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绩效体系改革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绩效体系改革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绩效体系改革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层级管理联合绩效体系改革儿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7年10月~2018年10开展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00例儿科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比较。2017年10月~2018年3月不采取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方法,2018年4~10月采用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改革管理方法。以护理效果为统计标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后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在护理差错、缺陷及投诉方面的数据差异较大,实施后数据优势突出,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层级管理联合绩效体系改革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优化护理资源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层级管理;绩效体系;儿科管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10月~2018年10开展本次研究,期间总共选取100例儿科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比较。按照时间分实施前后实施后为:实施后50例患儿,男30例,女20例,年龄中位数6.9岁;实施前50例患儿,男32例,女18例,年龄中位数6.8岁。实施前后患儿基础资料差异不突出(P>0.05)。实施前后患儿均由同一组护理人员提供护理帮助。

1.2方法

实施前(2017年10月~2018年3月)阶段不采取护理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实施后(2018年4~10月)采用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改革管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层级管理

首先,明确职责。以临床能力及学历、资历、能力等方面内容,将护理人员划分为多层次,如护士长、组长为一个层次,中级护士为一个层次,初级护士为一个层次,助理护士为一个层次,不同层次职责并不相同,例如护士长与组长的护理任务在于对病房进行巡视,开护嘱、安全评估及护理质量监督;中级护士主要是以技术性任务为主,如部分有技术含量的临床操作;初级护师主要是从事非技术性操作;而助理护士主要是以饮食与生活护理为主。分组时保持组员搭配合理性,尽可能保障基础结构稳定,保障责任的延续与完整性衔接。其次,需要构建层级质控网。以分组、分班质控为主,分组质控主要是将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划分为多个责任组,对于不同组的质控内容由相关组长进行分配并执行,不同小组采取PDCA循环实现对质控问题与效果的控制和评估。对于分班质控而言,主要是由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参与三级医师查房,并负责对当班护士的业务指导,完成对患儿的各方面监护指标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患儿监护中的问题,按照护理质控标准及相关要求落实具体责任,保障护理质量。

1.2.2绩效考核体系改革

绩效考核的具体标准为:岗位与支撑占30%,N3护士系数为1.5,N2与N1级护士的系数为1.0,主管护师系数为1.1。满意度结果占5%,由患儿及其家长及科室护士进行评价,分被占50%。护理质量与安全占15%,由护理部考核分数并实现奖金扣除。工作量占50%,按照科室具体情况进行工作量评价,例如住院雾化吸入、灌肠、口腔护理为2分,置入静脉留置针及静脉采血为5分,一级护理A级为6分。另外8到12/夜班工作量为全体护理平均分的50%。在奖励机制方面,主要涉及到也颁奖礼、点名扎液奖励、满意度调查结果、贡献统计与护理缺陷。

1.3观察指标

以护理效果为统计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护理效果划分为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实现统计比较,调查内容以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理的专业性及护理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人性化等方面为主,总分100分,80分及以上、60分及以上及不满60分分别评价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应用SPSS19软件总结并统计比较,在数据录入之后借助系统功能比较,计量的数据以均数方式显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满意度比较

实施后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

2.2实施前后护理风险比较

实施后与实施前在护理差错、缺陷及投诉方面的数据差异较大,观察组数据优势突出,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P<0.05)。

3讨论

层级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在明确护理组长的职责同时,以针对性的护理原则落实不同层级的护理任务及管理任务,让护理资源可以应用得更有针对性与层次性[3]。另外,通过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更好地激发护理人员在工作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护理人员可以不断地提高护理工作意识与积极性,提升护理服务的主动性,强化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4]。对于层级管理与绩效体系考核改革两种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至少达到以下几点优势和作用:①稳定团队。借助层级管理可以以等级性的方式安排岗位,并借助绩效体系可以更好地落实薪酬分配,促使工作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得到有效提高,从而间接稳定整个团队的凝聚力与稳定性。②改善护患关系。借助不同护理人员落实不同的护理工作,可以让护理人员在素质水平方面得到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高整个护理团队的护理水平,从而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间接性的改善护患关系[5]。③提高经济效益。在层级管理应用后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优化和改进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整体形象,从而为医院的长期性发展提供帮助。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前后患儿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分别为94.00%与76.00%,实施后数据优势突出;实施后与实施前在护理差错、缺陷及投诉方面的数据差异较大,实施后数据优势突出,多项数据差异均显著。这一结果可以充分论证层级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改革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提高整体护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优化护理满意度,可以作为儿科管理工作的常用改革方式。综上所述,层级管理联合绩效体系改革在儿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突出,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整体水平,优化护理资源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候燕,赵美.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儿科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16,40(2):198-200.

[2]蔡盈,许燕,唐龙,等.分层培训方法在儿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0):2935-2939.

[3]汪春霞,隆碧霞,向红遐.分层级护理模式在儿科病房应用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159-161.

[4]李正锡.APIE导引模式在儿科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2):395-396.

作者:顾幼丽 单位:余姚市第二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