需要到农村寻找民富的例子,以此来辩驳提出的关于国家虽富裕了,但农民的生活依旧贫穷的言论。于是记者找到了月亮湾村的江冒富,在对他的采访都是依照议题进行,采用诱导式的方法对冒富进行提问,为了凸显农民江冒富生活的富足,记者不仅让江冒富穿上新衣,对他家里的摆设物品也作了造假的安排,把邻居的收音机、缝纫机等都搬到冒富家里,然后照下了照片为证,在队干部的协助下完成了采访任务。而后,一篇以《今不如昔》为标题的通讯报道被放到《江南日报》的头版上,江冒富成为政府用以辩驳“国富民穷”论的证据,由此而成名,儿子与兰花的婚事也被兰花的父亲认同。

(二)第二次新闻采访

但是好景不长,因政治变化的需求《江南日报》的记者对江冒富进行了第二次采访,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以“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名目来报道江冒富,将他作为反面例子来批判。对于这样的转变,队干部一下子难以理解,于是记者给予了这样的答复:这是上级领导的命令,为了配合形势需求来变化,这与之前登报赞扬是一回事,这次对他的批斗采访也是为了政治形势所需。只是被采访的江冒富还不明白事情的真相,面对第二次的采访江冒富依旧兴高采烈地接受,而且还热情款待记者,让其品尝新收获的橘子,但这一次江冒富的盛情得到的是记者冰冷的回绝,记者拍完照片之后一刻没停留地走了。没多久,一篇《看,江冒富是怎样变成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新闻报道出现在了《江南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这一次江冒富是作为被批判的对象而存在,此后江冒富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反面人物,以改造的缘由将他关在牛棚里,对他进行批斗。而更悲剧的是,月亮湾村在收到这张报纸的那天恰好是江冒富的儿子贵根与兰花结婚的时候,兰花的父亲庆亮看到江冒富成为被批判的对象,因而又反对女儿与贵根的婚事,贵根的婚事再一次被告吹。而不明缘由的江冒富还不知道自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只能悲愤地呐喊,却找不到合适的道理来解释,第二次的新闻采访给江冒富留下了沉痛的回忆。

(三)第三次新闻采访

时事变化无常,随着“”被赶下政台,中国又开始走全新的发展之路,投入到改革与建设的进程中。新时期,中共政府提出了新的农村政策,鼓励农民开展副业,走集市贸易的发展道路,以提高生活水平,实现生活富裕的目的。此时,江冒富的儿子贵根顺应时政要求,开始大力开展副业生产,希望通过这条道路使家里实现致富的愿望。贵根告诉他的父亲江冒富可以大胆去干,因为报纸上就是这么提倡的,但江冒富听到这是报纸上说的,回想起自己曾经就是因为报纸的采访报道而经历了被批斗的艰苦遭遇,自此以后他选择不再相信报纸上的一切。但贵根并不认同父亲的看法,他选择相信报纸,并积极地按照报纸的提倡发展副业,他在果园试验场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引起县里领导的关注,于是在领导前来月亮湾村检查的同时,《江南日报》第三次来到江冒富家中进行采访报道。记者向江冒富致以诚挚的道歉,对因第二次采访报道给江冒富带来的伤害表示深深的自责。而这一次的形势变化也给江冒富带来了生活的新希望,江冒富的儿子贵根终于可以了却他的婚事,在影片的结尾兰花的父亲庆亮也向江冒富表示歉意,同意了女儿兰花与贵根的婚姻,使两个有情人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一起,完美的结局终于为影片增添了欢喜的色彩。

月亮湾村的农民江冒富他的生活因为三次新闻采访而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时期新闻媒体被政权所操控,成为政权残害普通民众的工具。在电影《月亮湾的笑声》中,《江南日报》的记者也是身不由己,他们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依据形势需求对月亮湾村的江冒富进行了三次有目的的新闻采访,这些看似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采访报道,实质就是为了完成政权下达的任务,并且在某些方面为了完成任务而造假,不但使新闻报道出现失实的问题,而且对农民江冒富的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我们通过影片将深入探究造成这种失真新闻报道状况的内在根源,这与“”时期的党报体制有密切关联,而这种党报体制是根据我国战争时期的国情来设定的,在当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但是它没有再根据我国国情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致使后来成为政权操纵的工具。在战争时期,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无论是资源上还是技术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为了更好地利用新闻媒介为中国共产党服务,政党领导对新闻报道制定了严明的纪律,采用军事化模式来管理新闻事业的发展,要求新闻媒体必须为政党所用,成为政党宣传政策思想的喉舌,必须遵从党性、群众性、战斗性、指导性四个原则,其中遵循党性原则是最主要的要求,政府领导对党报有绝对的领导权,这些都是构成党报体制的基本内容,到了时期,党报体制的规范化、操控化更是达到了高潮阶段。这种党报体制在战争时期确实有利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有利于将党的思想、决策分布到各个革命根据地,有利于党的统一管理,但是这种体制在掌握政权后,其良好的性质便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电影《月亮湾的笑声》里队干部不明白记者的第二次采访与第一次有着这样大的天壤之别,将老实本分的江冒富一下子就扣上了“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批判高帽,可是当他听到记者说这是上级领导的命令时,也就无奈地选择继续协助他们制造假新闻。

虽然江冒富无辜受冤,但是他也只能默默忍受这无理的冤屈,丝毫没有辩解的机会与权利。这种不合理的新闻体制在和平时代注定会给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伤害,这种只对上级负责而不顾底层民众生死的新闻体制早已缺失了新闻媒体维护公正、暴露强制现象的职能。导演通过这部电影来揭示“”时期新闻体制的弊端,借此来建议党的领导需要依据国情与时展来改革新闻体制,使其更好的发挥为人民服务的职能,以确保人民群众享有新闻权利。在和平时代,新闻媒体不仅是传达上级决策与意志的工具,同时也应该是帮助广大民众向党传递民意、反映民情的帮手,而不应该像电影中揭露的那般,为了完成上级领导的命令新闻报道只依据形势需求来制造新闻,任意更改农民江冒富的实际生活状况,最终给江冒富的一生带来了难以磨灭的伤痛,这种伤害不仅影响着江冒富一家的现实生活,也给他们造成了精神与心灵的创伤。如今,我们回过头观看《月亮湾的笑声》,不再是单纯的欣赏电影中那略带诙谐幽默的剧情,而是需要反思影片中的新闻叙事。淳朴的村民江冒富原本可以过着幸福、安逸的生活,但是自新闻媒体介入后,他及其儿子的生活便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次的新闻采访将他塑造成一个农村致富的典范并加以宣扬,而第二次的新闻采访却又将他打下了地狱般的生活,成为资产阶级暴发户的批判对象。也正是这两次的新闻采访使江冒富儿子的婚事经历了跌宕起伏的变化,又是悔婚又是重新赞成,几经周折,终于在第三次新闻采访的时候落下了圆满的帷幕,不仅平反了江冒富所受的冤屈,而且也使他的儿子终于了结了婚姻的大事,从此过上了真正幸福、美满的生活。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对战时新闻体制的批判与反思,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进步,是我国政治改革的成果。

电影《月亮湾的笑声》因其记叙了“”这个特殊时期的历史故事,所以这部电影也具备了双重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既揭露了“”时期新闻体制的弊端,又对此进行了自我反省与批判。虽然这种反思还只是在表面层次,但这无疑是巨大的突破,这证明了我国社会已开始在各个领域对“”时期所犯的过错进行改正,同时也通过影视作品对这种反思作更广泛的传播与记录,以此起到警示的作用。(本文作者:王晓琴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