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子技术教学论文10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技术教学论文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子技术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电子技术隐形分层次教学

一、 隐形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目前我国教育界分层次教学多采用的显性分层次教学即分班授课,其教学组织有一套成熟的模式,教学效果也比较明显。但一般只适用于相同教学目标和相同课时的公共基础课,并且要求全校统一调配,分班教学,实施难度很大,也缺乏不同专业的针对性。电子技术课是专业基础课,不同专业对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均有不同要求,因此无法展开分班授课的显性分层次教学。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高职院校电子技术课隐形分层次教学即不分班授课。电子技术隐性分层次教学就是在不分班教学的前提条件下,依照课程目标的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同一班级的学生分为A、B两个层次,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考核,使A、B两个层次学生都对电子技术课的学习产生兴趣,学有所得,最终达到同一层次。

1.1 了解生源现状,分类建档在确定教学班级后,对全班学生进行前期调查,包括学生的智力、技能、心理、在校表现、家庭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建档。具体做法如下:

1.1.1查阅学生档案;

1.1.2进行摸底笔试;

1.1.3召开学生座谈会。在一定的基础上学生被分成A、B层次的学习小组,确定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需求,使学生在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中,都有自己喜爱的知识点,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在掌握学生的层次后,按照A、B搭配的原则编排座位,组织A层次学生帮助B层次学生,使两个层次的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共同进步。

1.2 针对实际情况,分类要求在基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学生的层次后,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

1.2.1纵向教学目标。从保证完成课程目标要求的实现,规划近期目标和与此相应的教学活动,合理地确定各层次的教学要求,把教材的教学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分目标。在开学初,向学生公布电子技术学习的总目标,并告诉学生如何去完成这些学习任务。必须复习和学习的哪些知识等。在学习章节前,公布本章的小目标,本章的重点、难点所在及如何突破等。提前公布目标,便于学生自学和自我评估。

1.2.2横向教学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目标本身的层次性。对B层次学生制定基本目标,对A层次学生制定较高的目标。在这些目标中,要注意哪里是必须达到的,哪些是希望达到的,哪些是提高目标,力求准确地把握两类学生的认知区域,有效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

1.3 面向全体,实行分层次教学由于学生水平相差悬殊,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性,具体措施分为下面四部分进行。

1.3.1备课备课从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都坚持与A、B两类学生的实际相适应的原则。针对不同群体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在课堂容量上有不同的要求;在提问、讲解、练习上有区别,既要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补差”。

1.3.2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授课形式,根据A层次学生尝试新知识,与B层次学生配置补偿的具体情况,保证在同一讲内,既有面向全体的“合”环节,又有兼顾A、B层的“分”环节。讲授时,注意在同步教学中渗透异步教学,努力做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结合。一般可按照:分类自学、集体讲授;分层质疑,分类指导,分类练习,最后集体归纳。有效的解决好A、B层间的动静支配矛盾,调控教学节奏和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果。

1.3.3作业作业布置一般分为二级,形成梯度。第一级是基本题组,是根据课程目标、教材的基本要求设计的,B层次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第二级是综合性提高题,是根据A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材内容要求设计的,A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完成。

1.3.4辅导辅导实行分类型、多形式辅导。侧重点在于完成现阶段学习任务,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辅导以不增加课时,不搞全班性补课为原则,分类、多层辅导。对B层学生,采取集中辅导,辅导内容从低级点开始,以旧知识超前铺垫,新知识超前预授。对A层次学生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主要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促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提高自学能力,并通过成立电子技术兴趣小组,组织电子技术竞赛等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辅导内容主要是拓宽加深,以可接受为原则,不受课程目标约束。对B层次学生,主要是参与、动手,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能力;而对A层次学生,培养其思维、想象、创造能力。

1.4 分类考核,分级评估过关考核根据电子技术教学课程目标的要求和A、B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命题,实行分类考核。分类考核在期中测验中,实施1对1的单人单考,教师根据A、B层次学生的具体现状,不统一命题,而是针对学生个体,提出问题,由学生口答或笔答。对B层次学生,其问题多为必备的电子技术概念、定义、公式为主,附带一些基本的应用计算问题,考查B层次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A层次学生,以综合应用为主,附带一定的有深度和难度的技巧性问题,考查A层学生对电子技术综合性知识的认知能力。在期末考试的试卷命题中,包括基本题、提高题和深化题三类。基本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的,提高题是供B层次学生选做的,A层次学生必须做的,深化题是只要求A层次学生选做。三类题的比例为基本题85%,提高题15%,深化题5%。分类考核后,根据电子技术考查的不同结果,采用不同的矫正措施,确保A、B层次的学生都能达标。评估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B层次学生,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树立信心,看到希望。在此基础上采用激励评价,既要指出不足,又要指明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A层次学生,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自信,努力拼搏。对进步明显,成绩达到要求的B层次学生,提高层次,进入A层次;对成绩下降,经过辅导帮助在给定的时间内仍无法达到A层次要求的A层次学生,降低层次,进入B层次。通过考核,评估帮助学生及时调整适应自身发展的教学起点,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二、结束语

