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科护理管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防范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儿科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前收治的120例患儿为常规组,随机选取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后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结果经过对所选患儿调查显示,研究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并且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工作中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

[关键词]风险防范式护理;儿科;护理满意度

引言:

护理风险主要是指临床护理期间由于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风险事件,一旦发生风险不仅会对患者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引发纠纷事件。由于儿科主要收治一些年龄相对较小的患者,其身体和心理尚处于发育阶段,因此护理期间极易出现风险事件,从而增加风险事件的发生[1-2]。基于此,本研究以240例患儿为调查对象,分析对其采用风险防范式护理前后护理质量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患儿临床资料

本院儿科于2018年1月开始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随机选取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前收治的120例患儿为常规组,随机选取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后收治的120例患儿为研究组,其中常规组男性66例,女性54例,患儿年龄范围在4个月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2.10)岁,呼吸系统疾病45例、消化系统疾病54例,神经系统疾病21例;研究组男性67例,女性53例,患儿年龄范围在4个月至1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2.12)岁,呼吸系统疾病46例、消化系统疾病54例,神经系统疾病20例。对比两组患儿临床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在实施风险防范式管理前儿科主要采用传统管理方式,患儿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容易出现的风险事件,并为其讲解如何更好的规避风险发生。在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后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在儿科成立风险防范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防范意识培训,并对儿科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和潜在的风险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2)完善管理制度,在实施护理工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制定护理质量监管小组,不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对于护理期间存在的风险事件及时处理。严格规范护理文书书写,确保儿科护理文书字迹清晰,保证护理文书的有效性、准确性和及时性[3];(3)加强药物管理,因为儿科收治的患者年龄相对较小,其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同时其药物敏感性也比较强,因此一旦出现服错药则极易造成医疗事故,对此应对药物进行严格管理,并为患儿家属详细讲解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一旦出现异常现象则需要及时告知护理人员或医生进行处理[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护理期间风险事件、纠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家属进行调查,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其对护理工作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选患儿住院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数数据(%)显示,x2检验,计量结果以(x—±s)表示,t进行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差异

经过对所选患儿调查显示,研究组风险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为0,而常规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7%,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83%,组间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

2.2对比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差异

经过对所选患儿家属调查显示,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8.15±1.10)分,而常规组满意度评分为(80.17±5.53)分,组间比较(t=3.281,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风险方法式护理模式在儿科中的应用比较常见,在临床护理期间需要加强对患儿住院环境、饮食方案、药物使用等进行护理,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同时对一些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的患儿应对其进行压力性损伤评估,对于一些高危患儿应按时协助其进行翻身,并保证其皮肤清洁和干燥[5]。同时医院还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静脉穿刺、胃管插管等基础操作培训,争取做到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对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风险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率均为0,而常规组患儿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67%,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83%;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8.15±1.10)分,而常规组满意度评分为(80.17±5.5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降低儿科风险事件发生,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刘玉明,蔡益民.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价值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4):73-74.

[2]史林芝,张巧权,谢俐萍,蒋金丽.分层责任制质量控制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1):109-111.

[4]王婧.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在改善门诊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07):44-45.

[5]马丽萍,汪双琴.护理不良事件规范管理在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4):171+175.

作者:邹莹 胡沛丽 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儿内科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