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励志电影中的文化体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励志电影中的文化体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励志电影中的文化体现

拍摄于1976年的,以拳击为题材的影片《洛奇》讲述了生活在贫民窟的洛奇通过个人奋斗与艰苦磨砺,终于在拳坛上实现理想的故事。该影片成为70年代全球卖座最佳的影片之一,并于1977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3项金像奖。集编剧、导演与主演于一身的西尔维斯特•史泰龙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一跃成为好莱坞电影史上最灿烂的一颗明星,被全球影迷强力追捧多年。其后,《洛奇》又相继推出5部续集,历时30年,成为电影史上罕见的经典系列电影传奇。《洛奇》这部影片充分体现了美国精神,诠释了美国文化。本文便是尝试以此出发,以美国好莱坞著名的体育影片《洛奇》为例,从文化的角度来透视美国励志体育电影

体育电影以人类身体反映在体育价值观上的审美构形和美学魅力为自然界面,来表现人类坚忍顽强、奋勇拼搏、超越自我、追求梦想的励志主题,从而描绘人类社会个人的命运与文化状态。[1]在影片《洛奇》中,观众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画面,在仅有20平方英尺左右的拳台上,两个拳手赤裸着上身,露出强健的肌肉,其一举一动,每一次进攻和退守,其形体姿态的变化无不显露出力量与速度的性感。在影片《洛奇》中,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折射出的正是美国强大的文化优势以及在这种优势下的自豪感。影片一开始进入视野的就是拳击台上洛奇与一个拳手打得不可开交,两人身体的对抗刺激着台下观众的神经,拳台上下一片嘈杂。台上两人的对攻异常激烈,不时缠抱在一起,特写镜头对准了洛奇宽阔的肩膀和健美的胸肌,让人由衷地佩服其体格的强健,给人带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男性身体的强健美在体育电影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看点,在美国文化中,男性的魅力首先来自其身体的强壮。史泰龙作为一个典型的银幕硬汉,其魅力首先在于身体的魅力,而这种富有力量、富有朝气的身体审美背后映射出的正是美国文化上的自豪感,而人的身体本身作为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正是这种自豪感的最恰当的载体。当洛奇与拳王决战之前,在空无一人的比赛场地凝神地望着自己的宣传海报时,海报中洛奇像战士一样摆好架势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即使是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多的对手亦面无惧色,这一刻,海报中的洛奇象征着洛奇的精神想象,一个强壮而有力的自己,他要告诉人们“我”并不是一个蹩脚货。因此,对身体美的认可和赞美既体现了美国文化上的自豪感,同时也表现了美国文化中的征服欲。另外,当洛奇面对强敌时,其身体所诠释的又是别样一种美国文化价值观:一方面洛奇敢于接受挑战,表现其过人的勇气;另一方面当身体面对重压打击下,洛奇展现出惊人的意志力,其坚韧和不屈令人赞叹。洛奇与重量级黑人拳王阿波罗的战斗可以说是全剧中最惨烈的一场比赛,洛奇苦苦支撑了13个回合,他面部浮肿,脸上都是血迹,一只眼睛已经肿得快睁不开,被重拳击倒后勉强靠着意志力摇晃着艰难爬起,直到第14局末尾才抓住机会给阿波罗的肋部以凶狠的击打。第15局,也就是最后一个回合,洛奇与阿波罗出场,拳台之外昏暗的背景中洛奇的宣传海报分外醒目,洛奇开场就以勾拳继续打击阿波罗肋部,直打得拳王无还手之力,全场山呼海啸一样响起“洛奇!”,观众为之沸腾了。比赛结束的钟声挽救了阿波罗,而洛奇虽以点数惜败,但其勇气和坚忍不屈的精神感染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身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完美的体现出美国励志体育电影中勇气和不屈服的美国文化价值观。

