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素质教育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素质教育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素质教育在电子技术课程的应用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要加强在校生各种素质的教育,把学生培养为具有较高综合能力,可以在专业岗位上工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电子技术课程;实际应用

一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及电子行业用工需求

(一)我国职业学校学生现状

就目前而言,走进职业学校的学生,多已被高中校所淘汰。我们必须承认,职校学生素质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①基础知识薄弱;②学习能力有限;③心理问题严重④行为习惯偏差。

(二)电子行业用工需求

在我国,电子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发展迅速、前途无量的行业。就电子技术而言,每天都在推陈出新。并且,电子产品已涉及诸多领域,融入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个行业必然需要一支庞大的技术队伍,来保证电子产品的研发、实验、生产、销售、安装、维修及环保拆卸等诸多领域。所以,电子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应普遍具有:①广泛的专业知识;②过硬的专业技术;③大胆的创新能力;④良好的心理素质;⑤团结协作精神;⑥遵规守纪的态度。

二素质教育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所以,职校教师要在现阶段课程中体现终身学习理念,使学生融入学习型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困难就是:职校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自主学习的愿望。培养职校生的自学能力主要运用在:

(一)“看书—概念”法

要让学生习惯看书。例如:涉及二极管、零点漂移等比较简单的概念时,都可以让学生先在书中寻找答案。可以养成学生自己查阅书籍,解决问题的习惯[1]。

(二)“讨论—解决”法

要让学生习惯思考。教师可以设计问题,提出多种选择,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讨论,最终统一答案。例如:“多级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是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还是总和?”选择乘积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放大原理。对于选择错误的学生,在运用学生语言的学生讨论中,更易于掌握知识。逐渐养成了发现问题,请教他人解决问题的谦虚好学精神。

(三)“总结—考核”法

要让学生习惯总结。在每节课末,以考核的方法,使学生总结本节课脉络及重点。例如:让学生自己总结直流反馈与交流反馈在电路图中的区别,或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各种振荡器的主要区别,逐渐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能力及综合知识能力。

(四)“拓展—加分”法

要让学生习惯发现。例如:要求学生将课下所听所见的新型电子技术或电子产品,带到课上,讲给其他学生。

三《电子技术》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16-18岁是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电子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氛围,让学生“发现新”、“探究新”、“创造新”。

(一)发现新

《电子技术》课程目前只是对前人所研究发现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再现,并没有让学生创造新产品新技术的目标。而创新能力又是电子专业技术人才所必需的素质之一。所以,教师要创造一定的条件,让学生发现课本中的新知识,然后充分发掘他们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静态工作点时,可以从实际操作入手,让学生自己连接基本放大电路,观察信号输出。然后与已经调节静态工作点的放大电路的输出波形进行对比。标准输出波形为放大正弦波,而一部分学生的输出波形是失真的。找到区别后,新问题就此产生。自己的输出波形为什么少了一部分呢?

(二)探究新

学生在发现新问题后,通过联想、判断、推理和验证,最终归纳出此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此过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2]。例如:发现输出波形的区别后,教师应启发学生,对实验电路中的各部分进行比对。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标准电路,重新对自己的实验电路进行改良,直到得出正确放大波形为止。此时,一个新的推理产生了:Rc,Rb的阻值直接影响放大电路的输入电流和输出电流,从而直接影响输出波形的完整性。只有一定数值的Ic,Ib才能使放大波形完整。如果Ic,Ib过小,输出波形的负半周将被削去;如果Ic,Ib过大,输出波形的正半周将被削去。在多次实验后,学生可以肯定自己的推理,从而归纳出Ic,Ib合理值的重要性,自我探究出静态工作点及非线性失真的理论。这个过程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三)创造新

学生在“探究新”后,必然归纳出一个新理论或新方法。这就是学生创造出来的“新”。它体现了一种创新能力。具备这种能力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电容与电阻,继续比对波形,来引导学生“创造出”旁路电容,分压式偏置电路,甚至是反馈电路。这样,学生的学习将是快乐的。学生也会更加热情地创造新的世界。

四加强专业技术训练

电子领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随着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创新大国的转变,电子企业所需技术工人应具备:①较强的理论基础;②过硬的技术操作;③适应新工艺新技术、维持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技术是企业用工的重要标准之一。在《电子技术》课程中,教师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的优点在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又能用实践证明理论。例如:电子技术课程中,有一个直流稳压电源模块。直流稳压电源是最贴近学生生活的简单电子产品。几乎每一个学生都用过万能充电器。而且这个东西很便宜。我们收集了许多坏的万能充电器,然后取出电路板。有的放矢地讲解变压、整流、滤波、稳压四个部分的原理,进而让学生分清元器件的具体摆放、电路布线。还可以让学生用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的好坏,重新更换元件或重新焊接。最终实际维修万能充电器[3]。

(二)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中国正在从应试教育模式中走出。已经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验教学新模式。《电子技术》实验课时已显著增加,学生动手的时间也已显著增加。

(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电子技术课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1)入学动机与学习现状的矛盾问题。此类矛盾一般表现为:①学生了解电子行业,希望尽快掌握一门技术,但入学后发现学校教育并非单纯的技能培养,无法很快地学到自己想学的本领。从而引起厌烦情绪,认为学校教的东西没有用。②学生并不了解电子行业,由父母代为选择专业。但入学后发现自己无法适应电子专业课程的学习,从而心生倦怠,与正常教学进度越差越远[4]。③学生本无任何上学愿望,只是被父母送来托管,入学后根本无法忍受学校管理制度,更无心向学。针对以上问题,首先要加强专业介绍。更多地引入先进的电子产品及科学技术,用来吸引学生眼球,使学生意识到电子领域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让学生自愿走进电子技术的课堂。然后,加强成果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保留实验成果,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加强正确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明白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更须持之以恒,克服困难,方可成功。(2)学习意愿与学习能力的矛盾问题。此类矛盾主要表现在那些有强烈学习愿望的学生身上,但是这些学生的成绩却总是上不去。这样的矛盾最容易导致学生心理失控,做出自暴自弃或危害他人的行为。所以,教师应重点关注这类学生。(3)人际交往意愿与合作协调能力的矛盾问题。此类矛盾是众多课堂冲突的根源。所以,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合作。使其了解:进入信息社会后,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都是不可能的。其次要教会学生如何化解分歧,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容忍谦让,强调不可用拳头解决问题。(4)规范学生的课堂礼仪。礼仪是待人处事的基本手段,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是人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条件。在课前,师生要相互问好。在上课时,应举手回答问题;尊重教师;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下课时,让老师先走等等。总之,要对学生进行礼仪的养成性教育。

五结论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积极推行的教育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宏伟工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王蕊.高校电子技术课程全方位建设与改革[J].科技资讯,2014,12(32):167.

[2]杨彦从,魏幼平,王振翀.素质教育下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76-78.

[3]朱斌,谭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05):1275-1276.

[4]胡灿.新课改视域下高校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思考[J].学周刊,2015(15):35.

作者:时素玲 单位:菏泽技师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