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理论与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定人才培养方向,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同探讨出“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汽车电子技术高职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间,将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按“企业实际岗位要求→顶岗实习(岗位技能)→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基本技能”的逻辑顺序,由实际岗位要求确定顶岗实习的培养目标,由顶岗实习对岗位技能的要求以及校企合作企业对特定车型维修岗位技能的要求确定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由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训练的要求确定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由此形成三阶段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一个逻辑化的有机整体,衔接有序,分层渗透,最终达到实际岗位要求,实现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第一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调研,校企双方合作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设计课程和教学内容,在该阶段完成对学生基本技能、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专业基本技能的要求来源于对企业岗位技能的分解。第二阶段:着重加强学生的专项维修技能和职业技能。通过在与企业共同建设的生产实训基地中实施各个项目实训和专项综合实训,提高学生专项和职业技能。各个项目实训由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实施,专项综合实训项目均来源于企业的实际维修任务或将企业的实际维修任务适当调整形成,学生在实训基地完成专项完整训练,使学生基本具备企业上岗要求的专项技能和职业技能。第三阶段:着重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和鼓励学生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并以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为顶岗实习的重要内容,使学生具备企业工作的实际技能和素质。
二 、课程体系构建
2.1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应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就业发展方向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通过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来实现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包括:组织专职教师进行市场岗位调研;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按照“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确定所需开设课程、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并通过分析典型工作任务与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确定校内专项实训项目与校外实习内容。
2.2课程体系模块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合理的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针对就业岗位群,将工作任务转化成知识能力,制定课程标准,合理组建课程结构,以适应课程特点的要求。本专业根据岗位群与课程结构特点构建了“386”课程体系(见图2),即三个平台,八个模块、六个专业核心课程。
(1)可持续发展平台:该平台包含3个基本素质模块,即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模块、人文素质教育模块、健康素质教育模块。着重培养学生品德、知识、能力、审美和生理心理五个方面的素质。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的同时,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好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2)专业能力培养平台:该平台包含5个专业模块,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项目实训模块、专项实训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校外实习模块。使学生具备汽车机械维修、汽车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汽车性能检测与维修的能力,并能应用专业的外语技能查阅、分析国内外汽车维修资料。
(3)专业拓展课程平台:该平台包含5门拓展课程,即新能源汽车、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销售与服务、汽车维修业务管理。目的是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结语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疆同类院校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并于2012年荣获自治区特色专业称号。依据企业需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岗位需要,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为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汽车维修业正方兴未艾,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在自治区高职示范院校建设经费的支持下,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将会有更大更广的发展。
作者:苟春梅 吴民 单位: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