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阿奇霉素用于儿科临床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阿奇霉素用于儿科临床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阿奇霉素用于儿科临床论文

1.结果

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后,静滴组与口服组患儿皆有不良反应发生。其中,

①静滴组90例患儿中:肠胃不适63例,占70.0%;发热14例,占15.56%,过敏性皮疹12例,占13.33%;过敏性休克1例,占1.11%。

②口服组90例患儿中:肠胃不适66例,占73.33%;发热10例,占11.11%,过敏性皮疹13例,占14.44%;过敏性休克1例,占1.11.%。

③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发热、过敏性皮疹、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与用药路径无明显关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

阿奇霉素在治疗多种病原菌感染效果均较为明显,其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单位结合,抑制依赖于核糖核酸的蛋白合成。由于阿奇霉素抗菌谱广,药效明显,因此在儿科临床中得到推广,但该药的不良反应也较常见,医务人员在儿科临床使用阿奇霉素时,应做好药学监护,及时预防和处理不良反应。本研究将180例患儿纳为观察对象,采用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方式对患儿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多有不良反应发生,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肠胃道反应: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药后不良反应中,肠胃不适最为常见,发生率在70%左右。肠胃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患儿恶心、呕吐以及胃痛等特征。因此在对患儿使用阿奇霉素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一旦患儿表现出以上症状,需立即停药,避免不良反应加重。对于肠胃不良反应严重的患儿待患儿,可给予胃复安静脉注射或口服治疗,至不良症状缓解。

②患儿发热:部分患儿在使用阿奇霉素后,出现体温上升情况,有面色潮红、哭闹、烦躁等表现。一般情况下,停药后患儿的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范围,对于发热症状严重的患儿,应及时进行物理降温护理,或者口服降温药治疗。

③过敏性皮疹:在使用阿奇霉素后,部分患儿会出现上肢及躯干的皮疹现象,临床表现为瘙痒难耐,患儿抓挠现象。在发生皮疹后,医护应立即停止对患儿的阿奇霉素用药,并进行脱敏护理治疗,一般可在停药3天左右皮疹消失。

④过敏性休克:在使用阿奇霉素后,极少数患儿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情况,不良反应机理为,患儿机体对阿奇霉素产生了过敏反应,引起休克。主要临床表现为患儿昏迷、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机体抽搐等症状。当患发生过敏性休克时,应立即停止阿奇霉素用药,进行抗过敏、扩充患儿周围血容量等抢救措施,避免严重负性情况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阿奇霉素抗菌谱广,效果较红霉素更优,但在儿科临床的试用中常有肠胃不适、发热、过敏性休克、皮疹等不良反应。而且患儿耐受度较差,机体抵抗较弱,不良反应危害较大,因此用药时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对症处理,只有保障用药的安全性,才能使阿奇霉素更好的在儿科临床中发挥功效。

作者:朱丹清 单位:余姚市人民医院病区药房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