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科临床中多模式整合教学方法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借助多媒体,巩固理论知识
理论课程是儿科临床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是医院教育的基础,对初学医学理论的学生来说,理论课展示给他们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内容生动、丰富、科学的理论知识必定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并使他们在理论课堂上获得系统的儿科临床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通过教师的解析,学生们还能从中学到教师良好的品行及涵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集体备课。每周都应举行集体备课周会,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参加。在会上,同科目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详细研讨,特别是理论知识的疑点、难点、重点,通过集体分析,形成更深刻、准确的认识。备课周会,为任课教师之间的研讨与交流提供了机会,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二,通常情况下,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方式正迎合了儿科临床学生的需求。在形式上,课件、视频等多媒体可综合动态的、静态的画面解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也可通过声音、动画等形式详细展示操作技巧。借助多媒体设备可将理论知识点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展示,让学生很容易就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多维概念,从而提高儿科临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点解析外,还应注重这些知识的进展及外延,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体验拓展知识的成就感,鼓励他们不断发现、总结问题,以获得更多的周边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应注重学生科研意识的培养,教给学生必要的科研方式,为其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为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每学期都应举行观摩课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听教学经验丰富的老主任、老教授及优秀中青年教师的公开课。与此同时,请老主任、老专家对公开课进行详细点评,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及教学经验的交流。
二、重视实践教学,提升操作能力
儿科临床操作技能,是每个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得技能。一名优秀的医师不仅应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通过相关具体操作,医师可了解患者的病症,为做出详细的病情针对提供依据,还可依据准确的病情,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实施治疗方案,尽快接触患者痛苦。但因为目前儿科临床实习机会少,特别是外科手术、内科穿刺中,学生的操作机会很少,不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为提高儿科临床的教学质量,我们可尝试以下几点做法:
第一,积极利用观摩机会。观摩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观摩可以是现场观摩实践操作,还可以是观看相关的操作录像。学生在观看临床实践或录像时,教师可根据操作进度,适时对学生进行细致讲解,使学生在观摩中深刻记忆操作要点,将书本上生硬的、空洞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的、具体的实践操作,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学生只有在熟悉各种操作的程序、要点之后,才能争取到实践操作机会,在日后的操作时才能更加顺利与精准。
第二,注重对学生的实践培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系统讲完操作步骤之后,要给每个实习生留下亲自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客观实践。另外,还可让学生对自己及同学的操作活动进行评判,通过相互指正与交流,使学生能及时改正不恰当的操作方式及步骤,加深对正确操作方式的印象。
第三,充分利用各种操作模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市场上的医学操作模型丰富多样,有的模型甚至可以和实物相媲美,给学生以真实感,在模型上操作熟练之后,当接触真实患者时也会得心应手,不会有陌生感。第四,积极组织各种操作比赛。比赛活动可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通过比赛活动,学生可清楚了解自己的优势劣势,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教师也可借此机会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以后的教学活动的完善与改革,提供准确依据。
三、多措并举,提高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是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可顺利完成特定任务的心智活动或动作方式,具体到儿科临床方面,是医生能有效解决患者问题的和能力与技术。其主要包含:职业行为、协调合作、继续学习、操作、诊断、临床思维、交流等技能。为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3.1制定明确的实习责任、任务及目的
通过完善儿科临床实习的责任、任务、目的,让学生明白实践活动中自己应具备怎样的能力及具体行为准则,可促进学生从学生角色想一是角色的转变。在实习中,教师应依据实习要求,积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其尽快熟悉并严格遵守实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医院中能以真正医生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学会交流、爱护病人、善待病人、衣帽整洁等,为顺利完成实习活动打好基础。
3.2提高学生的临床素质
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应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临床交流能力不仅是医学新模式的要求,也是临床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对语言表达的要求。(1)交友性。态度和善,创造祥和气氛;(2)针对性。针对不同患者、问题、情景有针对性地选择谈话形式与内容;(3)统一性。特别是对处理问题及诊断,标新立异易引起纠纷;(4)教育性。遵守章程制度,紧密配合医疗;(5)启发性。启发患者说出真实感觉,准确描述病情;(6)科学性。措辞严禁,说话讲究依据;(7)保密性。注意保护患者隐私;(8)通俗性。语言通俗,不可过多使用专业术语。第二,注重个人形象,确保仪表、姿态端庄、服饰整洁。第三,加强文字描述水平的提高,给患者提供更清晰、准确、完整的病情及治疗详情描述。第四,重视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3.3注重学生思维的转变
一名儿科临床医师的思维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工作能力,这也是对患者病情做出准确诊断的基础。因为传统的儿科临床课程设置都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课程之间都是相互独立的,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形成简单的纵向思维,这种思维形式制约了学生的思维的宽度;在临床上,患者常常以某一病症为主诉,然而类似病症的疾病有很多种,需要医生在很多种病重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这就要求医生具有横向思维方式,该思维需要医生不断学习并积累临床经验才能形成。临床教学中的病例研讨课锻炼学生的探讨精神、合作能力、自学能力,使他们主动养成学习新知识的习惯,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并积极将临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提高自己的实习效果。教学活动中,病例的讨论课按照“提问—研讨—总结”三个步骤进行。但并不是由教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研讨或回答。在对病例进行讨论之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围绕病例且包含病历之中,“病历”是儿科临床学生很重要的学习资源。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系统性的,知识间是纵向联系。但是在诊断与治疗疾病过程中,医生首先接触的是患者的病症,比如咳嗽、发烧等,而表现为该病症的疾病有数十种,要从众多的疾病中确定患者具体为那种病,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横向的临床知识及思维方法。有时教师提供的病历还故意缺少病史、诊断、辅助检查等信息。病历中缺失的信息,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发挥思维的空间,可有效激发他们的探求问题根源的热情,推动他们借助一些可利用的手段及资源,比如利用教材、参考文献、互联网等查阅相关资料,还可以请教学科教师或与同学探讨等,获取相关的儿科临床新知识,将多种临床信息汇集起来,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已形成的思维方式,使自己的鉴别与诊断更加准确与全面。
3.4严把病历书写关
书写病历室儿科临床医生的必备能力之一,病历书写水平的高低是医生综合思维水平的具体表现。良好的思维能力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好的判断及综合分析能力及丰富的实践经验,然后将医生的综合能力反映到病历书写上。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习惯,针对各类检查结果、体征、病症,多问几个为什么;重视各类病变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较好的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在问诊及体检后及时完善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书写病历时应用语精炼、准确、自己工整;依照病例书写要求,多写多练。
四、小结
总之,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将多媒体教学、量化技能操作的要领、有效讨论临床病例等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展现了教学资源优势,适合儿科临床医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要求。将多种模式的教学法整合到教学实践之中,使学生获得了充分的锻炼机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陈璇 单位: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