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少儿HUTT试验讨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少儿HUTT试验讨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少儿HUTT试验讨论

本文作者:林萍 王成 曹闽京 罗海燕 许毅 谢振武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心血管病研究室

结果

1一般资料

6岁以下受试儿童的主诉症状及年龄分布见表1。检查时男童年龄及体重大于女童(P<0.05),病程及身高方面未见性别差异(P>0.05),见表2。

2hutt依从性

144例受试儿童中8例仅完成了BHUT,136例完成了SNHUT。4岁以下受试儿童4例,其中1例(3岁1个月)男童在BHUT结束时因哭闹没有完成SNHUT外,另外3例均在家属陪伴安抚下完成SNHUT全过程。

3HUTT安全性

144例受试儿童完成HUTT后,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

4HUTT阳性率

4例4岁以下儿童HUTT全部为阴性。32例(22.2%)HUTT呈阳性反应,其中血管抑制型30例,混合型2例,未见心脏抑制型。HUTT阳性的儿童中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18例vs女14例,P>0.05)。不同主诉症状患儿的HUTT阳性率分别为心慌(62.5%)、头痛(30.8%)、叹气(22.2%)、晕厥(21.3%)、头晕(11.9%)等,见表1。

5HUTT阳性反应时间

BHUT阶段发生HUTT阳性反应2例,均为女童,出现阳性反应时间为12.5±2.5min。SNHUT阶段发生阳性反应30例,男18例,女12例,出现阳性反应时间为4.7±2.4min,男童与女童出现阳性反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0.5minvs5.1±0.8min,t=-0.648,P>0.05)。

6HUTT阳性的干预措施

受试儿童HUTT达到阳性反应标准后,立即将倾斜诊断床放至平卧位,采取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给氧、口服牛奶等措施,HUTT阳性受试儿童均在5min内心电图和血压恢复正常。

讨论

儿童晕厥病因复杂,卢峥俏等[5]报道3~6岁60例因晕厥住院儿童(男24例,女36例),晕厥病因依次为心源性晕厥(35%)、代谢性疾病晕厥(20%)、自主神经介导性晕厥(15%)、神经源性晕厥(10%)、精神性疾病晕厥(5%)及不明原因晕厥(15%)。Steenwijk等[6]研究6~16岁儿童的HUTT结果,显示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是常见的晕厥类型,药物(包括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等)激发的HUTT能增加HUTT阳性率。

Folino等[7]研究了115例10~82岁(44±21岁)患者HUTT过程中与年龄相关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发现老年组HUTT时交感神经活性比较迟钝,年轻人HUTT晕厥症状出现前表现为过度的交感迷走反应,表明自主神经的活性与年龄相关。

关于HUTT的临床应用价值,国内外未见对6岁以下儿童的研究报道。本研究发现6岁以下儿童进行HUTT检查的主诉症状有晕厥、头晕、叹气、头痛、心慌等,提示6岁以下部分儿童的上述症状与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存在关联,因此对于6岁以下、以上述症状为主诉的就诊儿童,HUTT在明确病因上存在一定的诊断价值。本研究显示6岁以下儿童HUTT阳性率22.2%,其中血管抑制型仍为主要反应类型(93.8%),HUTT阳性率较国内多中心研究数据低[8],考虑与研究对象病种种类、年龄分布等不同有关。SNHUT出现阳性反应时间较本课题组以前报道[9]的短。这些结果考虑与6岁以下儿童自主神经活性较强、心率变异性大有关。本研究显示4岁以下儿童HUTT全部为阴性,但确切结论需要增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才能明确。

6岁以下儿童进行HUTT检查是否合作、依从性是否良好是能否顺利完成试验全过程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室在已完成大样本(n=4322)不同年龄与性别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等心电图、心电向量图正常值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逗哄、家属陪同安抚等措施,保证了6岁以下儿童HUTT完成。其中4岁以下儿童除1例(3岁1个月)男童在BHUT结束时因哭闹没有完成SNHUT外,另外3例均完成SNHUT全过程。表明HUTT在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开展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有关6岁以下儿童HUTT安全性评价尚未见报道。本研究144例受试儿童中有136例进行了SNHUT,结果在32例HUTT阳性受试儿童中,未出现窦性停搏等严重心律失常,未诱发抽搐等严重症状,提示6岁以下儿童进行HUTT检查无明显副反应,表明其安全性较好。

有关HUTT诱发晕厥后的干预措施,从本研究体会到,将倾斜诊断床放至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导管给氧、口服牛奶是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的有效措施。2例混合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中,1例为5岁男童,以晕厥为主诉就诊,BHUT阶段无不适反应,SNHUT阶段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00μg后,4min时面色苍白,在平卧过程中血压65/28mmHg,心率47次/min,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予平卧、鼻导管吸氧、口服牛奶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在5min恢复正常;另1例为4岁7个月男童,以乏力症状为主诉就诊,BHUT阶段无不适反应,SNHUT阶段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100μg后,1min时心率38次/min,患儿躁动不安、面色苍白,血压55/32mmHg,心电图示交界性逸搏心律,立即予平卧、鼻导管吸氧、口服牛奶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在3min恢复正常。在2例BHUT阳性病例中,1例为5岁女童,以晕厥为主诉就诊,BHUT阶段15min时突然面色苍白、血压测不到,心电图示窦性节律,心率157次/min,予平卧、鼻导管吸氧、口服牛奶后1min血压恢复正常;另1例为5岁8个月女童,以胸闷、深吸气为主诉就诊,BHUT10min时血压67/39mmHg,予平卧、鼻导管吸氧、口服牛奶后1min血压恢复正常。应用上述干预措施,32例HUTT阳性受试儿童均在5min内心电图和血压恢复到正常范围,本组病例没有出现需要静脉用药进行抢救的病例。

综上所述,对于6岁以下儿童行HUTT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