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子稳定系统控制车辆仿真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稳定系统控制车辆仿真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子稳定系统控制车辆仿真研究

摘要:电子稳定系统ESP(ElectronicStabilityProgram)是一种新型主动安全系统。文章利用MATLAB软件为汽车建立四自由度模型,根据理想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与实际值的比较,得到偏差值,并作为输入数据,对车辆稳定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在ESP控制下,能有效防止车辆单次翻滚。

关键词:电子稳定系统;四自由度模型;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

在车辆中增加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可提升行车的安全稳定性。ESP系统能防止汽车操纵失控,主要是根据路面状态以及汽车运动的状态来进行判断,从而控制车辆的行驶安全。ESP系统目的是保持车辆稳定,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有效确保车辆的安全。为验证ESP技术作为车辆的某个特征变化效率,在需要测试的车辆上,安装ESP系统。一般是在汽车负载条件不同的情况下,使安装了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的智能汽车模型在稳定的范围内变化,并能够根据控制器增益及汽车模型的变化而变化。本文主要讨论宽度裂分的中心和重力高度两个方面,同时比较安装了ESP和没有安装ESP的车辆在安全行驶方面的效果。

1汽车仿真

在MATLAB仿真下[1-3],主要利用平摇动力和滚动动力进行4自由度模型进行仿真。纵摇动力能够忽略不计的原因是纵向加速度比较小。

1.1汽车ESP系统的结构

为得到ESP控制系统,需要具备牵引力控制、电子制动力分配、电子制动防抱死制动系统以及有效控制车身稳定的系统和设备。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是具有ESP系统的汽车必须具备的组成部分。电机、回程泵、储能器、进出口阀、隔离阀和后启动阀是液压调节器总成的主要组成部分。ESP系统结构图[4]如图1所示。ECU的执行者为液压调节器,控制车身稳定的策略由ECU下达,各方面的性能也是由ECU调节的,在达到最迅速的制动情况下,保证安全。液压控制单元的4个通道彼此独立,一个通道发生故障,并不会影响制动效果。ECU需要动作时,液压调节器总成在调节液压力的推动下来控制每个车轮的车速,协调完成车身稳定。

1.2汽车ESP系统的工作原理

ABS、ESD和TCS等所具有的功能,汽车车身稳定控制系统都有,为提升车身的稳定性能,还添加了各种传感器,能够自动维持稳定和平衡,因此在ESP系统控制下的,汽车行驶安全得到提高,而相应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变小[5]。在ESP系统控制下,车辆的实时状态能够被准确地监测,ECU通过接收横向偏摆率传感器、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和前后轮速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并分析这些信号,比较与预先存储的参考信号之间的差别,通过对不同环境下车身的偏离情况进行判断,将调整好的策略传递给液压调节器。要实现对车轮的控制,还需要液压调节器调节液压力,为保证车身不侧翻而使车辆立即停止。在比较紧急的情况下,为降低人为失误,装置了ESP系统的汽车能够自动反应。ESP系统具有实时监控和具有主动干预的功能,通过判断当前汽车的实时状态,一旦汽车出现危险,系统会及时做出制动策略,使得汽车安全停止。ESP系统主要通过控制汽车的制动力和驱动力,调节车身的平衡,维持稳定。具有事先提醒的功能:面对行车过程中的突发危险,若不是特别紧急,ESP系统能够事先发出警报,提醒车主。车主在收到警报信息后,立刻减速,调整汽车的稳定性,预防事故的发生。

1.3在ADAMS/Car中建立汽车整车模型

利用ADAMS/Car模块[6-7]建立国产型商用车的整车模型,其中每一个子系统模型都需要建立。车架和车轮之间所出现的传力连接装置就是悬挂系统,主要是通过传递两者之间的力,使得因路面不平给车身带来的冲击力得到缓解。想要保持或改变汽车行驶方向的装置,就需要转向系统根据驾驶员的想法来控制汽车如何行驶。制动系统是能够对汽车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装置,通过路面对车轮施加一定的力,可以使行驶的车辆有效地进行减速或停车,也可以使静止的车辆平衡地停在不同路面状况下。通过发动机对外输出动力,它作为汽车的能量转换机构。

