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的提升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语言性沟通是最直接的沟通方式。护士在与患儿交流时多采用安抚性和鼓励性的语言,语气要温婉、亲切,语言要通俗易懂。对小一点的患儿多一些爱抚和微笑,减少其恐惧心理,对大一点的孩子多做交流给予鼓励性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的说明穿刺部位以及家属配合的重要性。非语言性沟通是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表达思想感情、观点和目的沟通方式,如通过拥抱、爱抚、微笑等减轻患儿的恐惧感,适当的用肢体语言沟通,可密切护、患、陪三方的关系,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选择合适的血管是直接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关键,留置针输液宜选择富有弹性,粗、直,避开关节及静脉瓣,血流充盈易于固定的静脉,如婴儿期的头皮静脉丰富可选用头正中静脉,额浅静脉或其额角分支及颅骨缝静脉[1]。静脉表浅易见,不易滑动,易于固定;幼儿及学龄前期的患儿可选用手背、腕关节及脚背等,选择明显且直行的静脉,易于穿刺及保留,不宜选择关节处及弯曲不直的静脉;危重抢救儿及周围静脉不易留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易选用股静脉或颈外静脉。
良好的光线、适宜的温度给患儿及家长带来愉悦的心情,穿刺时尽量选择在高度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光线充足、高度适宜、静脉暴露好,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穿刺易成功。由于大多数患儿在静脉穿刺时都不配合,所以操作时必须在患儿家长或助手的帮助下固定肢体,操作者要选择适当的位置姿势,重心稳定同时让患儿体位舒适,保证穿刺部位固定不动,避免患儿在操作过程中肢体的晃动,影响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技巧
置管要点。熟练掌握穿刺技巧是取得穿刺成功的关键,留置针穿刺时选择好静脉,常规无菌消毒,范围>8cm,旋转松动留置针外套管,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以15°~30°的角度穿刺,穿刺点应选择在消毒范围的1/2~2/3的部位,进针速度宜慢,见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再进针2mm,右手固定针芯,确保套管进入血管后再抽出针芯0.5cm,左手握套管顺血管方向置入,送管时固定针芯,右手将针尾稍抬起,用左手食指和拇指的掌侧面推送外套管,边抽针芯边送管,看前方有无隆起,如滴速通畅,右手将针芯全退出,在将套管全部置入血管,穿刺成功后以穿刺点为中心,用无菌透明敷贴作封闭式固定,延长管应弧形固定[2]。
特殊患儿的穿刺。对于皮肤黑、血管暴露不明显或微循环障碍的患儿等,穿刺难度大,要认真辨别血管走向、深浅,用指尖顺静脉走向触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粗细、滑动感,做到心中有数,采取直刺法进针;对回血慢或不回血时不要急于退针,若自感针头确在血管内,可打开止血带,观察液体是否滴入通畅[3]。
肥胖患儿的穿刺。近年来肥胖患儿呈逐年增多趋势,其较厚的皮下脂肪掩盖了表浅静脉,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通过定向直接寻找额上静脉或额浅静脉,穿刺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额上静脉、颞浅静脉是小儿头皮浅静脉,较粗直、不滑动,易观察、固定良好,尤其适合留置套管针。固定患儿,操作者位于患儿头侧,右手拇指第一关节,食指第1、2关节侧面分别放于患儿前囟与眉上1、2横指处,两手指侧面与患儿头皮接触长度各约3cm,两指稍用力按压皮肤后相对挤压,就会看到一条明显的纵向条索状隆起血管,仔细观察隆起血管的厚度,操作者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柄快速进入皮下,刺入血管,此法适用于肥胖儿。
稳妥牢固的固定
见回血确认穿刺成功,稳妥的固定针头是非常重要的,穿刺成功后,先用无菌透明敷贴以穿刺点为中心平整固定,如穿刺部位有汗液,先用无菌棉签将汗液擦干后再固定,接着取一条胶布呈蝶形交叉固定针柄,在上面固定一条胶布,然后将留置针的延长管弧形固定在皮肤上,最后取2~3条长胶布将针柄和延长管环形缠绕于头部或肢体上,固定时要注意将留置针的正压接头和皮肤接触面垫一块无菌棉球或纱布,防止将患儿皮肤压伤,胶布固定时要避开针眼处以便随时观察留置针的情况。
置管后的宣教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常识,置管期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肢体过度活动等,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要让家属知道注意看护,防止患儿抓脱留置针。综上所述,要提高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除应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操作技能外,还要调整好自身的情绪,达到与患儿及家长的有效沟通,同时还要根据不同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血管及穿刺后的妥善固定并适时的宣教。(本文作者:潘金霞 单位:沈阳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