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电子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电子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电子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探析

摘要:二十一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迅速提高,身处在信息化时代的我们,能够享受到各种类型的音乐,传统管弦乐队的气势壮阔,电子音乐的迷幻绚丽,更有像HansZimmer、JamesHorner等大师创作的管弦乐与电子乐完美融合的作品。在这当中,电子音乐的存在给作品增添了很多色彩和想象空间,它的出现,填补了传统管弦乐留下的空白,开拓了更广阔的音乐世界。

关键词:电子音乐;电子音乐起源;电子音乐发展

一、电子音乐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之前国内有很多相关的名词:电脑音乐、电子音乐、midi音乐、电声音乐……这些词语从国外传入中国,经过翻译之后“长得”都很相似,让大家对电子音乐的定义以及真正的实践操作产生了困惑。经过各方的艺术家、音乐家的探讨和摸索,专业的电子音乐界将其定义为:它是使用电子乐器以及电子音乐技术来制作的音乐。在这当中又分为了三类:专业电子音乐;交互式电子音乐;应用型电子音乐。最早的电子音乐出现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这个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新思想和新技术,通过彼此融合,最终成为一种音乐类型——电子音乐。早期的电子音乐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具体音乐、磁带音乐、电子声学音乐、电脑音乐。如果说具体音乐是从音乐素材角度的描述,那磁带音乐就是音乐从载体和技术发展角度的命名。通过初期大量先锋派音乐家对具体音乐的实践和大量作品制作,大家把目光聚集在了“音乐创作手段”和“素材选择”上,希望通过对音乐载体“磁带”的更多调整手段,得到更多的“音乐形式”,丰富“写作手法”,同时也因为素材选择,音乐家开始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声音,赋予特殊含义,使得当时作品不再带有简单的试验性,初具艺术性。这段时期内,众多艺术家对创作的摸索、尝试,使得磁带技术以及相关的录音机技术飞速发展。在此之后,随着合成器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握操作合成器,很多乐团的现场演出都出现了合成器的身影,独特的音色和质感让无数人为之疯狂。直至现在,仍有大量人员在研究开发新的模块合成器和模拟合成器。1980年之后,出现了MIDI技术,它是一种乐器和电脑之间的沟通控制指令,能够让不了解计算机语言的音乐家通过简单的点击和操作,对电脑下达指令,控制各种乐器完成创作。MIDI技术的出现,让音乐创作的成本大大降低,音乐家只需要一台电脑就能完成作曲任务,不再需要巨大乐队的演奏。音乐创作开始“平民化”,越来越多的非音乐专业也开始接触音乐创作,它再也不是“音乐家”的专利[1]。

二、电子音乐出现的原因

在人类发展的几千年历史当中,音乐与其他的艺术形态一样,一直处于社会行业和各个生产领域的末端,被时代的各种因素引领发展。比起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人民需求的变化,音乐反应好像“略显迟钝”。它在受到现实生活影响的同时,用抽象的手法“反馈”,这使它不那么“接地气”,同时也因为“滞后”的发展,使音乐本身集合了各个时代社会的特色,烙上了时代的烙印。通过对音乐的观察分析,能够洞察到当时整个社会环境。

(一)社会环境的巨变

二十世纪初期,各国人们日常生活受当时特殊因素的影响,都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因为战争,大量人口异国流动,带来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流动与融合。各界艺术家也不例外,产生了很多不安的情绪,创作也不再考虑大众眼光和受众,更多地表现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反对战乱。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的作品《鸽子》就极具时代意义,毕加索为一位因为战争失去心爱鸽子的老人作画,内容就是一只飞翔的鸽子,他借此来表示自己对战争的不满,在这之后白鸽就成为“和平”的象征。二十世纪也是科幻电影产生并且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拍摄了很多有关未来战争题材和科幻题材的电影,《机器屠夫》《蝙蝠侠和罗宾》等。为了适应巨大的社会变化和文艺作品的转变,人们的审美开始慢慢扭转。印象派音乐家与现代主义绘画相对照,两者均是用模糊的、朦胧的手法刻画事物,营造氛围;电子音乐与科幻电影相关联,科幻电影中“不存在的世界”需要“地球上不存在的声音”去展现。为此,艺术家思维由平面空间转化为立体空间,寻找新的材料,创造新鲜感刺激感。在这过程中,艺术家的探索大致分为了三种模式:一是旧乐器出新声,在传统乐器上做出“古怪声响”;二是新技术仿旧乐,通过对乐器声音的采样处理,将乐器由硬件“转变为”软件,再用软音源模仿真实乐器;三是完全用科技手段合成音色。