在隐形分层次教学的实践中,笔者有以下收获与体会:

2.1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激发了各层次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分层次教学,突出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针对性很强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测试考核,学生从“满堂灌”“题海”中解放出来,学生的学习负担被减轻了,学生学习电子技术课的信心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被激发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2.2转化了差生,培养了优生,优差生共同进步,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隐性分层次教学,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最大限度地考虑学生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特殊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共同提高。重视学生主体的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平等的竞争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都积极的处于学习状态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王宁 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电子技术实践教学

一、高职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薄弱

随着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很多高职院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往往需要补充大量的新教师。由于大多数新教师通常是从高校毕业不久的学生,他们没有接触过社会、企业,缺乏专业的实践能力的锻炼。许多新教师的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2]。由于很多高职院校的经费有限,实践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因此很多实验实训内容无法完成,无法建立各种专业实验室。有的即使建立了专业实验室,由于仪器设备少且陈旧落后,导致学生无法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1.2实践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课,存在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实验内容为验证性实验的较多,几乎很少做设计、组装、调试实际的电子产品等设计性的实验。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学生往往不能胜任企业实际的工作,技能培养没有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方面着手。而且教学实验的内容也不是根据实际应用适时变化的,因此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往往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1.3实践教学的课程开发体系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

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课程的开发仍然主要集中在课程标准的编写方面。在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虽然也有一些行业、企业的参与,但课程的决策权是由学校决定。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弱化了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就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专业操作技能方面表现较差,难以快速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虽然协议就业率很高,但实际上除极少数的学生在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外,绝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从事技术含量较低或者是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这样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1.4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效果欠佳

众所周知,教学质量的监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但能够监控教学质量的高低,而且对各个教学管理环节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有些高职院校的实践考核主要依据实习报告和平时成绩考核来评定成绩。这样并不能真实地考核出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而只是反映了学生的实践过程。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对实践考核重视程度不够,实践教学没有实现和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实践教学考核只是由授课教师来决定考核方案,容易出现教师在哪方面擅长就考核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践考核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解决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为了构建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符合,能够适应专业、行业不断发展,同时具有一定特色的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就必须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加强建设。

2.1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活动的有利保证。高职院校的教师应通过持续的学习、实践活动来不断地更新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理论及实践教学水平[4]。加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式进行:(1)可以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训的学习获取工程师等职称,或轮流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增强专职教师的实践能力。(2)从企业选择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或工程师到学校为学生进行培训,聘请他们担任实验、实训指导教师,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3)教师通过参加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工程实践的能力。(4)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的研究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2完善高职院校电子专业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完善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必不可少。目前政府对高职院校教育经费的投入相对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来说较少,而政府的经费投入、各高职院校收取学生学费的一部分用来购置实践教学设施仍然无法满足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要求。因此,学校一方面要继续争取政府投入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从而共享社会的生产设备及教学资源。此外还要开展创收活动,如对于电子技术专业来说,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对外的社会服务工作,成立电子公司维修电气设备。然后逐渐完善实践教学平台,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3不断探索新的实践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构建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应探索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及创新的能力。通过建立教与学、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一体的教学基地,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行动导向”、“引导启发”等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把教学过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4建立稳定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是长期的过程,而企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有着学校无法代替的作用。学校的良好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是互利互惠的。我校电子技术专业目前实行“2+1”教学模式,即在学校学习2年,去企业顶岗实习1年。目前已与20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企业每年接收大批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同时聘请了企业的技术人员定期来我校给学生进行企业相关技术的培训,效果良好。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能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既为企业选聘合适的员工提供了保障,为招聘员工节省了投资,也为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2.5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效果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具体做法就是在每学期初教研室制定整个专业的工作活动计划,专业教师制定各门课程的实践授课计划。然后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价,定期组织教师、学生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及学习的心得体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并把建议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以便及时改进。此外还采用了校、系两级监控和督导体系以及过程化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这样做能够及时掌握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三、结束语

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达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构建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采取上述的对策与建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将会有较大的提高,同时对于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十分有益。我们要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努力为社会更多地培养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崔红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教学法

电子技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广泛应用于机械、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中,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电子技术不同于数学等课程,既具有较强的理论,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程涉及的内容多,分析方法有多种。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兴趣法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就是将传统的单方向的知识传递过程,变为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教学主角,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进行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社会能力。

