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已成为电子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对工作人员所掌握的技能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为了满足市场对电子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改革与创新,按照“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目标”的指导思想,依据学校所拥有资源,突出专业特色,提升专业竞争力以制定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是电子专业立足的根本。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
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根据学生受教育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校所拥有的硬件资源为依托,制定的适合本学校本专业的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考核方式,以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定,而是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电子技术专业旧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授课方法上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模式,最后考核方式以试卷加上平时出勤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的最终成绩。学生在学完所有课程以后并不能理解课程与课程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更谈不上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电子产品了。目前,社会上所需要的为实践应用型人才,以此为培养目标,需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与创新。结合学院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就业导向”的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要求,密切关注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对行业技术的发展进行跟进,把职业教育的特色凸显突出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实践教学中,采用实践教学法,为提升学生技能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综合项目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突出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吉林省经济管理学院积极在校企合作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提高办学质量。吉林省电子信息技师学院分别与一汽大众、一汽轿车、希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大陆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灯泡电线厂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确定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企业培训和工作实践的机会,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专业技能,加深了专业认识,同时也为学生赢得了就业机会。学生通过去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培训和毕业实习,提升了专业技能,顺利实现了学院学习和社会就业之间的岗位对接。
2课程设置
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进行调研,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确定了企业所需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所要从事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检验、安装、调试、维护等就业岗位。学生可从事的具体工作为生产电子产品时的工艺过程检验、成品检验及品质统计分析;对电子产品进行装配、对设备进行操作与维护;对电子产品进行开发等技术;对产品的现场生产过程与品质进行管理;对电子类产品进行营销与售后服务;对电路工程进行施工等工作以及对贴片机进行操作或编写程序等工作。学生所要从事就业岗位时需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主要有专业基本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培养实践技能型人才为核心,校企合作为依托,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为依据,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标准,构建基于工作任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
3考核方式
本专业课程最终考核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实践技能考核,此考核方式主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为过程性考核方式,二是理论知识考核,此考核方式是以最终考试试卷的形式出现,为理论考核方式。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两种方式有机结合,根据不同课程,适当调整分值所占比例。职业基础课总成绩中理论考试占60%,平时成绩占40%;职业技能课中实践技能考核占50%,理论考试占20%,平时成绩占30%;实践教学考核以实习实训报告、课程设计、小组互评打分等形式,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协调能力等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考查可采用随堂考核的形式,成绩按优,良,中等,及格评定。
4小结
对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对电子行业发展需求,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实践技能,需要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清晰定位,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创新课程体系、完善职业人才评价方式,凸显本专业培养特色及优势,全面提升培养出人才的质量,是学校不断追寻的目标。鉴于此,建议学院多提供教师进行继续专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使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不断增进更新知识,储备能量,更好的服务于学校对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云松,张钢,张国锋,李晓洁.应用电子技术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郑州,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7(08).
[2]王海燕.基于能力导向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17(22):181.
[3]王亚君,马永红,孟丽囡.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1):45-47.
作者:王丽丽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