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教学中微课模式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微课模式应用在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2019年我校学习临床技能学的临床、影像、麻醉专业的大三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的321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将2019年的284名学生作为观察组,实施微课+反馈式教学法。对两组研究对象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对比两组教学效果,并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理论测评成绩的优良率为85.21%,高于对照组的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操作技能如小儿胫骨穿刺、小儿体格测量、婴儿喂养的合格率分别为99.30%、98.94%、97.89%,均高于对照组的90.65%、96.26%、9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的满意率为95.77%,高于对照组的8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教学中应用微课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还可提高其临床操作技能,从而培养出综合实力高的医学生,值得借鉴。
【关键词】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教学;微课;理论知识
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知识、临床操作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是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技能操作是临床诊疗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不仅要求上具有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拥有熟练的操作技能。近些年,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日益繁重,一线教师既要钻研教材还有组织课堂教学,教学压力大,并且缺少典型教学病例,不能满足临床教学需要[1]。而且,大部分患儿不配合操作,加上患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都使临床教学面临很大困难。因此,要减少患儿的不配合及家长的抵触,就要求医学生对整个操作做到准确、非常熟练。随着各种新型教学法的出现,微课也逐步应用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微课是以视频的形式记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全过程,是对既往教学法的一种补充手段。本研究就将微课堂的设计从儿科常见的临床操作入手,让学生反复学习和操作[2]。本文就微课应用在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效果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级临床、影像、麻醉专业的321名本科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将2019级临床、影像、麻醉专业的284名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16名,女性105名;年龄19~26岁,平均(21.41±1.25)岁。观察组:男性198名,女性86名;年龄18~25岁,平均(21.35±1.23)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满足可比性,P>0.05。两组的带教老师相同,共11名,包括3名男教师及8名女教师,年龄33~53岁,平均(40.35±1.57)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微课模式+反馈式教学法,(1)微课:具体内容:选用国家最新教材,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教育,通过病例引入-探究操作目的-操作示范-课后练习-反馈”这一思路来设计微课,具体操作步骤:①选题:儿科常用的技能操作:小儿体格测量、小儿胫骨穿刺术、小儿腰椎穿刺术、气管插管术、儿童心肺复苏、新生儿复苏、PPD皮试、婴儿喂养。确定授课老师、收集材料,注意操作关键点、难点的解释和突破。②撰写教案:虽然是微课,教案中的环节也要详细,条理要清晰,基本流程要齐全,在教学流程设计时参考教学用书,要有自己的见解,真正起到解惑的作用。③制作PPT课件:课件起到的是一个引领的作用,要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展现出新时代教师的科技水平,要简洁明了。④录制整合材料:利用Camtasia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⑤设计课后练习和反馈调查表。⑥课堂应用、学校平台发布。⑦微信及学习通平台接受学生答疑,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分析改进。(2)反馈式教学法:①课前通过学习通平台观看微课进行预习,完成理论测验,在讨论区进行初步讨论反馈,教师给予答疑解惑。②课堂演练时,挑选1名同学做示范,进行操作技能练习并评分,对其错误示例拍摄图片和视频,通过微课平台同步投屏,学员自查,其他学员反馈不足,教师进行点评反馈,共同探讨。③完成课后理论作业,老师评价反馈。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2)对比两组理论测评成绩优良率;(3)临床操作技能合格率。
1.4评价标准
两组学生临床操作技能成绩包括以下内容:小儿胫骨穿刺、小儿体格测量、婴儿喂养等,每项操作在规定的10min内完成且无出差错为合格,统计合格率[3]。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进行评分,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微课程、教学方法等内容,每项内容0~25分,总分100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60~84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总例数-不满意)/总例数×100%[4]。理论测评成绩根据教学大纲进行出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分析题共五大部分,总分100分,优:≥85分;良:70~84分;合格60~69分;差:低于6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5]。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满意率为95.77%;对照组的为8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两组理论测评成绩优良率对比
观察组的理论测评成绩优良率为85.21%;对照组的为7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3两组临床操作技能合格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操作技能合格率显著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3讨论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范畴的二级上必须的主干学科之一,儿科学所涉及的疾病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复杂、涉及的专业广泛等,被认为最难接近的学科,是医学教育的难点、重点。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儿科医生的短缺问题,因此,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儿科学人才是临床教学的重点[6]。临床实习是医学(上)生向医生转变的关键环节,儿科临床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阶段[7]。传统的带教存在于着理论与临床结合少、形象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较少、记忆难,学生的兴趣不高等不足的问题。微课是利用幻灯片、音频、视频、图片等不同媒体制作的综合影像学,能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而且,微课依赖网络平台,方便学生交流[8]。微课程、微作业、微测试、微学分可以实行一体化,便于学生自学,可以先学后练习,学生在带教老师的知道下,通过微课,主动获取知识,传统带教中学生的弱势[9]。移动网络及终端的普及已经成为自主学习的必然趋势,微课可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也便于学生在网络上随时点播,随时学习,可查漏补缺,又可巩固知识,可对传统课堂学习进行补充和资源拓展[10]。微课针对性强,短小精悍,可反复点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1]。本研究将微课模式+反馈式教学法应用在儿科临床技能操作教学中,将儿科学见习、实习的主要教学内容和临床紧密结合,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普遍意义,是临床医生的操作基础[12]。在医学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课程具备以下主要特色:(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科知识整合,通过教改实验开拓了丰富的教学资源。(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教学实践环节,增加了临床实践在儿科学教学中的时间和内容。学生经过教学与见习,临床基本功扎实,教学质量明显提高[13]。(3)带动了课程建设。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教学设施改善快,投入小。在学院开展学生网上评价老师授课质量、评教评学活动及已部分开放的本课程中,学生们认为儿科学课程大多数老师都讲课清晰,表达准确,能把临床实例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使同学们兴趣大增,也记得更牢固,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14]。通过本微课程的学习,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利用其可重复性能缓解“吃不饱”和“听不懂”的问题;能显著突出操作的重点难点,反复学习,规范操作[15-16]。(4)通过反馈式教学法与微课相结合,因微课具有可重复性特点,随时都可以回放,学生可以对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反复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了反馈式教学法的准确性[17-1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理论测评成绩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临床操作技能合格率也高于对照组,由结果得知,微课应用在儿科临床操作技能带教中具有很高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在儿科临床操作技能的带教中,采用微课模式联合反馈式教学法,可提高医学上临床操作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岩 熊伟 梁敏 王志坚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