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针对中高职衔接“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过程存在的抽象、难学、难教等问题,以及中职和普高两类生源相结合中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该课程的教学应采用融“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为载体来实现一体化教学。重点阐述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项目化改革的措施,并且对教学实施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模拟电子技术;一体化;改革

近年来,伴随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和素质也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科学和谐发展的最大推动力是改革创新。所以,教育部提出了实现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北海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的职业院校,具备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我院的电子类专业充分结合当前职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一体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今,为适应我院“五年一贯制”及中职校的不断结合和发展,对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理论及实践成果提出了新要求,现根据我院电子类专业发展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本文拟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基于中高职课程衔接、融“教、学、做”为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1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

1)高职与中职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缺乏统一标准,不能实现有效地递进和衔接。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打消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2)高职和中职职业资格考证没有衔接。表现在:在中职已考过的职业资格证书,到高职仍旧要求考取相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没有体现中高职教育技能训练的递进性。3)教学存在着脱节和不对称。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础的文化课程的脱节,另一方面是专业课程的脱节。高职的生源主要包括普高生和中职生,中职生重技能,弱理论,而普高生重理论,弱技能。两者都顾此失彼,但目前大部分的中高职院校都是针对普高生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了中职生在进入高职阶段时重复学习专业技能,使教学出现了严重的不对称,给学生今后的学习带来了困难和阻碍。针对以上课程衔接特别是专业课程衔接的问题,需要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从职业岗位分析人手,以中职教育为基础,合理设置和开发课程。对于必须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提升深度和广度,既要兼顾直升生,也要兼顾普高生,总结规律性内容。

2传统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的问题

1)从学生方面来看,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差,缺乏自信,被动地接受教师输出的信息,缺乏反馈和学生的参与,学习情绪化,对难学枯燥的内容学习效率低;但对实践及动手环节的学习感兴趣。随着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员工的要求越来越高,除员工具备扎实的专业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精神。2)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主要以灌输学科知识为主,较多地偏重教材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和学习模式对学生发展的价值。3)从课程学科内容来看,《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类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学生要掌握模拟电路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要重点掌握诸多基本概念、大量基本电路、多种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定理定律在模拟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学会全面以及辩证地分析模拟电子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性很强、很抽象。要学好、学透它,必须具有较高的数学水平,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基础知识相对应,对我们目前的中高职学生来讲就更难了。可见,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已经不再适应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学生甚至会表现厌学情绪。

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改革方法

3.1课程结构改革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结构是学科性课程结构,是按照知识逻辑进行设计的,这与现行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完全不符,尤其当前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背景下,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结构改革,改革的目标打破传统结构,建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结构。

3.2课程内容改革

课程内容的设计强调知识、技能、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加强应用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该课程采用任务引领型的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做”为一体化教学,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按照情境学习理论的观点,实施一体化教学以贯穿“教学做”的行为。课程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4融“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

学者加芬科尔曾说过:“每一种职业归根结底都只能在实践中才能学会,这与职业的种类无关,数学家如此,卡车司机也是如此”由此可见,职业能力只能在工作情境中通过实践获得,要获得职业能力,必须由一项一项完整的工作作为载体。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就是以职业能力导向原则、突出能力目标、以任务驱动,项目为导向、学生行动为主体,融知识理论实践“教、学、做”一体化的虚拟工作情境的课程教学模式。授课将通过实训、仿真、讨论、讲解等多种途径进行教学,教学在虚拟的工作环境或者情境中进行,具体实施如下:前期确定教学实施计划、执行教师和教学场所,完善教具和教学课件。制定“项目”任务书,做好教学、实训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每个教学将由“项目导入”、“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和“成果展示与评价”四个环节组成:项目导入——教师下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要求,引导学生准备知识;制定计划——学生一般以小组方式工作,寻找与任务相关的信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设计、制作、模拟、测量等),作好有关文字记录;成果展示与评价——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和讲解解决相关理论性问题;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以介绍方式展示工作过程及成果,老师对学生该项目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一体化”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以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学生根据教师下的任务,利用实验实训室的仪器设备及相关软件进行安装、调试、设计等。每个项目,承载多个小任务,都按照“体化”的要求,把理实教学两方面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并将学生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全面以及辩证地分析模拟电子电路中的各种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将每个项目的教学形式分为: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做、项目考核四个部分,前三部分有时候会相互交叉进行。1)老师教老师利用多种形式结合项目进行任务布置、主题讲解、电路仿真分析与设计、相关知识提示等。2)学生学主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独立实验、小组实践的教学组织形式,老师演示,学生结合理论知识演练。3)学生做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完成比课内实践内容稍复杂的制作、测试与分析。实施过程的关键是实验实训室的开放化管理,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都可以进入到实验实训室或者系创新工作室进行操作。并提供可以查询资料的计算机。4)项目考核。采取过程性考核,加强过程考核要求的具体表现,在“项目式”课程的内容设置上,每个项目都安排了针对该项目的详细考核内容。考核主要包含内容有:电路分析、组装焊接、通电调试、故障分析检修、安全分明、成果展示、实训报告及口头表达能力。项目考核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参考文献

[1]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8,5(3):335-336.

[2]李亚平,闫青.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以高职电子类专业核心课程《模拟电子技术》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4(10):153-154.

[3]钱金法,王雅萍.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报,2008,7(5):29-31.

[4]朱修传.探讨当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01):68-70.

[5]邢江勇.对口招生模式下的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以“3+3”衔接模式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35):25-28.

作者:林幼文 单位:北海职业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