第一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种子兴趣学习能激发学生主动想学习要学习的兴趣,能够让学生们乐于去学习,主动去思考,会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高职学生的基础普遍较差,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过于僵化,学生大多难以适应,在他们理论基础有所欠缺的前提下,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更具有好奇心和探索的意识,作为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大特点进行教学布置。电子技术课实践性强,几乎每堂课都会涉及到实验,这样可以长期在实验室上课或者在教室做演示实验,每次课前教师列一个清单让学生提前到实验室准备好实验器材,学生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就会带着疑问: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有了疑问就会有学习的好奇心,进而也就激发了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让学生学习兴趣的种子发芽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了好奇心,势必就会很迫切地想从教师这里找到答案。作为教师这会儿就应该抓住机会认真组织课堂的教学,以解答学生对器件的疑问,可以先拿出器件让学生讨论其电路组成及功能,然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该器件的重要性,以及学完该器件所涉及的课题内容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举例说明该器件的功能与科技、生产及生活的密切关系,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它的理论分析安排在实验之后。

第三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之苗长大组织小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中寻找发现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大部分高职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两者中选择的话更愿意参与实践操作。所以这个过程学生多会很积极、很乐意地参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后,以学习团队为单位,队内分工协作完成实验。一般的小实验都比较简单,当学生看到了实验结果时都很有成就感,而不再是课堂苦苦学习理论知识却怎么也弄不明白的那个状态。这样学生就已经由初步接触元器件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然后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教学内容和实验同步进行不仅做到了手脑兼顾也让学生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便于学生及时地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

第四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完成试验后,要求他们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画出相应的电路图和标明元器件参数,并且整理有关的实验数据。教师结合实验电路图及实验结果在系统地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的理论教学学生不会再觉得是空洞乏味了,相反他们都认为教师所讲的字字珠现,很多同学多会主动地认真做好笔记。甚至还有一部分同学会对刚刚进行的短时间小实验还意犹未尽,教师可以在课后有步骤地安排他们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首先让每个学生安装与调试比较简单的电子产品如报警器、音乐唱片之类,让学生自己设计电路和选择器件,然后进行焊接组装、实验调整,最后成为一件完整的电子产品。然后让学生安装复杂一点的电子产品如收音机等。第三举行电子唱片装配与调试技能比赛,决出名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荣誉感及临场应变能力。

高职院校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是一贯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培养合格的人才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学会基本的技能,还要会合理的使用理论和技能去理解分析和解决相关的问题,所以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经过实践,丰富和扩展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作者:何丽阳 单位:湖南省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郴州

第四篇:电子技术专业英语实践教学

一、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1学生情况

根据我国目前高考录取情况,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不是太好。这个基础不仅仅指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包括他们的学习能力。专业英语的学习基础是公共英语,从实用英语A/B级考试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基础确实不扎实。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待提高。由于对英语学习持一种无所谓甚至厌恶的态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当然也就不会主动去寻找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了。

1.2高职院校本课程发展现状

专业英语课程在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堪忧,由于不受重视,专业英语一般被设为选修课程,即使设为必修课,课时也很少[1]。因此使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更加忽视,既没有学习的动力也没有学习的压力。另外,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分配上,专业英语课程得到的关注更少,课程建设和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课程。

1.3本课程教学现状

高职院校中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已进行过一次革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进行阅读并逐一翻译,这种方法枯燥,当然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改进教学方法之后,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增加了图片、视频,这样可以从视觉上刺激学生大脑,强化学习效果。但这些方法具体实行起来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另外,专业英语教学中把文章翻译作为重点,也会使课堂教学枯燥无味。

二、高职院校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要求

在高职院校中,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量的电子技术专业词汇;能阅读和翻译相关电子专业文献,包括技术资料、设备使用说明、电子新技术文章等;能听懂电子技术相关发言;能正确表达技术方面的观点或作相关技术说明。

三、教学方法改进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是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根据这个特点,可以尝试从增加实践内容着手,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从而对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3.1教学资料

无论是教材还是多媒体资料,这些静态的或者说不能接触的教学资料最多只能引起学生一时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观察到学生对图片视频的关注只能持续20~30分钟,或更短,而且,重复使用这些手段并不会加强效果,看多了也会产生疲劳感。所以,在教学资料的准备上,就需要种类多样化,能同时刺激学生的视、听、触等多种感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除了图片、视频、声音这样的常规资料外,实物应该是更好的选择,既可看,又可以触摸,甚至可以动手操作,这会比单纯的静态手段有效。比如,用英文标注的实验仪器设备就是不错的选择。

