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方法研究

一、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传统的教学法关注的往往是怎样在教学进度要求下尽可能多地传授书本知识,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后,完成各种习题。这导致了学生只会做题,却不知这些知识有何用途的结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传统启发式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中加以应用。

1.目标问题的提出。

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每一堂课前提出合理的目标问题。该问题应涵盖整堂课的教学重点,问题的大小和难易程度应结合课程内容,既要能足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想去解决的欲望,又能符合学生的客观知识条件。保证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讨论能够加以解决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实际需要,目标问题可以是许多小问题的组合,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提出不同的小问题。例如,在低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绪论课上对该课程提出了以下几个较大的目标问题。处理模拟信号的主要电路有哪些?如何分析和设计放大电路的技术参数?如何防止电路的自激振荡?如何获得所需的正弦信号?如何获得放大电路的供电电源?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努力逐步解决以上问题,从而建立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上的每一个问题可以被分解,引导学生深入浅出,不断积累知识。例如,在讲解单管放大电路之前,要求学生通过预习解决以下问题:①单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可能存在的交流信号通路有哪些?②作为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哪些?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问题去预习和准备,需要做出的回答也是浅显的,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水平。

2.目标问题的解决。

不管是任课教师还是听课的学生,都是带着目标问题走进课堂的。教学双方有各自不同的任务,但目标却是一致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解决每堂课的目标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很多,应根据不同问题、不同班级的知识程度灵活运用。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分别请同学根据预习的课程内容对一个问题做出简要回答,把答案的要点记录在黑板上。然后请其他同学做补充回答。最后,由任课教师带着大家来分析目标问题,结合实例给出完整的答案。以上三个步骤都非常关键,首先要鼓励同学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的精神,告诉大家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不重要。其次,要让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发表不同的观点,可使目标问题进一步展开,让同学们产生更大的兴趣。与此同时,任课教师要适时调节课堂气氛并把握进度,要把学生的关注点集中在目标问题上。通过正确引导、实例分析,最后使大家意见一致。如果学生心中仍然存在疑问,就鼓励他们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如果出现没有同学或较少同学参与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的情况,任课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探寻问题所在。有的时候需要降低目标问题的难度,以适合更多同学的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的时候需要制定相应的鼓励或奖励政策,比如把课堂表现计入平时成绩等;有的时候需要强制执行,要求不善于参与讨论的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上课时直接对其进行提问。同时,对平时表现好的同学要进行鼓励,可以加深问题的难度、广度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从以上分析可知,目标问题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不仅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敬业精神。

二、在课堂中用EDA技术验证目标问题的现代教学方法的实施

传统教学方法在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课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比如灵活的板书可以更好地满足课堂讨论的需要,也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等。但是,无法在课堂中对目标问题加以验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在课堂中加入了以EDA技术为手段的现代教学方法。

1.不同的课程使用不同的EDA技术。

EDA,即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种实现电子系统或电子产品自动化设计的技术。当前,EDA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在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出现了种类较多的仿真软件,比如,EWB、PSPICE、PROTEL(ALTIUMDESIGNER)、MAX-PLUSⅡ、MATLAB等。根据软件特点和课程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仿真工具。比如,验证计数器时可选择操作简单的EWB仿真软件;验证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或设计振荡器时可选用PSPICE仿真软件;设计大规模数字系统时可选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需要设计PCB电路板时可选用PROTEL等。选用的原则是操作简单,仿真结果直观明了,能够充分说明电路的技术参数等特点。EDA技术只是验证问题的手段,不在课堂上做过多的讲解。

2.EDA技术在课堂中的合理应用。

EDA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方法的辅助手段在课堂中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实验课时紧和实验资源有限等不足。尤其在以解决目标问题为目的的课堂中,可以用仿真过程模拟问题分析过程,用仿真结果验证问题的答案。例如,在讨论单管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的时候,可以使用PSPICE软件模拟各种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增大输入信号的幅度,改变工作点的位置,改变电源电压等。在讲解555振荡器的时候,使用EWB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可以测量各节点的电压波形,使前面的分析得到验证。EDA技术的合理应用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恰当的时机,还要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因此,要求老师熟练掌握多种EDA技术,并且在课前做好画图等工作,在课堂上只模拟仿真过程和结果,重点是进行结果分析。

三、结语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反复实践,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法的优势基础上,借助EDA技术的先进性,有效结合现代教学法,以解决目标问题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已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在各种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教改工程,虽然通过许多教师的努力和多年的探索,已取得一些教学成果。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相当的艰巨,我们需要在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改善实验条件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始终把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

作者:程红丽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