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抢救路径儿科临床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抢救路径儿科临床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抢救路径儿科临床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9月-2012年8月儿科的抢救病理为163例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次数为44,心脏骤停的次数为7,休克次数为26,抽搐的次数为86,放弃治疗的病理以供有7例,4例为死亡病例。对待这一组病例的治疗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法,病患的年龄在2岁左右。2012年9月-2013年8月儿科同类的患儿以供是154例,新生儿窒息复苏36次,心脏骤停的次数为6次,休克次数为20次抽搐次数为92次,放弃治疗的病例为4例,死亡病例是3例。年龄也是2岁左右。对这一组的患者进行临床路径抢救,两组人群在年龄"发病的紧急程度和疾病类型上都没有太大的差异。

1.2方法

1.2.1制定合理的抢救路径

严格按照医疗护理的有关规定制定心肺复苏"休克和抽搐病人抢救时的临床路径,路径制定后要经由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室质控人员进行统一讨论,确定其具有可行性以后再上报上级有关部门,最终确定可性后,再进行具体的实施操作。

1.2.2路径培训

要对相关的治疗路径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培训范围为全科室的所有医护人员,在培训之后要对培训的阶段性效果进行考核和检验。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配合的默契度。

1.2.3构建抢救专项小组,更好地保证路径的实施

在通过考核的人员当中选择若干人,组建专项小组,对这些人员要进行集中排班,采用24h轮班制度,这样可以保证路径实施的有效性。

1.2.4抢救时要明确各医护人员的具体职责,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路径的质量

在心肺复苏抢救当中发现的医员一定要及时对病患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并立即请周围的人通知急救人员,住院的主治医师需要对病人的病情做出简要的分析和评估,并且还要对患者的气道进行及时的处理。责任组长要准备好急救时需要用到的插管用物品,并且在抢救过程中要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插管"固定"连接呼吸机等操作。副主任医师主要负责调度和协调各医护人员的工作,对治疗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及时的评估,交替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值班的医生主要负责医嘱的下达工作,对患者的相关参数和病情进行记录等。值班的忽视主要负责为患者及时吸痰"吸氧"做好监护工作,同时准备好患者治疗时需要的药品。

1.2.5呼救

抢救小组覆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所以为了方便急救各个值班室的小组组员一定要戴好对讲机,这样在紧急情况出现时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调度,提高了抢救病患的速度。

1.2.6在进行抢救记录的填写时可以使用自行设计的表格进行记录,这样的表格方便携带,便于浏览,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能够有较为清晰的记录,将表格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可以方便医护人员的取放。

1.2.7统计学分析通常采用的是医学专业较为常用,优势也较为明显的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工作,用t对计量数据进行检验分析,用?2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

2结果

比较两组抢救病人抢救成功率,口头医嘱使用率,抢救记录书写耗时,P<0.05,结果差异显著。

3讨论

3.1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3.2临床路径的使用保证了抢救质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副主任医师"住院总医师"值班医师"责任组长的搭配,提高了病情评估"诊断的准确性和操作的正确性;临床路径管理抢救病人,使之有标准可查,避免了不必要的失误;减少了医护人员能力不同"技术参差不齐而造成的医疗质量差异,保证了抢救质量和医疗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

3.3临床路径的使用提高了团队协作抢救小组成员按临床路径进行模拟急救演习,仿真演练,使临床抢救更有计划性和预见性,配合更为默契"有效。

3.4临床路径的使用减少了口头医嘱的使用率路径使用前抢救病人时医生往往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按规定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但在紧急情况下,医生有可能心口不一,且在护士复述时有可能医护在做急救措施或思考其他问题而使查对出现偏差,极易造成医疗护理差错或事故,医疗风险大大增加。按临床路径分工,有医生负责同时下达医嘱,减少了口头医嘱的使用率,且大家了解路径用药,便于查对,减少了因口头医嘱产生的差异性,降低了医疗风险。

3.5保证记录及时"准确,减少耗时路径要求抢救的同时值班医生使用抢救表格简要记录抢救时间"病情变化"用药及生命体征等参数变化,避免了以往靠回忆写记录而造成的记录耗时长"医护记录不一致和记录失误等情况,从而保证了医护记录的一致性"抢救记录的及时性与准确性,缩短了记录书写时间,降低了医疗风险。将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制定成临床路径理顺了医疗护理程序,规范诊疗行为"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值得借鉴。

作者:毛立有 单位:浙江省江山市清湖卫生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