3.2教材

现阶段的教材内容大多以科技文章为主,主要是对电子专业各方面技术的介绍,或是简单仪器操作流程,这样的教材的确不太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教材呢?首先,教材内容应该是与学生所学习的电子专业技术课息息相关。有些课文虽然与专业是相关的,但对不熟悉的领域,大多数学生会产生一些抗拒意识,何况这是用并不熟悉的语言表达的。其次,增加实践型内容。如果能用实际的内容,引导学生把专业英语融入专业课程中,学生就不会产生专业英语学了也没用的想法。例如,常用绘制电路图的软件界面、对话框、元件名称等以英文居多,把它作为教材内容,既可以与专业课结合,又能改变只能翻译文章的固定教学模式。

3.3教学方法

3.3.1课堂教学方法

当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通常还是采用传统口头讲授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也主要集中在词汇的学习和文章的方面,对口语表达和听力没有太多的要求[2]。而改进教学资料和教材后,电子技术专业英语就可以在计算机房或实验室完成了,借助这些教学设备,专业英语也可以成为实践课程。例如,正确使用英文版的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学生既能在调用元器件的时候学习专业词汇,也可以在操作中读取计算机针对不同的操作给出的提示。或者在实验室里,学生可以根据面板提示或英文说明书来完成仪器设备的操作,随时可以根据看到的操作结果改变操作流程或调整参数。这种可以亲自动手的方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2课外学习

课堂内的教学毕竟有局限性,何况课时有限,那么发展一下课外的学习就有一定的必要性了。课外可用的资料文献很多,要锻炼学生在电子专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具备实践性,就不是只翻译文献资料可以实现的。网络论坛是一种实现以上目的的途径。国外的电子技术论坛,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解答,又可以实时对话,可以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网络的特点也使学生不必担心犯错而不敢开口。除此之外,网络课程也是很好的选择。可以选择简单的电子专业网络公开课,一边复习专业知识,一边学习专业英语,不同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只要给予适当的监督和引导,就可以实现课堂内不容易实现的教学目标。

3.3.3组织方法

语言的学习需要环境。“老师讲学生听”会使专业英语的学习陷入单一模式,有效的组织方法可以改变这种境况。组织团体学习,可以用互相口头讨论、传纸条等方式,全面锻炼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可以进行互补型学习,由专业好的学生和英语能力强的学生互相指导。组织方法的改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考核方法改进

教学方法的改进也促进了考核方法的改进。传统的电子技术专业英语大多采用笔试的方式,考单词,考翻译,无法全面体现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第一次改进教学方法后,也有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的,这些对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都无法全面体现。既然教学方法向实践方向转移,考核方法是否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进呢?课内可以在实践中考核,比如要求学生按英语操作指导操作仪器,观察过程和做结果作为考核依据。或者要求学生口头指导同学操作流程,作分组考核。课外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指定论坛发言,寻求问题答案。比起一张试卷,这些注重能力的考核更能体现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的学习目标要求。

五、总结

我国电子技术发展不及国外的现状,促使了专业英语课程的发展,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情况又决定了教师不能像对待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那样,等待学生完全自主学习。根据高职院校本身更加注重专业实践的特点,把专业英语与专业实践型课程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有目的主动学习专业英语,全面提高专业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电子技术专业英语教学改进的目的。

作者:黄睿 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第五篇:电子技术教学策略

一、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良好的开端

如果我们不用心使学生情绪高涨,而是急于一上课就讲授知识,那么只能使学生反感,把学习当成累赘。那具体该怎样导人呢?首先我们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放大电路讲解中,我们向学生提出问题:街上的路灯怎样实现光线充足时熄灭光线昏暗时才亮,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这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学生会觉得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我们再运用实验演示的方法形象地给学生演示这一现象,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2.1运用电工基础知识讲解

电子技术是比较抽象的课程,相对于电工基础来讲学生感觉要难很多,但其实这两门课程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有很多电子方面的知识可以转换到电工基础的内容上来讲解,从而使问题简单化。很多学生不能理解Ib+Ic=Ie,纯粹靠死记硬背掌握,但如果我们运用电工基础中的基尔霍夫定律来学习,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我们把三极管看成一个节点,其中Ib和IC为节点的流人电流,Ie为节点流出电流,根据基尔霍夫中的KCL定律,流人电流=流出电流,问题立刻就解决了。再比如在集成运放线性应用的学习中,我们可以运用电工基础中的叠加原理来化解难题。

