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及管理实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及管理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及管理实践

摘要:目的:总结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为儿科中成药使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19年为研究时限,其中2019年1~6月按照常规方法实施管理(实施前),2019年7~12月采取管理对策(实施后),各抽取40例患儿予以研究,分析儿科中成药使用及管理情况。结果: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主要包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豉翘及小儿清热解毒颗粒,实施后与实施前中成药使用差异较小(P>0.05);实施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问题,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可降低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加速患儿康复,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关键词: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管理实践;不合理用药;用药安全

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中医学在各类疾病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得到重视与认可。大量临床文献报道指出,中成药在相关疾病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使用方便等优势,目前中成药在不同科室疾病治疗中均已得到应用[1]。随着中成药的广泛应用,较多儿科中也开始使用中成药,但是在具体应用管理期间存在问题,如用药不合理、不良反应发生较高等[2-3]。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现状分析,了解儿科中成药使用存在问题,进而采取管理措施,旨在不断提高儿科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保证患儿用药疗效与安全性,现就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年为研究时限,其中2019年1~6月按照常规方法实施管理(实施前),2019年7~12月采取管理对策(实施后),从不同时间各抽取40例患儿予以研究。实施前,男24例、女16例;年龄3~13岁。实施后,男22例、女18例;年龄3~13岁。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中成药使用与治疗资料均有记录,实施前后患儿一般资料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不同患儿治疗期间中成药使用情况、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费用、住院时间等资料予以回顾分析。其中实施前患儿中成药使用期间采取常规管理方法,依据医院要求用药,通过调查发现儿童使用中成药治疗期间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同时有一定的用药不良反应问题。结合儿童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对实施后患儿用药期间采取管理对策。实施后儿童中成药使用管理措施:①注重处方点评,建立处方点评制度,要求药师对儿童用药处方予以点评,患儿家属领取药物时,药师需要评定处方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不适宜,有无超常处方等,对于处方合理的可遵为患儿家属发放药物,对于处方点评中存在问题的,可及时电话联系临床医师,指出儿童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并与医师讨论,及时对处方作出调整。处方点评中可让临床医师掌握中成药使用期间常见的重复用药、配伍禁忌、超剂量、超疗程等不合理使用问题。保证不合理处方及时得到纠正,降低儿童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②强化对临床医师的综合培训,鉴于临床可使用的中成药种类与数量在不断增加,因而医院内部需要定期对儿科医师进行多方面的业务培训,讲解中成药中的“十八反”“十九畏”,讲解中成药与西医配伍要求,讲解科室使用率较高中成药信息,如药物作用机理、辨证分型、禁忌症等;通过标准处方书写范例讲解,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处方书写,如中成药处方书写要求按照中医诊断写出病名与证型,有利于结合不同患儿辨证用药;中成药名称应当书写药品通用名称;写清楚药物的用法用量,特殊情况下的超剂量使用需要注明原因;明确不同中成药的剂量单位;含毒性成分的药物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等。帮助临床医师不断提高自身中成药用药知识,培训同时还需要对中成药知识培训效果予以考核,保证培训效果。③重视中成药药物使用说明书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临床医师用药前需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明确中成药主要成分、功能主治、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减少无适应症用药或者经验用药。比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主要成分包括柴胡、桂枝等,有发汗解表,清里退热的功效,对体温38℃左右发热可使用,但是对于反复发烧、高烧患儿则不适宜使用,用药期间需要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保证患儿充足休息,合理补充营养。④建立激励与赏罚制度。每月对儿童中成药使用情况予以统计,对其中出现不合理中成药使用的临床医师与药师予以处罚,而对于无不合理用药的临床医师与药师可予以奖励,激励儿科医师、药师更加谨慎地对待工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也鼓励临床医师、药师能够自我提高业务能力。⑤重视信息收集与反馈,临床医师、药师可对某一中成药在儿科中的使用情况予以跟踪,了解中成药使用疗效、用药安全性、住院时间,评价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疗效分析与跟踪等,获取临床病例资料并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儿童中成药的使用与管理。

1.3观察指标

儿科中成药使用情况;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用药不良反应;中成药费用与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软件SPSS24.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χ±s),t检验;计数资料(n,%),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儿科中成药使用情况比较

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主要包括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豉翘及小儿清热解毒颗粒,实施后与实施前中成药使用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实施前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比较

实施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2。

2.3实施前后儿科中成药使用不良反应比较

实施后儿科中成药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见表3。

2.4实施前后患儿中成药费用与住院时间比较

实施后患儿中成药治疗费用少于实施前,住院时间短于实施前(P<0.05)。见表4。

3讨论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主要是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小儿豉翘,小儿清热解毒颗粒,其中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成分有柴胡、桂枝、浮萍、黄芩、葛根、白芍、蝉蜕等,柴胡主治感冒发热,桂枝主治风寒感冒,葛根主治外感发热头痛、口渴、消渴;黄芩主治湿温、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白芍主治头痛眩晕;蝉蜕主治风热感冒,该药物能够快速缓解小儿外感发热症[4-5];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用药时需要开水冲服,1~3岁每次1袋;4~6岁每次1.5袋;7~14岁为每次2袋。小儿豉翘成分有黄芩、大黄、连翘、淡豆豉等,有疏风解表、清热导滞作用,临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流行性感冒、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均可使用该药物;小儿清热解毒颗粒则多用于病毒性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冒症状等治疗[6-8]。实施前后患儿上述中成药使用差异较小,证明上述中成药在儿科治疗中应用较多,更需要加强用药管理。数据显示实施前管理期间存在10%不合理用药问题,且有15%患儿出现不良反应,提示常规管理无法满足儿童中成药使用要求。根据儿童中成药用药管理现状,从多方面采取管理措施,如注重处方点评、强化对临床医师的综合培训、重视中成药药物使用说明书在用药管理中的作用、建立激励与赏罚制度、重视信息收集与反馈等,上述措施能够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处方书写、提高医务人员业务能力,保证中成药使用规范性与科学性,提高儿童中成药使用与管理效果[9-10]。结合研究结果,通过采取管理实践,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从10%下降到0,用药不良反应从15%下降到2.50%,且儿童中成药费用、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这主要是因为加强对儿科中成药管理可保证儿科中成药合理使用,充分发挥中成药作用,凸显出中成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用药造成的医药资源浪费、住院时间延长等问题。综上所述,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存在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问题,通过采取管理措施,可降低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于双双.儿科止咳祛痰中成药金振口服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12):2759-2763.

[2]刘晓玲,段彦彦,陶兴茹,等.儿童医院中成药使用现状和建议[J].中成药,2019,41(7):1753-1756.

[3]李艳,宋亚刚,苗明三.基于临床用药特点的儿科中成药思考[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5):210-216.

[4]康婉洁,佟彤,张巍伟,等.我国含雄黄中成药儿童用药信息的调查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11):2757-2759.

[5]张泰,连佳,赵彤彤,等.从中药师视角展望儿童群体中成药合理应用相关服务[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7):1734-1735.

[6]王永红,杨秀萍,韩杰霞.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制剂使用现状调查分析[J].中成药,2018,40(2):502-504.

[7]梅昕,冯锦玲,刘圣根,等.药师在儿科联合门诊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8,53(2):159-162.

[8]郭春彦,王彦青,张萌,等.中成药在儿科应用现状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药学杂志,2017,52(4):327-330.

[9]张泰,连佳.儿科应用清热类中成药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医杂志,2017,58(2):119-122.

[10]李亚昙,阿衣古丽·玉努斯,滕亮,等.新疆某三甲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情况对比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2):164-168.

作者:方美英 孔云云单位:新昌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