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内儿科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内儿科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内儿科护理教学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两个班学生,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应用标准化病人。结果实验组学生儿科护理总成绩、实训成绩、平时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理论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大多认同应用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法。结论将标准化病人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儿科护理成绩。

关键词:标准化病人;儿科护理;教学方法标准化

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又称模拟病人、病人演员、计划病人或病人指导者,其通过模拟临床情景,逼真反映病人情况等,同时起到病人、教师和评估者的多重作用[1]。1968年国外学者Barrows[2]首次提出标准化病人概念,并将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自此之后,标准化病人便在国内外掀起了教学改革浪潮。SP的出现能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改变过去机械化、填鸭式、呆板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研究发现,应用SP的教学方法(简称SP教学法)的运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包括对病人关爱的意识、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3]。然而纵观国内外文献发现,鲜少有将SP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研究标准化病人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儿科护理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在我校2017级6个护理班中,以随机抽样方法,选择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人,对照组39人。为了保证实验的严谨性,研究对象此前均未接受任何关于儿科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

1.2方法

1.2.1标准化病人招募通过校内微信群、QQ群,向2018级大一新生招募标准化病人志愿者,并通过面试,筛选合格者。招募标准:(1)能根据SP角色需要,尽可能表现角色特点,严格按照病案展示细节,有适当的表演才能;(2)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能接受学生的检查及询问,在问诊及体格检查时专注,结束问诊后能够回忆学生表现,并将其记录下来;(3)拥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参与课堂教学;(4)具有敬业精神并乐意接受此项工作。

1.2.2教学病例编写根据《临床诊断学教程》一书,教师根据不同儿科病例,编写不同的剧本,并将其用于理论授课和实训授课,每份病例包括病人的文化背景、职业、疾病状况、治疗进展情况、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等。请高年资临床护理专家和护理教育专家对剧本进行修改审阅。

1.2.3标准化病人培训培训时间为6周。首先由教师将编写的病例发放给招募的标准化病人志愿者。SP志愿者预习病例,之后接受集中教学。第一阶段:医学基础知识培训;第二阶段:讲解问诊技巧和内容,配合与评价学生的问诊过程。第三阶段:让每位SP志愿者熟悉病例,扎实掌握1~2个儿科病例,培训教师介绍该病涉及的疾病发展、临床特征或操作流程,把SP志愿者分成4~5个组进行培训。

1.2.4教学实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训示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实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应用标准化病人,具体实施如下:(1)在理论教学中,将标准化病人作为教学载体,通过体格检查、询问病史等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注重临床思维的应用和情感沟通;(2)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模式,每组安排一名标准化病人,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熟悉操作流程,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3教学效果评价

1.3.1儿科护理成绩儿科护理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理论成绩3部分构成,其各占15%、25%、6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态度、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医学人文素养,每项占总成绩的3%;实训成绩包括5项常规儿科操作成绩,每项占总成绩的5%;理论成绩为期末考试成绩。

1.3.2学生问卷调查通过自制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42名实验组学生进行SP教学效果评价,共发放问卷42份,回收42份。问卷内容包括:(1)对SP教学法的总体评价;(2)有利于提高教学吸引力;(3)有利于提高临床沟通能力;(4)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5)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6)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比较,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儿科护理成绩比较

儿科护理课程教学结束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平时成绩、实训成绩、理论成绩以及总成绩进行对比。实验组的总成绩、实训成绩和平时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理论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2.2实验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用自制的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实验组4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研,结果显示,100.00%的学生完全认同SP教学法,92.86%的学生完全认同SP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学吸引力,100.00%的学生完全认同SP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临床沟通能力,85.71%的学生完全认同SP教学法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71.43%的学生完全认同SP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90.48%的学生完全认同SP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团队协作能力,见表2。

3讨论

世界首例SP是由美国教授Barrows在20世纪70年代培养的神经科SP[4],之后SP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SP教学法被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家运用于临床医学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5]。1991年美国Stillman教授首次将标准化病人教学法引入我国,然而直到1993年,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及九江医学专科学校3校合作,在中华医学基金会(CMB)资助下,培养了我国第一批SP[6-8]。在此之后,全国各大高等院校医学相关专业陆续应用了SP,包括复旦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同样在高中职教育中也有不少学校如苏州卫校、韶关卫校先后开展了相关方面研究,并证实了SP教学法是可以收到显著效果的。现如今标准化病人教学法被引入我国已有20年左右的时间,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有相对成熟的相关体系。但对于我校而言,由于护理专业刚刚起步,这项教学方法至今还没有被完全引入,尤其是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更少。

3.1有利于提高学生儿科护理成绩

本研究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科护理总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接受过标准化病人教学的实验组总成绩、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平时成绩包含出勤、课堂态度、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医学人文素养,SP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课堂专注度、临床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能力,因此,实验组平时成绩高于对照组。实训成绩反映学生对于儿科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一味重复教师的示范动作,缺乏思考,对于某些操作只知该如何做,而不知为何这样做,而在SP教学中,学生会根据标准化病人的引导,思考操作的准确性,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会思考操作流程的必要性,锻炼自己的临床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实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这与所查询到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9]。可能是因为期末理论试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固化的,对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全面性还是有所欠缺,而这方面的误差可能导致SP教学法对理论成绩的影响不够明显。

3.2实验组学生认同标准化病人教学法

调查发现,虽然SP教学法对我校学生来讲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但大多数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与常规教学方法相比,SP教学法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多样化的案例教学与多种角色扮演,提高学生临床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而这恰恰是现如今护理专业学生最为欠缺的部分。本研究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儿科护理成绩进行对比发现,SP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儿科护理成绩,且学生对于此种教学方法持肯定态度。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提高学校对于SP教学法的支持度,也为SP教学法在其他护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胡三莲,何丹,周玲,等.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3,23(9):58-60.

[3]蔡小红,闻彩芬,濮丽萍,等.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提高护生儿科护理能力的有效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6):3108-3111.

[5]张莉芳,蔡益民.标准化病人在护理学基础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9,6(6):270-272.

[7]赵小英,王友赤.应用标准化病人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评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2):10-13.

[8]欧阳钦,刘文秀,万学红,等.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3(2):18-19,24.

[9]牟一坤,唐宗玲,纪经智,等.应用标准化病人技术辅助儿科临床教学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5):623-625.

作者:曹莎莎 单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