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中专护生实习儿科临床论文

1结果

将带教老师的带教经历和感受归纳提取出4个主题:中专护生很难进行角色转变、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工作责任心不强、文化基础差并且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1.1不能很快的进行角色转变

护生仍然停留在学校教育阶段,甚至觉得临床工作与自己无关,这是带教老师的普遍看法。带教老师A:“学生入科两周了,基本的工作程序已经熟悉,可是每天我忙碌的停不下来的时候学生还是站在那里,我不是想让学生帮我干多少活,我只是希望她有一个角色转变的意识”。带教老师E:“有的患儿几乎与护生同龄,护生经常忘记自己的身份而与患儿像同伴一样无所顾忌的交谈打闹,导致患儿情绪激动,不利于疾病康复”。带教老师F:“有一次学生对我说非常不喜欢患儿称呼自己为阿姨,认为自己没有那么老,很反感这样的称呼,甚至影响自己上班的心情”。

1.2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

人际沟通能力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护理活动的基础。

①缺乏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能力。带教老师认为中专护生年龄尚小,无法换位思考和体会患儿家长的心情是导致护患沟通效果欠佳的直接原因。带教老师B:“护生看见孩子哭闹而家长急的满头是汗时还要去给患儿做护理,遭到家长的反感和拒绝,从而也失去很多动手锻炼的机会”;带教老师A:“儿科病房难免会遇到一些挑剔的家长,护生不会婉转的跟家长解释,经常与家长发生争吵,进而引起医患纠纷,影响了科室的病人家属满意度”;带教老师D:“对于无陪病房的小患儿,她们因想家或疼痛等原因哭闹不止时,护生表现出态度冷淡、言语生硬,没有耐心也缺乏方法去安抚患儿,有时甚至歧视患儿”(耸肩摊手,表情无奈)。由此可见,护生缺乏良好的沟通意识和能力,严重影响实习质量。

②缺乏与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带教老师C:“有时医嘱有问题,我让护生去找开具医嘱的医生核实,他们通常就直截了当的对医生说您的医嘱开错了,使医生很反感,影响医护关系”;带教老师E:“我通知学生出科考试时间,结果学生生气的说老师您改个考试时间吧,那天我休息,无法来院参加考试。我拒绝了她的要求后护生很生气的摔门走出教室,她是我见过的脾气最大的学生”(很气愤的表情,语调很高)。

1.3工作责任心不强

很多护生报考护校并非出于对护理事业的热爱,而是躲避就业和求学的压力,因而缺乏护士执业必备的责任心。带教老师B:“我了解到她们不是很喜欢护理工作,她们报考护理专业是因为目前护士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其次就是可以免去高考时的拼搏”;带教老师C:“学生在给病人肌肉注射时,三查七对不严格时有发生,她们没有意识到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要性,上夜班打盹,无菌意识差,竟然大把抓无菌棉球,遭到批评后竟不以为然”。

1.4文化基础差并且缺乏主动学习能力

中专护生理论基础差,往往缺乏求知探索的主动性。对于不懂的问题不愿主动去问老师,也不善于自己通过查资料的方式去解决。带教老师A:“有次出科理论考试时,有学生竟然问我不会写的字可否用拼音替代,这让我哭笑不得”(无奈的表情);带教老师F:"在临床静脉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时,学生竟然把滴速调的很慢,对课本学过的知识一点印象都没有";带教老师E:“当天我给学生布置了复习内容,第二天考察时,学生把交待的复习任务忘得一干二净,或者以宿舍没有教科书为由不复习,影响了我的带教计划,我很无奈”。

2讨论

儿童医院收治的病人为新生儿至18岁的青少年病人,与成人护理有很大差别,年龄越小,差别就越显著。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是儿科疾病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导致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多、难度大、要求高。在儿科病房中除基础护理和疾病护理外,还有大量的生活护理和健康教育,因此小儿的疾病治疗、护理、预防、沟通方式等有其独特之处,这对儿科的护理人员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中专护生年龄约18岁~20岁,几乎与年长的患儿同龄,且多为独生子女,多数具有任性、自私、娇气、依赖性强、不能吃苦耐劳的特点,面对病人时,“被照顾者”的角色向“照顾者”角色转变发生障碍,很难适应角色,缺乏爱心,成为影响临床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护生沟通受到自身能力、学校教育以及病人特殊性等多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交流能力欠佳,缺乏沟通技巧。分析原因可能是中专护生社会阅历短,沟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所致;同时也受角色适应不良的影响,使其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缺乏主动性。近年来虽然大多数学校开设了人际沟通课程,但没有得到学校和学生的足够重视,更没有对学生进行专科的交谈技巧训练,使该课程流于形式。而在儿科病房中,由于病人本身的特殊性,在理解能力和成熟度方面欠缺,恐惧和陌生的环境使病人与护理人员难以接近,增加了与其沟通难度。中专院校招收的是初中毕业生,学生虽然还要经历2年~4年的专业教育学习,但知识基础总体依然薄弱,这些学生理论基础差、学习主动差,临床带教老师培养其成为能胜任临床工作的合格人才任重而道远。这与我国对大中专学生培养定位为技能型人才为主有关,同时也受到教育年限和课程设置的限制,在学校教育中以实践操作为主,培养人文理念的课程匮乏,导致学生步入临床时,表现出责任心不强、缺乏使命感、没有奉献精神等。临床实习是护生基本技能训练和探索精神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带教老师应注重言传身教,做学生的榜样,给予正向引导,传递正能量,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和人文修养等方面不断进步,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3小结

我国临床护理发展较晚,虽然护理专业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但中专护生依然占有较大的比例,中专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面对小儿病人这一特殊群体。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的方法,对中专护生儿科实习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带教提供参考。对于中专护生在儿科临床实习的带教策略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会艳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