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疆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疆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疆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新疆地区的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引入援疆教师资源,结合内地职业教育的优秀理念和经验,以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为样本,设计了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和尝试。

关键词:新疆;职业教育;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阿克苏地区中职”或“地区中职”),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职业院校,也是当地中职教育的领头羊;通过与浙江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际合作,结合阿克苏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现状,以创新的思路设计了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短时间内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和提升。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对该模式的设计思路和实施过程进行经验总结,为广大职教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1阿克苏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阿克苏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时,以服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为宗旨,开展了全面的产业调研,明确了阿克苏的电子商务产业环境,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全面总结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与现状。

1.1阿克苏区域内电商人才匮乏

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电商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现有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完全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电子商务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低下,无法获得企业认可,而且绝大多数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都是汉族人,少数民族电子商务人才凤毛麟角,这和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是不符的,也不利于当地的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1.2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任务紧迫

针对阿克苏地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匮乏的现状,阿克苏地区中职院校在2014年率先开设了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明确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主要的就业渠道是面向当地新兴的电子商务企业,能够胜任区域内中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平台运营和网络营销推广等工作岗位,尤其是要培养少数民族电子商务人才。任务严峻而紧迫,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

1.3专业建设急需对口援疆支持

以浙江省对口援疆为契机,地区中职院校借鉴杭州电子商务职业教育的经验与资源,建立了以教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的“青蓝工作室”和以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目标的“雏雁工作室”,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提升了本校师生的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开创了阿克苏地区中职教育领域的先河,相关成果在2015年浙江省援疆传帮带创意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受到各方的广泛肯定。

1.4阿克苏区域内电商资源丰富

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由浙江省杭州市负责援建,是自治区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拥有丰富的电子商务资源,众多阿克苏本土电子商务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其中,阿里巴巴商学院(阿克苏)电商培训基地也在其中;园区内校企合作共建的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采用真实公司化运营体系和考核机制,由学生进行真实的项目运营,以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和创业能力为目标,实践效果良好。

2“学校—园区”合作主要内容

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内企业彼此间有较强的联系,这就使得“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理念得到强化;因此,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更为丰富,强调以企业群的专业资源来促进学校的专业建设,以学校的人才输送来助力企业群的发展,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共赢,也有利于各方资源的整合,双方合作体现在以下层面。

2.1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每年举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会,以“学校—园区”产学对接为基础开展互动合作,广泛邀请熟悉政府相关电子商务政策导向的电子商务园区专家和来自园区内优质合作企业的行业代表,共同商讨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则,根据政府政策精神和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目标,做到“因需定纲,因需施教”,真正实现“学校—园区”优势资源的深度整合。

2.2合作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学校—园区”双方互动合作,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还大力吸收园区企业优秀专家,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引入优质企业资源,丰富专业课程资源;对《电子商务导论》、《网络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课程重构和校本教材开发,预计在2016年9月即可完成多套教材的出版,这也必将帮助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获得巨大提升。

2.3协同实施实践教学过程

依托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的良好资源,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还计划将暑期校外实践、校外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乃至顶岗实习都放在园区内进行。在此过程中,校内教师变成了管理者,在园区内带队指导和管理学生;而园区内合作企业的一线员工和管理者则成为了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实践,帮助学生获得电子商务行业的最新知识和更大的实践收益。

2.4共建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通过以“学校—园区”合作为特色的专业建设,阿克苏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团队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获得了巨大提升,依托和园区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开展更多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和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培训;还可以通过园区管理职能部门牵线搭桥,邀请园区内的优秀电子商务企业家和一流的技术专家参与培训过程,以此优化培训效果,共建优质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

3“学校—园区”合作保障条件

学校与园区在开展合作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保障条件,确保合作成效。

3.1合作对象稳固可靠

阿克苏地区中职是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公办职业院校,也是阿克苏地区职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是自治区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由杭州市负责援建,由阿克苏市商务局对口管理;两者之间天然就有诸多联系,再由地区行署进行统一管理,可确保“学校—园区”合作的各方稳固可靠,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也得以成功实施。