1.4汽车ESP控制系统分析

根据汽车数学模型能够得到理想值,而汽车中的传感器能收集到实际行驶值,通过比较,ESP系统能够判断出汽车的行驶状态,一旦出现不稳定的状况,能及时控制汽车行驶轨迹。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的实际值与理想值之间,会因为侧向力的实际值与理想值出现偏差而存在偏差,如果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汽车行驶可近似看作为稳定的;一旦超过允许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以控制汽车的行驶。汽车是否处于理想轨迹,ESP系统是通过横摆角速度参数来进行判断的,而汽车行驶状态是否处于稳定,ESP系统是通过质心侧偏角参数来进行判断的。汽车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转向不足或转向过度的情况。如果汽车转向不足,通过ESP系统来下达控制命令,在弯道内侧,对后轮施加瞬时制动力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汽车车轮的侧向力,并使得纵向制动力增大,根据横摆力矩方向的一致性使汽车从转向不足到转向中性进行变化,从而使汽车稳定行驶。如果汽车过度转向,通过ESP系统来下达控制命令,在弯道外侧,对车轮施加瞬时制动力的目的是使行驶速度及车轮的侧向力降低,通过反向的横摆力矩来使汽车稳定行驶。

1.5ESP仿真模块的建立

作为4自由度的系统,通过4个独立变量来确定系统状态。其中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是汽车车辆稳定性的最重要的参数,故作为变量。汽车的理想横摆角速度和理想质心侧偏角,是根据汽车4自由度数学模型的运动方程来进行计算。在ADAMS/Car模块中,建立车辆的整车模型,车辆整车模型如图2所示。根据整车模型得到实际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控制系统的输入是通过对实际值和理想值作比较而得到的偏差值。如果以前轮转角作为输入,则可认为汽车的车厢只作平行于地面的平面运动,认为侧向力与其相应的侧偏角成线性关系,对汽车的运动方程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建立车辆的数学模型。ESP仿真模块的建立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步骤:1)将建立的国产商用车子系统模型和整车模型导入到ADAMS环境中,并加载ADAMS/Controls模块。2)确定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3)导出整车模型。ADAMS/Controls保存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在carmodel.m文件中,生成在carmodel.cmd命令文件和carmodel.adm数据文件。4)将文件导入到MATLAB指定的工作目录下,在MATLAB软件中调取ADAMS/Car子系统模型文件。在命令窗口下输入carmodel文件名,MATLAB会自动读取ADAMS所设置的输入与输出变量。在MATLAB软件系统中会显示ADAMS软件所定义的所有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5)建立控制系统模型。仿真控制系统模型如图3所示。设置好仿真参数之后,在MATLAB中调用仿真控制系统模型,并联合adams_sys控制模块对该型商用车整体模型进行仿真。

2结论

ESP系统在汽车行驶稳定性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带有ESP系统的汽车,特别是在人为失误情况下,出现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时,更能有效体现它的价值,能降低汽车甩尾或侧滑的概率,从而使汽车的行驶安全及行驶的稳定得到充分的保证。通过虚拟仿真,没有ESP系统控制的汽车,一旦出现汽车行驶不稳定情况时,难以及时得到改善;而含有ESP系统控制的汽车能够近似认为在理想轨迹下行驶,保证汽车行驶稳定的同时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成.汽车ESP控制系统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7:50-60.

[2]邱磊.汽车ESP控制系统建模及仿真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3:19-46.

[3]王海平.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分析[J].电子世界,2018(23):108.

[4]陈祯福.汽车底盘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汽车工程,2006(2):105-113.

[5]许洪国.汽车运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123-145.

[6]仇建华.基于ADAMS和MATLAB的汽车ESP仿真[D].西安:长安大学,2010.

[7]李志高,薛亮,钟绍华.基于ADAMS与Simulink的汽车ABS控制联合仿真[J].上海汽车,2010,11(11):14.

作者:熊艳飞 梁烔墙 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