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在儿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防范护理措施,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照组,每组5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参照组风险防范式护理,观察两组各项护理指标等情况。结果参照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意外事件人数为1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对照组给药问题人数为1例,意外事件人数为2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4例,发生率为12.73%,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满意度、家属焦虑情况等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风险防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引言

患儿由于年龄问题,治疗中不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医院环境较为陌生,会使患儿产生害怕、不安等不良情绪,导致护理中出现了很多风险事件。我院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分别从建立管理小组、做好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我院患儿的生活质量,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1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即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男女分别为:35例、20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3.64%、36.36%,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12岁、1岁,平均为(7.32±3.21)岁;参照组男女分别为:37例、18例,所占比重分别为:67.27%、32.73%,年龄最大和最小分别为:13岁、2岁,平均为(8.21±4.12)岁;纳入标准:①所选病例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②经诊断均为儿科患者;③顺从性较高患儿;④所选患儿均经过家属同意,签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器官损伤严重者;②配合度较低者;分析两组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参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方法,首先分析儿童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出现的缺陷,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第一,建立管理小组,主要对上年度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出现的风险事件加以分类,找出主要原因,采取合理处理方案,相应的风险事件主要有不按照医院规定要求为患者用药或者护理文书在书写的过程中存在漏洞等[1]。第二,增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护理水平,根据临床实践过程中的操作过程,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给护理人员加强教育,定期组织其培训,比如鼓励护理人员学习有关风险防范方面的法律条款,结合当前医院发生的纠纷事件,对其展开深入讨论,在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比如针对儿童穿刺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培训,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水平,另外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加以鼓励,对工作表现较差的略微施压,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的积极性[2]。第三,做好健康教育措施,患儿由于刚进入医院,会产生害怕、焦虑等不良情绪,另外由于患儿年龄偏小,活泼好动的性格会降低治疗效果,降低了治疗顺从性,所以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鼓励家属加入护理队伍中,帮助家属了解风险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经常查看患儿是否在病房内,周围的栏杆是否变得的松弛,避免发生坠床事故。另外在病房中不要放刀具等器具,防止发生风险[3]。第四,定期对患儿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提出改善措施,加强护理质量,每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其达到预期的护理目标。更为重要的是每周进行总结,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避免在下次护理中发生相同的问题[4]。

1.3疗效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家属焦虑情况、满意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其中护理质量包括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病房护理五个方面,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给药问题、意外事件和静脉留置针情况三种情况,发生率=(护理风险事件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用计算机软件收集数据,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20.0软件中,对其分析,用T和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对比

参照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风险事件对比

参照组意外事件人数为1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对照组给药问题人数为1例,意外事件人数为2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4例,发生率为12.73%,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其他指标对比

参照组满意度为(9.55±0.26),高于对照组的(8.74±0.67),参照组的家属焦虑情况为(46.15±9.28),低于对照组的(54.98±10.68),参照在的并发症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研究方法分析

儿童由于年偏小,治疗中容易出现害怕等不良情绪,降低了治疗效果,不利于患儿身体的康复,所以根据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对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5]。风险防范护理主要是根据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制定相应管理制度,确定管理模式,进而增强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还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该护理方式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思想,这也是护理的本质特点。在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患儿加强交流和沟通,提高其治疗的顺从性,有助于患儿康复。从治疗的整体效果来看,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到儿科护理中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有助于加强儿科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缓解患儿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儿恢复暂且失去的活力。

3.2研究结果分析

有学者通过研究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方法对80例患儿进行研究得出的风险发生率为3.75%。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参照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护理文件、心理护理等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意外事件人数为1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对照组给药问题人数为1例,意外事件人数为2例,静脉留置针情况为4例,发生率为12.73%,两者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满意度、家属焦虑情况等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对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振娟.团队协作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4):290-293.

[2]李正锡.APIE导引模式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395-396.

[3]王波,杨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A02):236-237.

[4]王欢.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A02):1150-1151.

[5]王训文,徐鹏.护理风险管理在预防急诊护理缺陷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8):222-223.

作者:刘兰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