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98例静脉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每组49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接受静疗小组模式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常规组和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6.33%(8/49)、4.08%(2/49),患儿家属满意度分别为75V51%(37/49)、91.84%(45/49),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低,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关键词:静脉治疗;儿科;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满意度

静脉治疗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其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护理风险事件,如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等,影响治疗[1]。临床需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静脉治疗的质量与安全性。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加强护理人员静脉治疗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强化其业务技能,以保障静脉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98例住院静脉治疗的患儿,旨在明确静疗小组模式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及其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的98例静脉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段分为两组,每组49例。常规组女23例,男26例,年龄2~11岁,平均(5.71±1.02)岁。观察组女21例,男28例,年龄3~10岁,平均(6.02±1.14)岁。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住院接受静脉治疗;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儿监护人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静脉炎或相关病史;②癌症。

1.3干预方法

1.3.1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按照传统静脉治疗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定时巡视,注意观察患儿静脉穿刺部位情况;一旦发生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立即采取对应措施处理。

1.3.2观察组进行静疗小组模式护理风险管理。(1)组建静疗小组。组长由呼吸内科护士长担任,组内成员包括病区护士长、护士,共10名成员。(2)制定培训方案。由医院护理部制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静脉治疗相关技术、各种敷贴方法的选择与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静脉留置针应用方法、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维护及相关并发症处理措施等。(3)培训。明确培训方案及内容后,由医院护理部负责静疗小组的培训工作,定期举办讲座,发放知识手册,邀请专家授课等,不断强化组内成员静脉治疗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能力,安排组内成员到上级医院学习。(4)强化管理建设。强化对静疗小组的管理,建立静脉治疗操作标准、制度、规程,结合临床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制定静脉治疗护理风险事件上报制度,一旦发生,立即上报;若遇到疑难静脉治疗病例,组织相关医护人员共同讨论,寻求合理解决方法;加强监督,及时发现不良事件风险,及早采取预防处理措施。

1.4观察指标

(1)护理风险事件,包括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静脉炎等。(2)患儿家属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ewcastlesatisfactionwithnursingscale,NSNS)判定,共19项内容,分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非常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2结果

2.1护理风险事件

常规组出现静脉炎3例、非计划性拔管5例,总发生率为16.33%(8/49);观察组出现静脉炎1例、非计划性拔管1例,总发生率为4.08%(2/49)。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45<0.05)。

2.2患儿家属满意度

常规组3例非常不满意,4例不满意,5例一般满意,19例满意,18例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75.51%(37/49);观察组1例非常不满意,1例不满意,2例一般满意,18例满意,27例非常满意,总满意度为91.84%(45/49)。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1,P=0.029<0.05)。

3讨论

静脉治疗是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属于基本护理操作技术,但若操作不当,可能引发多种医疗纠纷,影响患儿家属满意度[2]。临床在静脉治疗及其管理中存在部分护理人员输液知识不足、操作技能欠佳、相关标准执行不严格、操作程序不规范等现象,这些问题均可导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因此,有必要重视护理风险的管理,以进一步提高静脉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护理风险管理主要是准确评估护理期间存在的一系列潜在风险,采取适当干预措施进行预防、处理,以降低护理风险[3]。近年来,静疗小组模式逐渐应用于护理风险管理中,通过组建小组、培训、加强管理等多种途径实现降低护理风险的目标[4]。本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静疗小组模式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组建静疗小组,组织成员学习静脉治疗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等,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与效率,有利于提高静脉治疗护理效果。同时,本研究充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加强静疗小组的管理,建立、完善静脉治疗相关操作标准、规程,加强监督,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有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本研究数据即显示,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综上可知,静疗小组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方继红,武凤芹,杨媛媛,等.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提高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7,21(4):781-785.

[2]李志琼,谢楠,刘永红,等.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中心静脉导管护理质量中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2):1785-1786.

[3]严波,陈梦菁.静疗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40(20):127.

[4]魏虹,肖莉,叶凤基,等.品管圈管理对静疗小组降低护士静脉治疗中锐器伤发生率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9):148-149.

作者:崔瑞玲 崔喜红 单位: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