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校企合作下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下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校企合作下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学生选择电子专业,在校企合作视域下,如何培育新型电子专业人才,以此适应当前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为当下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旨在为促进高校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及借鉴。

关键词:校企合作;电子专业;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即高校根据企业的具体需求而采取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并以市场为导向,着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与当前高校强调应用型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适应[1-2]。为企业培养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才,对高校、企业及学生三方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校企合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人才培养的效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亟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进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

作为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不仅在提升高校教育的有效性、更好地培养技术型及创新型人才、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等方面,而且对于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及竞争力、促进学生就业及更快融入就业环境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及作用[3]。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高校能更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所需的电子专业人才,借助市场导向,还可解决部分高校硬件设施设备落后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吸引企业投资对其进行更新与改进。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前期投入的资金可缓解高校资金不足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4,5]。该培养模式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快适应工作环境,因此,校企合作对高校、企业及学生三方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校企合作层次及力度不够

由于高校与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办学认识还不够深刻,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对合作办学又缺乏一定的政策支持力度,进而导致校企合作仅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上,一些高校为了发展积极主动与企业展开合作洽谈,但主动与高校提出合作的企业却相对较少,大多数企业仅停留在捐赠相关教学设备与仪器、提供学生实习地点的层面上,很少有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及制定中。此外,在与高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企业中,也只接收少量的学生进行实习,企业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生产及研发,同时企业对有校企合作经历的学生的需求也较少。在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中,企业中的技术人员只是定期到高校开展报告会或讲座,而高校也只把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习的浅层次合作。

2.2企业参与热情不高

对高校而言,需积极主动弥补内部教育功能上的短板,不断丰富教育资源,积极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为人才培养建立有效的实践平台。然而,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热情度并不高,主要是因为企业更注重实际的短期经济效益,而校企合作的前期,企业需投入较多的资金用于建设实训平台及基地,配备并更新教学设备,周期较长,汇报上也不太确定,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此外,部分企业还未认识到人才对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企业不太愿意参与合作的另一个原因。政府部门也未出台相对有效的政策与措施,以引导及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从而限制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及实施。

2.3受传统观念影响

不少家长传统观念较深,认为“铁饭碗”才是今后发展的唯一出路,因此,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从事管理类工作而非生产一线的工作。受此影响,学生在自身就业定位上存在误区,不太愿意从事企业的一线生产工作,到企业实习也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已,因此一些学生在企业的实习结束之后不愿同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2.4校企合作思路缺乏创新

要想使电子专业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取得更好的效果,需在创新合作的思路上下足功夫,努力使校企合作发挥系统化及多元化的功能及作用。然而,从部分高校开展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仅将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并未将企业的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及借用,在引导企业技术人员培养电子专业学生的电路板信号检测、组装与调试、电路板检修、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缺乏针对性及特色,对学生的专业素质无法有效进行提升,这必然会制约校企合作的深入合作与开展,也不利于高校培养符合电子企业要求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3.1提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认识水平,把握好机遇

校企合作的实践证明对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而高校工作人员需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作用,需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措施,让电子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及企业需求。高校也要避免闭门造车,主动进行招生宣传,规范电子专业学生就业,在实际工作中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合理运用该模式并促进其落实。高校需根据电子企业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并对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切合电子企业工作环境,如建立电子生产与组装实验室、电子产品调试与诊断实验室、电子产品研发与设计工作室等。此外,高校也要积极主动与电子企业沟通,吸引企业的资金投入,并引入先进的实验设备,为专业教学及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保障。

3.2对校企合作管理机制进行创新,拓展发展空间

校企合作模式在高校普遍得到广泛应用,众多高校都积极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促进教学和就业的有机结合。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企业对电子专业人才的需求,但当前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发展速度远超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因此需对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拓展,以促进校企合作更好的衔接。要想更好推进该模式的发展,高校需主动与电子企业寻求合作,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及课程设置,并在学生就业与实习上加强配合,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可安排一些学生到企业中学习、实习及后续就业等,进一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3.3实行校企合作协同“导师制”,促进人才培养与需求相匹配

电子专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强调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统一,按照“理论———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依据电子企业的岗位需求,不断优化现有的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单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多元化、产教融合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伴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合作与发展,高校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了解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产品研发技术及成果,将电子企业的最新前沿技术纳入到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得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与电子产品的生产及实践保持一致,不断提高电子专业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水平。

3.4构建良好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监督反馈机制

监督反馈机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制定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和针对性的质量管理体系作参考依据,它充分反映了校企合作的目标及执行情况,双方参与合作过程中的执行力,包括前期合作过程中的资金运作、试验及实训设备的购置与监管,中期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电子专业课程设置等的执行方式,后期参与合作的高校、企业及学生三方的反馈等。对于任何一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开展与实施,离不开良好的监督反馈机制,否则就无法检验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效益、价值,监督反馈机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明它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必要性。在监督反馈制度建设过程中,针对合作不同时期,设立督察制度、问责制度、追究制度、复命制度以及绩效体系建设。

3.5构建创新型校企共建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从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来看,电子研发及管理岗位对电子专业人员的创新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的要求愈发严格。为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与良好统一,电子专业应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利用好校企合作的契机,并充分发挥好校企双方的优势,取长补短,促使企业全面参与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养高的高素质电子专业人才为导向,推动企业全面参与电子专业课程建设,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措施来构建电子综合实训平台、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及探索创新教育模式等举措,打造基于校企共建的特色的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4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促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良好发展,提升企业的参与热情,就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坚持对电子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和机制进行创新,培养出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缪文南,陈雪娇,冯金垣.校企合作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微型电脑应用,2019,35(10):18-19+35.

[2]王姣姣,朱雅乔,吴亚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20(20):81-82.

[3]王珮,齐明,何爱玲,郑乐媛.校企合作机制下财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商业会计,2020(20):118-120.

[4]张井柱.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策略分析[J].科技视界,2020(30):118-120.

[5]陈映雄.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创新人才———以广东省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05):86-90.

作者:董胡 单位:长沙师范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