3.2专业建设计划完善务实

为确保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阿克苏地区中职开展了细致而深入的调研工作,对阿克苏地区的电子商务产业环境进行了全面调研,最终确定了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作为合作伙伴;并借助浙江援疆教师的杭州电子商务职教背景,合作双方在前期就合作背景、合作内涵、合作模式等具体问题已经进行了多轮次的讨论,形成了完善务实的合作思路。

3.3人才培养方案服务当地

新疆的长治久安关乎国家的稳定,而新疆稳定看南疆,南疆稳定则必须确保阿克苏的稳定。阿克苏的电子商务发展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意义,开展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可以盘活当地电子商务资源,为当地培养大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为当地的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巨大的助力,这完全符合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需求,也必然获得多方支持。

4“学校—园区”合作预期成果

阿克苏地区中职和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的合作成果,贯穿于产学对接机制深化、人才输送渠道拓宽、技能培训水平提升等各个层面。

4.1拓展合作领域,深化产学对接机制,确保多方共赢

依托“学校—园区”合作,学校明确了园区内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意向,对接企业的真实需求,以订单培养的思想进行课程设计,利用企业资源构建真实的电子商务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进行真实的业务实训。此外,通过学校和园区协同实施的实践教学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真实业务流程、岗位能力要求和操作规范,学以致用,提升技能水平。在后续的合作中,学校和园区还会将合作辅助学生创业,引导学生进行创业学习和创业尝试,提升学生的创业成功率。

4.2细化沟通模式,拓宽人才输送渠道,构建无缝对接

通过前期合作建立的基础,可以进一步强化现有的校企沟通渠道,和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内更多的优质企业建立联系,在后续的人才输送过程中拓宽渠道,向企业提供基数更大的优质电子商务人才;地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好的技能提升,对将要前往进行实训与实习的园区企业形成充分的了解,形成“学校—园区”的无缝对接,在随后的工作实践阶段,学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都会得到保障,能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岗位能力也能得到较快提升。

4.3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技能培训水平,形成资源互补

专业技能培训的水平与成效直接反映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建设水准,地区中职院校目前已经承接了地区行署组织的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但同时也认识到学校的电子商务培训实力尚有不足;依托和阿克苏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的深度合作,借助园区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形成“学校—园区”资源互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专业内涵,提升知名度,最终以更好的社会培训能力承接更高层次的社会服务,更好地服务区域内广大电子商务从业人员。

5结语

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被证明是符合阿克苏实际情况的,以此为基础的校企互动合作且也具备良好的前瞻性、可行性与可复制性,但从专业建设的硬件和软件上来看,依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从以下层面加以改进。

5.1拓展模式创新范围

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园区”合作所涉及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的范围还很有限,合作对象的局限性也很大,合作的结论也没有得到充分验证,不具备广泛的代表性,因此需要通过专业建设进一步总结创新思路,并在后期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拓展合作范围和对象,拓展模式创新的范围。

5.2提升校企合作层次

当前,学校与园区各企业之间的合作内容较为单一,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所承担的企业岗位普遍层次不高。与政府合作举办技能培训内容也较为基础,无法代表阿克苏当地电子商务产业的优质内容。因此,需要提升校企合作的层次和内涵,开发具备高技术特征的合作项目,以此强化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5.3整合校际合作资源

目前阿克苏地区内有很多职业院校都开展了各种类型的校企合作,虽然校企合作所涉及的专业不尽相同,但是兄弟院校的模式创新与体系构建对我们而言都是很好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积极拓展校际合作,广泛整合资源,将各个学校的优势与经验进行提炼、融合,进一步指导后续的专业建设。以“学校—园区”合作为背景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经在阿克苏地区中职落地开花,但该模式对于所有专业都是通用的,通过“学校—园区”的产学对接与深度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培养优秀职教学生,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助力新疆的社会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新疆地区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希望能给新疆的职业教育带来启示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石坚,杨悦梅.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新实践[J].电子商务,2010(04).

[2]陆亚文.基于实训创业平台的“实岗实务”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计算机网络商务方向[J].电子商务,2011(06).

[3]刘晓艳.加强校企合作促进高职教育发展[J].价值工程,2011(09).

[4]杨悦梅,陆亚文.“实岗实务”实践育人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

[5]刘昀,陆亚文.以“园区-学校”产学对接为特色的“政企校”合作模式初探[J].电子商务,2015(04).

作者:周莉蓉1 刘昀2 单位:1.阿克苏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