2.2实践教学法

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电子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这门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这门课程光靠老师的课堂讲解是不行的,因此此门课程需要增加一定的实验内容。而单纯靠实验室的设备来完成所谓的实验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实验室中实验台的元器件都已经综合成一个个固定模块,只能让学生从表面进行所学理论的验证,并不能培养其创造性,并且与这些模块一一对应的实验理论性太强,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那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比较有效的办法是运用面包板来让学生自己完成元器件的组装与连接。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学生可以与元器件零接触,直接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其次用面包板做实验有很强的灵活性,使教师可以不受教材的限制,进行一些创新性的实验,例如我们可以在上面完成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及声控电路等一系列与实际生活密切贴合的实验,让学生真正感到可以将电子技术学以致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及自信

好的课程导人会使学生由于新奇而产生兴趣,但由此产生的兴趣很难持久,一旦这种新奇感过去,学生依然会以敷衍的态度学习。所以我们必须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和感情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对老师有感情,就会对这个老师教授的课程保持兴趣。因此从教师角度来说,我们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宽广的知识面,才能得到学生欣赏。另外我们要用心教学,才能在过程中和学生建立感情。对待学生要亲切耐心,尤其是对待学习成绩差和叛逆心理严重的学生,更不能挖苦他们,更不能以一副权威者的姿态来面对学生,而要时时关注他们的进步。老师的每一句赞扬,甚至一个肯定的目光,都会让学生有自信心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四、结语

总之,在教课过程中,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不断用心改变我们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我们才不枉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作者:王晓燕 刘春霞 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职校电子技术教学方法

一、调整教学计划,协调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的矛盾

职业教育中的电子技术,要求学校和教师培养专业技能过硬、实用性的技术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协调好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课的矛盾,重视理论基础的教学,同时适当提高实践操作课程的比重,着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强实践训练。教师要以更加生动的方式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但不要重复为学生讲解复杂枯燥的教学理论,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水平,运用更简明易懂的方式讲解教学理论,尤其是增加实例教学,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教到电子遥控控制的时候,不要单纯注重教学理论知识中涉及的控制方式,要加入实际例子加以展示,教师甚至可以将遥控飞机和汽车模型带到教室里,让学生观察遥控过程,体会遥控过程中哪几部分电路参与了控制,电路之间的线性比例是如何控制的。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可以消除学生的陌生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教学理论的用武之地,并且尝试用教学理论解释实践操作的原理和过程,将自己观察到的实际例子与电子技术的教学理论结合起来,感受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也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重视理论基础的学习,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打造理论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技术在现实生活中有非常广泛的运用,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让学生感受到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手机、电视、计算器等,这些都是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工具,而它们与电子技术息息相关。另外,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学好电子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就业和生活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专业的学习。教师可以以生活中常见的电子小产品为例,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内部结构,了解它们的基本原理,然后制作出可以满足应用要求的电子产品。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讲解了鼠标的制作原理之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鼠标的制作,要求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制作出一个可以投入使用的鼠标。这样,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与直接的制作体验,从独自完成简单的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电子技术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学习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动手,感受电子技术的实用价值。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运用计算机的编程功能,设计网络游戏或者制作多媒体模拟课件,用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学校和教师要尤其关注与社会接轨的问题。很多高职院校的教材更新不及时,学校的教学设备尤其是电子操作设备也由于资金和管理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导致学生在电子技术的学习和操作上可能与社会脱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首先要选择最新、最切实的教材,并且及时更新教学设备。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每学期固定为学生设置一定时期的企业实践课。将学生送到实际工作岗位上,与教师、技师一起参与到实际机器设备的管理、维修和操作上,让学生们熟悉各种电子产品和电器设备的使用和维修,切实提高工作能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要直面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不断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技术过硬的电子技术应用型人才。

作者:刘忠 单位:山西省大同市同煤技师学院

第七篇:电子技术理论课教学

一、目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技术理论课一直是学生在校学习各门课中比较难学的一门课,传统的教学模式紧紧地束缚着我们,教学内容抽象难懂,大多数学生难听懂,学不会,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老师讲了很多作为电子技术课程应掌握的理论知识,然而,学生能学会和掌握的知识、技能却不多,学时用了不少,学生收获甚微,简单的验证性实验似乎象走形式,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锻炼,到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基础知识所剩无几,教专业课的老师还要‘复习’必须的基础知识,使本来学时就不富裕的课程更加紧张,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难以适应高职高专教育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研究

(一)课程内容的创新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电子技术基础课是一门技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必要的基本专业技能是我们对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为此,精选课程内容至关重要,合理取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核心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了课程内容设置。电子技术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部分内容,教学内容化分为10个具有实际功能的项目模块。每个模块都明确了项目功能和工作任务,以及要达到的技能目标,例如,对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要知道:差分放大电路结构及特点、理想集成运放的条件及‘虚短’、‘虚断’、‘虚地’的概念等;会画出:集成运放反相及同相比例、加法及减法、积分和微分等运算电路结构形式;会计算:基本差分放大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1-2]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用运放制作函数信号发生器,并进行测试,通过实际制作和调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潜能,进一步理解了理论教学的含义。另外,例题和习题的内容力求以实际应用电路为主,避免繁杂的理论推导和计算,使电子技术理论课的教学能完成一定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和关键能力目标,做到保证基础、适当提高。通过理论与实践互动教学和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将职业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融入到教学的精心设计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的探索

