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电子商务在农业经济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应用中的发展阶段
在互联网应用初级阶段,电子商务主要扮演着“信息者”的角色,农业企业大多将电子商务作为农产品推广信息平台。各企业将农产品放在网络平台上,通过推广进行销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应用中有了更广泛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者”转变成“农产品超市”,用户可以登录相关平台,了解农产品供应情况,并在平台上进行交易。并由交易平台在下单后提供农产品的运输物流工作,为农产品销售带来了更多的销售途径,提高了农产品销售率。但是此阶段还没有在线支付功能,支付方式还需采用传统汇款等方式。进入新发展时期后,“互联网+”模式逐渐应用到传统行业中,为农产品销售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2“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农产品应用中的发展现状
2.1供需情况相对平衡
在“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中得到了有效利用,缓解了以往生产与需求对接难的问题。一方面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需要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农产品供应者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市场所需的农产品。这样,供需就能得到有效平衡,解决了农产品销售困难的现象。电子商务平台使得农产品与市场直接对接,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
2.2各大电商平台的建设
近几年,中国各大电商平台纷纷进入到农产品领域,构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为农产品电商企业带来契机,从而有利于电商企业和农业市场实现双赢。此外,跨境电商为中国农产品外销拓宽了途径,形成了中国农产品的品牌效应。
3“互联网+农业”背景下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3.1精准选择产品,完善电商设施
在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地区间、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随着农业、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发挥各地区间的比较优势,精准选择农产品,适合市场供需。此外,目前中国农产品电商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因此要完善农产品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在物流配送环节,要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体系,加强冷链运输,使得上下供应链有效衔接,为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并且,在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农产品耗损,保证产品价值,保护供应商及消费者的权益。
3.2建立农村电商基本经营制度
巩固和完善农村电商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示范合作社建设。
3.3培养农产品电商专业人才
乡村优质人才持续外流、结构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较为突出,乡村人才总体水平与乡村振兴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要建立健全乡村人才体制机制。突出农产品电商人才振兴培育重点。坚持问题导向,既要培养懂专业的人才,又要加强培养懂管理的人才,从而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加强农村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作者:王玉琳 单位:兰州博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