(二)作曲技法的创新发展

传统音乐的核心——调性向来是作曲家最看重的音乐元素,他们通过调性的变化,提供音乐发展的动力。多年的调性音乐发展,使得西方二十世纪的音乐艺术家迫切地需要改变、创新和突破。他们选择了最根本的途径:将传统音乐的建立基础——调性,进行摧毁,再对其他的音乐元素(节奏、音色、声响、织体)进行调整。作曲家勋伯格作为二十世纪音乐的旗帜性人物,他的作品《空中花园之篇》曾被德国著名音乐学家施图肯施密特看作浪漫主义到现代音乐的转折,他评价说:“它是勋伯格第一部不用任何调性的作品。在这组歌的其他歌曲中,几世纪以来奉行的调性原则也被中断了。欧洲音乐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他与之前的中世纪、巴洛克、古典、浪漫时期的发展性质不同。之前各个时期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改变,按照之前时期的发展,逐步地改革,直到能够适应社会需要,归纳总结为该时期的风格特色,在这个过程中,音乐的本质——调性的核心地位没有改变。而电子音乐思维的出现,使得调性的核心地位被无调性取而代之,随之带来了音乐功能、织体、配器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2]。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

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迅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之相伴的,是音乐的剧烈变化,这个时期的音乐通常被称为“现代音乐”或“新音乐”。虽然名字当中有“现代”和“新”,可这两个词语远远不能像“古典”“浪漫”等概括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特征。二十世纪音乐在大多数人看来,结构奇特、音响诡异、难以欣赏,与欧洲几个世纪之前的主流音乐风格完全不一致。十九世纪末,世界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人们发现了电力并且能够运用它,这为二十世纪电子音乐的发展创造了最重要的基础条件,为磁带录音机和电声乐器的出现做好了准备。1898年,丹麦科学家保森,研制出了第一台磁性录音机,当时的技术只能把声音记录在钢丝上,经过德国弗劳伊玛的多次改造,在1936年制造出了世界第一台磁带录音机。磁带录音机的出现给电子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早期的具体音乐时期,音乐家就是将录有声音采样的磁带进行裁剪、拼贴、倒转、变速,将这些处理过的素材组合成电子音乐作品。例如音乐家奥托·吕宁的作品《太空幻想曲》。在这之后,出现了一批完全通过电子技术手段搭建的工作室,在这里,大家不仅是使用采样的声音进行创作,还出现了最早的电子声音发声装置:噪音合成器和振荡器。通过这些发声装置,他们可以得到专属于自己的声音,并且能够对他们的长短、音高进行调节、创造。短暂的尝试过后,大家发现,单纯的电子的声音组合过于“冰冷”无聊,于是开始了电子声音和具体声音的综合运用[3]。直到1960年,电子音乐已经被绝大多数音乐家所熟知并运用,人们慢慢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更好的、更便捷的变化声音的角度,世界上第一台合成器应运而生。RCAMark2,作为第一台合成器,它可以对所有材料进行准确的控制:通过按一个按键,就能得到按预先设定好的要求处理过的音色。作曲家米尔顿·巴比特就在这台合成器上创作了作品《电子合成器曲》。它的体型巨大笨重,很快就被一些灵巧轻便的合成器所取代,如莫顿·萨伯特尼克的作品《月亮的银苹果》就是利用罗伯特·穆格和唐纳德·布赫拉制作的商用合成器,比起RCAMark2,它更小更实用,更加适合创作一些大型的作品。进入二十一世纪,电子音乐已经参与到了大众社会活动的各个部分,歌曲、影视配乐、电视广播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艺术家逐步的探索,给电子音乐带来了多重维度的提升;音色的变化手段更为丰富,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创造各种各样的音色;不同音色种类的出现,也滋养了一大批的电子音乐风格,如实验性电子音乐、ElectronicDanceMusic(电子舞曲)等;电子音乐与传统管弦音乐的结合程度更为深入,尤其是在影视配乐当中,几乎已经没有单纯的管弦乐或者纯电子音乐了,大众对电子音乐的了解也变得更加丰富。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大众审美的不断变化,电子音乐可以有更精彩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罗音子.电子音乐创作中多元化声音塑造方式的研究[J].参花(上),2021(04):71-72.

[2]张泽林.电子音乐技术与传统乐器在现代音乐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J].艺术大观,2021(06):32-33.

[3]杨怡.电子音乐技术手段的探索与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0,21(12):242-243.

作者:郑佳欣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