首先要结合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身特点,选择或自编实用的教材及辅导资料,进而强调知识向技术的转化,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采用项目式教学的方法,建立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知识与技术紧密结合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彻底打破了“黑板上种田收庄稼”传统教学模式,综合考虑了必须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确定了课程的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关键能力目标,把课程分成若干个具有实际功能的项目模块。模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所需的知识融于一个个项目中,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必须的理论知识,然后走出课堂,在实训室让学生进行一个个的实际操作,由老师给出各项目模块的功能任务,提出完成项目的基本知识、技能要求和要提交的项目资料,学生分组进行分析、制作、调试,共同完成,强调的是教、学、做一体,通过对一个个小课题的制作和调试,巩固知识、深化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掌握技术,把比较枯燥和抽象的教学内容在实践中化解,例如,从最初浅的单管放大电路制作开始,把课堂上讲的电子器件,发到学生手中,学生能够看得见,摸得到,在实践中体会电子器件的性能,学生通过制作和调试,就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电子器件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使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大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程最后,复杂的多功能数字钟的制作,涵盖了电子技术的综合知识,学生完成了从数字钟的原理、组成、逻辑电路图以及实际制作、测试,一个较完整的综合项目开发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提高应用能力[3]。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

EDA技术是一门借助计算机来完成各种电子电路设计的自动化过程,电子产品从电路设计、到芯片设计等都可以用EDA工具完成,还可以进行仿真分析、规则检查等[4],通过运用EDA技术,能够使学生在电子技术中难以实现的硬件设计转为软件设计,综合所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接近实际电路的设计、仿真、分析,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当仿真出错时,可以在电脑上反复修改电路,即节省了器件资源、又能让学生体会参数对电路的影响,利用EDA工具,可以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减小设计风险[5]。EDA技术的辅助教学,与本教学保持步调一致,密切配合。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到实验室制作调试实际项目,项目由教师给出,学生任选2~3个,以小组为单位实施完成。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效果给出评定,作为成绩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课程考核的新思路

考试是目标,是诱因,是导向,是检验每个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效果体现[6],课程考核改变了以往的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办法,采用了试卷和项目测答并用的方式,项目测答由学生提交“作品”的功能演示,性能测试、知识技能答辩的考评。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试。以创造性能力考核为主、常规作业设计和实际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评制度,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占总分值得40%;试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本门课程基本知识、概念的掌握、综合运用能力。占总分值得60%;在“做中学,学中练,练中用,用中强”。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三、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探索,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都已完成,并逐渐加以完善,经过几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厌学情绪没有了,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学生不但掌握了电子理论知识,还掌握了必要的专业技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电子技术理论课成为了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概括起来,本课程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把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改变为最终让学生掌握这门技术为目的的教学,把传统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试的学习方式改变为学生在实训室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主动学习方式,从原来的枯燥乏味变成了生动有趣,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挖掘,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学生说,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心中有了知识,手中有了技术。

作者:杨敏 孙露 刘丹洁 单位: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第八篇:电子技术课教学实效性

一、教学内容紧扣培养目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1.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体现关键职业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高度重视工程设计和工程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从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强化实验教学环节,发展实践性课程,以充分利用课程计划中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课程与工程问题联系在一起,重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和理解。

2.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求模块化。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可以用系统化的观点去设计知识模块,挖掘电子技术各知识点及相关电路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通过明确认知目的,使学生明白模块内容、实践的价值取向和要求达到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二、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电子技术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模式的构建上,要转变角色,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把着眼点放在“学生如何学”的研究上,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并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多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机会与条件,真正实现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问题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兴趣,了解现代生产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关键职业能力

(1)利用“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形成。例如,在介绍“功放”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掌握的知识下达“OCL功效电路”的设计任务,学生按技术指标提出设计方案,确定电路参数,写出设计计算书,并安装调试,然后写出实验报告,教师对此逐个考核验收,并组织学生小组评议。学生通过真刀真枪的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就会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利用“案例教学法”,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例如,在讲授“直流稳压电源”这个内容后,教师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市场认识各种各样的电源元件,并各自带回一个拆开观察。这样,学生就会发现,电路中的一些元件数量也不多,成本也不高,这时就会对稳压电源原理与实验的学习不知不觉产生兴趣。接着教师要求学生根据电路板画出电路原理图,并结合学到的知识进行工作原理分析。这样,对于课堂上学不透、看不懂的内容有些学生就会自己看书,找资料,互相学习。等弄清楚电路原理后,教师再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在此过程中,要求一部分学生采用万能板进行连接,另一部分学生根据敷铜板进行制作。

