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情绪认知理论对儿科门诊患儿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情绪认知理论对儿科门诊患儿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情绪认知理论对儿科门诊患儿的影响

[摘要]目的评价情绪认知理论下心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以促进门诊输液患儿预后。方法选择本院儿科门诊2018年8月~2019年6月期间静脉输液治疗的小儿,总计200例。进行对照组与试验组分组,采取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门诊小儿输液成功率、家长满意度、患儿输液合作度。结果试验组儿科门诊输液患儿输液成功率、输液合作度以及家长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情绪认知理论情绪分析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输液小儿输液合作度与配合度,家长满意度高。

[关键词]情绪认知理论;儿科门诊输液;情绪状况;心理干预;满意度

儿科治疗中输液是主要治疗手段,门诊输液室环境嘈杂且人员流动性大、病种多,加上患儿、家长情绪复杂以及小儿自控能力不强、无法有效配合治疗,从而增加了门诊护理工作难度[1]。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在家庭中的重心地位,家长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了进一步提高门诊输液小儿输液成功率、合作度,本院在门诊输液工作中落实情绪认知理论心理干预,本文就此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8年8月~2019年6月,总计200例。纳入标准:①门诊输液小儿;②监护人知情同意;③2~10岁小儿。排除标准:①重症疾病小儿;②先天性心脏病等患儿;③家长情绪过于激动,无法有效配合。进行门诊输液小儿分组,采取随机法。对照组(n=100):男53例,女47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6.5±2.5)岁;情绪类型:恐惧型49例,积极型36例,迟缓型15例。试验组(n=100):男57例,女43例;患儿年龄2~9岁,平均(6.6±2.2)岁;情绪类型:恐惧型48例,积极型34例,迟缓型18例。对照组与试验组门诊输液小儿基线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100例门诊输液治疗小儿与家长治疗常规护理。试验组:以上基础上落实情绪认知理论的心理护理干预。①情绪表现类型:恐惧型患儿有治疗前明显哭闹不止、不配合表现;积极型患儿可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人员沟通;迟缓型患儿被动接受治疗,有治疗沉默等表现;②护理措施:结合小儿心态优化门诊输液室环境,环境布置上色彩明快、童趣,以减少环境因素对小儿的刺激。护理人员与患儿接触时以亲切和蔼的表情以及温和的笑容感染患儿,以拉近与患儿之间的关系,并以抚摸及讲故事等方式给予小儿心理护理支持。针对迟缓型患儿治疗前需提前告知,尽可能建立家长认知、心理准备。另外,护理人员与小儿家长有效沟通,受到门诊环境、小儿患病的影响,导致家长情绪明显不稳定,护理人员要做好小儿家长安抚工作,待其稳定情绪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输液指导,提高家长对治疗护理的配合度。同时,小儿静脉穿刺难度大,操作时要求护理人员秉持平稳心态、精力集中、冷静镇定,以提高穿刺效果,且输液期间结合小儿不同情绪类型进行温柔问候、鼓励眼神、抚摸、陪伴等多种心理安抚,提高小儿与家长身心舒适度。

1.3观察指标

记录门诊输液小儿输液成功率、输液合作度,进行家长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基于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建模计算门诊输液小儿观察指标。小儿输液成功率、合作度等计数型指标以例n(%)描述,采用x2检验。P<0.05,证明门诊输液小儿与家长试验指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小儿输液情况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200例小儿输液成功率与合作度情况见表1。试验组小儿输液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小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200例小儿家长满意度调查情况见表2。试验组小儿家长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小儿门诊输液工作中情绪状况可造成多方面影响,例如患儿不配合治疗影响工作流程、静脉穿刺难度大影响穿刺成功率、输液不配合导致针头滑出血管等风险、反复重新穿刺影响工作效率、小儿哭闹与不配合影响家属情绪[3-4]。情绪认知理论分析基础上结合小儿情绪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改善了患儿与家长的认知、配合行为、提高了穿刺成功率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5]。试验结果和王蕾研究结果有一致性,观察组患儿与护士合作率96.53%高于对照组91.32%,一次性进针成功率92.43%高于对照组73.66%,P<0.05。综上所述,情绪认知理论指导下的心理干预用于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中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丽敏.护理风险管理减少儿科门诊输液不良事件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9,17(22):2796-2797.

[2]邹丽娟.细节护理对儿科门诊输液患儿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18):116-117.

[3]程明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治疗中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实施及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4):51-52.

[4]康长娟.优质护理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输液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6):1148-1149.

[5]王蕾.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6):528-529.

作者:时秋珍 单位:北京丰台医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