美国体育电影中,英雄人物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理想,尤其是美国文化中浓郁的英雄主义情结。一方面,对英雄的崇拜来自于美国清教主义中自我是“上帝选民”传统观念的继承。[2]美国人的开拓精神,个体独立精神以及强烈的救世主意识等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此。而这正是英雄人物的所有特征。另一方面,平凡相对固定不变的生活也使人们希望看到平凡人的不平凡经历。影片《洛奇》恰恰讲述的是小人物洛奇的传奇故事。洛奇居住在费城,其出身卑微,靠帮别人讨债和打拳来获得微薄收入,正是他的市井小人物形象,才使他更易为受众接受,也为其成为平民英雄埋下伏笔。恰逢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巡回访问来到费城,其经纪人安排他与费城当地拳手比赛,要求选手没有名气,以此举来体现拳王的平易近人,最终选中了洛奇,这是竞技体育电影常用的桥段,弱小的洛奇对阵强悍的阿波罗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洛奇在强大压力下没有放弃,而是开始刻苦训练,对着冻肉挥拳击打。比赛过程可以用惨烈形容,洛奇处于被动的情况下坚持了13局,被打得面目全非。第14局出现了比赛的转折,洛奇被阿波罗的重拳击倒,靠意志力站起来继续战斗,连阿波罗也不敢相信他还能站起来继续打。正是这局最后几秒,洛奇抓住机会猛击阿波罗肋部,致其内伤,使比赛走势陡然生变。第14局的描写略有夸张,当然这也是小人物积聚足够力量向英雄迈进的必要过程。第15局,洛奇发起了猛攻,阿波罗眼看要被击倒,而比赛结束的钟声解救了他。第15局是全剧的高潮,洛奇虽以点数惜败,但他赢得了观众,成为费城家喻户晓的人物,完成了从小人物到英雄的蜕变,英雄主义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纵观影片,英雄主义令少数夸张情节也显得合情合理,随着洛奇的一战成名,体育竞技电影把美国文化中英雄主义情结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从影片中体现的英雄主义又不是单纯的胜利主义。它更提倡精神上的超越和心灵上的成长,更看重人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追逐理想实现的过程。主人公追求的都是个人荣誉,自我中心,创新精神和个性自由,个人荣誉感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在影片《洛奇》中,人们所看到的是贫穷小子靠艰苦的磨砺与不屈的意志战胜强大对手的英雄史诗般的壮举。这也是美国文化中所经常标榜的小人物创造大奇迹的豪迈的乐观主义精神的最集中体现。但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洛奇》这部电影,会发现在现实社会中只拥有一个健硕的体魄、一腔热血和坚忍的实践还是不够的,大部分为理想而奋斗的人依然平凡,直到离开这个世界时,仍然默默无闻。人的能力所及的范围总是有限的,人的自由和选择总是受到各种限制。尤其是受商业规则的高度制约。在商业高度发达的美国,无论是电影还是体育,都被牢牢地纳入到商业的运行体系当中。洛奇是一个被选中的幸运者。而选择规则恰恰在于其背后的商业因素。影片伊始,洛奇是一个破落的拳手形象,他参加没名气的小比赛,还为胜利而得意。他帮高利贷讨债,教练亦对他不抱希望。然而重量级拳王阿波罗•克里德帮他开启了一扇幸运之门。由于对手因伤退出,拳王突然想寻找一个“灰姑娘”级的选手来参加这次为美国国庆庆典而举行的比赛。洛奇在拳坛默默无闻,而又恰是意大利移民混血身份。他无疑是个最佳选择。拳击比赛并不是以实力来确定对手,而是为了实现宣传效应,获得商业利润。拳王自己也完全将这场比赛视为一场作秀的商业活动。因此,洛奇能够获得这样一个机会,并不在于他平日的严于律己、刻苦训练和时刻准备着的头脑,而更多的是出于偶然性,其背后是商业规则在推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文化中的自由与普通人实现梦想的奇迹恐怕更多只能是一个口号和不难以实现的愿望。同样,就体育电影《洛奇》本身带给人们的神话而言,也是由幕后商业权力机构所一手缔造的。史泰龙在《洛奇5》的剧本中,写入了主人公洛奇在街头中战死的一幕。影片最后以《洛奇1》中,主人公高举双臂屹立在楼梯顶端的造型中渐渐淡出。然而,这个结尾却招致了一片抗议之声。“毫无疑问的说,体育是电影的中心,因为体育是美国的中心。并且,他们之所以被制作,是因为他们被证明是有经济利益的。”[3]因此,《洛奇》作为一种商业潮流,在观众还愿意消费的时候是不能死去的。明星虽然有很大程度上的自由,但必须是以不牺牲商业利润为准则。而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便只能牺牲自由了。

综上所述,美国体育励志类电影中的文化所体现的正是美国主流文化价值观,亦是美国文化的再现。它通过塑造极富张扬的个性人物,传达一种力量、征服感、自豪感以及英雄主义情怀,激励人们为理想而拼搏,实现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同时,体育电影中亦透射出美国社会浓郁的商业文化气息,经济利益和规则成为制约独立精神的一大障碍。(本文作者:白永恒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