2.实施网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

当今社会电子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是惊人的,电子技术教科书中的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获取信息的需求,学生不可能在学校里学完所有的电子知识,更多的要靠自己自主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展自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呢?MiniQuest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课堂中融合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让学生访问一个网站,进行搜索、调查与研究,然后回到教室,在他们所学的基础上开展分析、讨论活动,并且形成学习产品。MiniQuest能够容易地插入常规课程中。教师不必用一个较长的网络学习单元来“代替”大量常规课程时间,在电脑硬件资源不很充分的情况下,仅需一个课时的网络学习活动就能完成教学目标。

三、注重实验考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进行实验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电子电路实验研究能力和联系实际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实践的观点。考试时可以要求考生对某项实验提出实验方法,列出使用的仪器名称,或要求学生正确连线,或在试题中提出一些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从实验原理上加以分析,或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等等。合理地运用考试杠杆,多样化地考核学生,可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表现、发挥自己才能的平台,并让学生在概念体系的关系中理解概念间的联系,掌握基本原理,学会发现和探索的方法。这对烦琐、孤立、现象罗列的教法是一种否定,对学生形成学习的正迁移是十分有利的。当然,提高电子技术教学实效性的方法、途径、手段还有很多,诸如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生产实习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等等,都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作者:顾德峰 单位:江苏省沭阳中等专业学校

第九篇: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渐进式模式

一、单元电路测试“四步渐进式”组训模式

对于单元电路的测量,要改变以前先理论介绍后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采用“认知——探索——实践——总结”四步渐进式教学组训模式。

(一)认知

认知是学生接触新知识的第一个过程,首先要从外观、现象、功能等方面展示给学生。对于单元电路,首先要让学生从电路结构上认识电路,即要介绍电路的结构组成;其次,要利用仿真或者实物实验的方式,通过对电路现象的展示,让学生了解电路的功能,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认知阶段实际上解决的是要“学什么”。

(二)探索

在认识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对各种现象、功能等产生疑问,在探索阶段,解决的就是“为什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知识,探索现象中的本质。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介绍基本知识,提出相关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学生自主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生的主要工作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主动探索,讨论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三)实践

在认知与探索阶段,学生主要是听和想,没有真正动手去做,实践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对于单元电路,主要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观察实际电路现象,测试电路功能,排除实测过程中遇到的简单故障。首先,教师明确做什么,即布置具体的小任务。其次,教师简单示范操作方法,明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教师进行检查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既是一个动手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的探索实践过程。遇到不懂的地方,查找教材或资料;碰到新问题积极讨论探索,并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从而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四)总结

总结是一个归纳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思改进的过程。教师需要总结,学生同样需要总结。

1.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总结

通过练习、提问等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思教学中出现的不足,从而改进教法。

2.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总结

总结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反思实践操作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实际产品组装“五步渐进式”组训模式

实际产品的组装主要可以分为元件识别、电路焊接、原理阐述、电路调试、装配总结五个部分,可以按照“认知——实践——探索——实践——总结”五步渐进式组训模式进行教学。

(一)认知

认知阶段,主要解决的“有什么、是什么”。主要可以分为两部分:产品功能演示和元件识别。产品功能演示主要是根据实际组装产品的特点,利用仿真、视频以及实物的手段,进行产品功能的演示。演示的目的是给学生一个产品的整体印象,让学生了解产品功能,激发探索的欲望,这部分的工作主要由教师来完成。元件识别主要是逐一识别该产品所需要的电路元件,观察元件外观,总结元件功能与特点。这部分工作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指导与帮助,解决学生识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释一些复杂或者不常用元件的功能。

(二)实践

认知阶段,学生对所要装配的产品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学生的最大兴趣就是如何迅速地将产品焊接组装起来,而不是想知道产品的原理是什么,所以实践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焊接组装产品。实践阶段,主要学生来完成。学生根据所配发的电路原理图,结合教师提出的注意事项,一步一步将电路焊接。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探索

经历实践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产品的初步组装,此时学生的最大兴趣就是想知道自己组装的产品到底合不合格,能不能用。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下一步由教师对学生组装的产品进行调试。这种做法虽然能够节省大量时间,而且能够较快地解决问题,但是学生基本上没有学到理论知识,因而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产品初装成功之后,进行知识的探索。在探索阶段,教师要避免知识漫无边际的阐述,而要把握“故障”这个核心问题,以解决故障为主要目的,通过对可能出现故障的解决,将产品的原理贯穿于故障解决中。同时,要阐明电路原理图中关键点的数据以及测试方法,教会学生故障的检测与排除方法。

(四)实践

经历知识的探索,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原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同时掌握了一定的产品检测方法和故障排除方法,再次进行实践,主要就是学生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产品性能的检测,查找故障并排除,使得装配的产品调试合格。

(五)总结

经历“认知——实践——探索——实践”四个过程之后,学生已经完成实际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具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有哪些新想法等,这些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总结。同时,作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有哪些知识的遗漏,哪些教学组织上的问题等,也都需要进行总结。总结是对知识的一个再回顾的过程,也是对学习的一个反思过程。总结的主要目的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要充分认清在理论上、实践上、能力上以及思维方法上具有哪些收获,从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参考。

三、“渐进式”组训模式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教学做一体”为核心

“渐进式”教学组训模式表面上是一个顺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但同时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教学做”的有机融合。实践操作中遇到问题,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分析中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将“虚拟电路”与“实际电路”同时引入课堂,充分发挥虚拟结合的优势,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任务驱动”为主要方法

不管是单元电路测试还是实际产品组装,学生都是主体,教师只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因而教学中采用的主要方法即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驱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一步步完成每个任务,经过多个任务的积累,最终完成整个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而且锻炼了技能,做中学,学中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提高。任务驱动法只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核心的方法,在具体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穿插其它方法的使用,例如案例式教学法、情景模拟式教学法等。

四、小结

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渐进式”组训模式,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从现象入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并强化电路基本原理、功能和应用方面的知识。整个组训过程由现象到本质,“教学做”一体,实现知识和技能的逐步深入,逐步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者:荣长军 樊宇韬 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士官学院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教保处

第十篇: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之前的传统教学中,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而学生很少主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实验设备非常有限,不能达到每个同学的学习要求,而且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内容简单落后,过程相对单一,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非常阻碍电子技术的教学发展。传统的电子技术教学多采用注入的方式进行教育,从课题的选择、步骤的制定到仪器设备的组织等,学生都没有机会进行太多的学习,整个过程通常都由老师一手操作,学生只需完成老师规定的基本步骤即可,过程非常机械化。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很有限制,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电子技术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学生的动手及综合能力也不能得到训练和提高,更严重的是,负责教学的老师也不能更好的研究教学,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二、新课改下电子技术的实践改革

2.1优化教学内容

我国实行新课改之后,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也得到改善。电子技术的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知识内容,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非常复杂,但是学生用来学习的时间却是非常有限的。电子技术这门学科是电类专业的学生必须的基础学习,是自控原理、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传感器等专业课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在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内容中,实验和课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电子技术实践教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建立一个电子技术教学整体,然后再根据需要对电子技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2.2教学手段改革

在电子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保证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质量,更要融洽地处理好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培养能力教学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教学中,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对整个电子技术教学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老师在教授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时,必须全面的掌握所有的教学内容,包括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教授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时,老师也可以引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和问题,让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进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的教学手段能够使得理论教学更加活跃,使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对实践能力也有所了解,并且能够提高学生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中,应当多引进多媒体和计算机等现代设备的应用。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有很大幅度的提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在教学中的发展,课堂上的科学设备使用也变得习以为常。在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中,可以将电子元器件的常识与使用方法等基本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课件、视频等,然后将这些多媒体教学内容放到网络或者某些开放的实验室中,能够让学生自主进行实践学习了解。负责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老师应当将一些代表性的电子产品带到开放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生参观学习和提高模拟制作等动手能力。灵活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对电子技术产生很好的兴趣,更利于学习。除此之外,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也很重要,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常用的电子技术教学手段,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并且能让学生更方便地了解和掌握电子产品的性能及设计理念。

2.3改进实践教学环境

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环境非常重要,其要求也非常严格,要求能够满足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课程实验教学、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等各个层次的教学需要。实践教学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设备建设。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实验场地、实验设备、硬件平台和配套的一些软件等。软件建设主要是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力度和提高创新能力,包括加强操作的规范程度、完善管理规定、普及资源共享等。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环境改进包括设备的更新换代、充分发挥设备的利用率、引进虚拟实验平台以及建设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环境。

三、结论

电子技术的发展是当今经济的主流影响因素,并且对于培育信息化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子技术的教学发展至关重要,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当今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竞争中,培养全方面的科技人才非常重要。在电子技术的实践教学中,不仅要巩固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又要优化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同时改进实践教学环境,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实践中所学的知识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满足社会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作者:李彦哲 单位: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