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儿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儿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儿童文学中的顽童形象浅析

摘要:在儿童文学文本中,“顽童”是一个极为典型的人物形象,该形象并不是常人眼中那种调皮捣蛋的问题儿童,而是那种富有游戏精神、活泼好动的儿童形象,他们会基于生活游戏去寻求内心深处的自由,是一种内在个性的张扬释放,能够展现出属于个人的无与伦比魅力。文章将进一步对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展开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儿童文学;顽童形象;游戏精神

20世纪被人们称之为“儿童的世界”,该时期的文学顽童形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儿童文学研究领域,作者在文学创作中对于儿童世界的丰富性、独特性表达明显上升了一个层次。顽童在“顽”与“玩”中打破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限制,充分表达了新时期童年生活所富有的想象与激情,让人们体验感受到属于儿童群体的那种游戏世界、自由张扬的天性。顽童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天生就是游戏的主角,是游戏精神的核心代言人,他们在游戏中将个人充足的心理能量与独特行为展现出来。

一、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具体演变发展

1.被忽略的顽童形象

文学中顽童形象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传统文本样式中,比如,在1170-1250年间成形发展的法国列那狐的故事,其主要讲述了代表社会新兴市民阶级的列那狐,在面对不同动物不同生存状态时,列那狐往往都可以凭借自己的机智灵敏来化解矛盾。在传统文学作品中,绝大多数的顽童形象发展还不够成熟完善,大多数都是在民间传说与故事基础上展开二次创作。比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具有顽童形象那种天性追求自由、桀骜不驯的顽童本性。在最开始孙悟空是作为普普通通的一只石猴到菩提老祖那边拜师学艺,作者对于孙悟空行为的描述概括为“追随本心、自由自在”,将其塑造成一个个性不受拘束、天生乐观自信的顽童形象[1]。社会大量研究专家学者对早期文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考察分析发现,无论是让人津津乐道的神话传说故事,还是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儿童群体都会得到人们的忽视,早期社会真正以儿童为核心主题进行文学创作的作品少之又少。在西方历史发展进程中,中世纪之前的儿童不会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个体看待,那个时期西方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小红帽》《莴苣姑娘》等,在这其中的儿童形象虽然能够体现出各自鲜明的良好精神品质,但是大多数都是跨过少年阶段进入到成年人的世界。而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儿童群体更是被大人看作成“缩小的成年人”,普遍认为他们不具备个体意识,因此很难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主体。像《西游记》中的“顽童”孙悟空,更多只是代表传统社会环境下的儿童之气,会受制于观音、唐僧等人的条条框框之中,无法得到个性的长期充分释放。

2.被改造的顽童形象

真正相对独立的顽童形象塑造出现还要追溯于19世纪末,由于所处社会背景环境、阶层等级的不同,不同创作者会有着不同的教育理念与社会发展观念,这也促使他们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塑造出来的顽童形象特点会有着明显差异。在这期间,最为让人记忆深刻的经典顽童形象主要包括了“被人们改造的顽童”木偶匹诺曹、“不愿意长大的顽童”彼得潘。前者《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顽童形象是经过作者改造的,在19世纪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有的主角儿童都是以正面形象示人的,而《木偶奇遇记》则是第一次用一个有缺点的小孩来当主人公,一反传统[2]。匹诺曹作为一个天生任性、贪玩淘气的小孩,在一次次撒谎下鼻子变得越来越长,最后变成了一头驴,在大鲸鱼的腹部中经历了一场冒险,成功解救困在其中的木匠父亲,并成长为一位努力勤奋、诚实好学以及孝敬的好孩子。匹诺曹的顽童形象体现了那个时期作者所推崇的“教训主义”儿童教育观念,即将社会儿童当作成未完成的作品,需要经过成人的教育改造,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好孩子形象。在社会发展中,一部分顽童会接受来自大人的教育管教转变为好孩子,而有一部分顽童则是不愿意接受来自大人的管教改造。苏格兰小说家及剧作家詹姆斯•马修•巴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彼得•潘》中的彼得潘就是这样一位顽童,在作者笔下他始终顽强地与来自成人世界的改造力量所抗争,为了一直留在天真无邪、无拘无束的童年世界,他选择放弃长大,手中牢牢握着与成人拼命抵抗的力量。而这种顽童形象就是作者极力推崇的儿童游戏精神,是儿童内心那种追求无忧无虑生活的象征,是自身“童心主义”儿童观念的直接体现。

3.解放了的顽童

当时间来到了20世纪末,儿童文学创作中的顽童形象出现终于不再依附于成人文学,而是自成一派。在人们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量文学作者开始以儿童作为文学创作的核心,充分凸显出了尊重孩子本位的社会教育观念。在中西方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个性张扬、自由开放的顽童形象,这些顽童形象与小读者们的心理特征、游戏精神经验有着高度契合,能够有效引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共鸣[3]。比如,中国儿童文学中的皮皮鲁和鲁西西顽童形象、德国小水精顽童形象等,这些顽童形象并不是作者完全虚拟构造的,而是与人们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它们通过利用自身能力对周遭社会生活发展产生了巨大改变作用,一定程度摆脱了传统现实生活中的道德教育羁绊,充分展现出该时期顽童形象的解放革命性与反叛性。长袜子皮皮作为儿童文学史上最具有革命性与颠覆性意义的经典顽童形象,是由瑞典著名儿童文学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长袜子皮皮》作品创作中塑造出来的一个顽童形象。作者推崇的是自由天性的儿童教育思想,她所描绘出来的反传统儿童形象长袜子皮皮,常常能够想出各种奇妙的鬼点子主意,创造出一个个让人感叹的奇迹。长袜子皮皮乐观善良、淘气热情、热爱冒险,她在生活中用其异于常人的思维与举止对传统教育规范与道德标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作者借用该顽童形象充分展现出了儿童时期顽童所会具有的顽皮任性性格,该顽童形象是所有儿童被成人世界压抑的最亟待爆发与狂野的象征。与始终顽强地与来自成人世界的改造力量所抗争的彼得潘不同,长袜子皮皮并没有拒绝长大,她本身就是具有一个独立自强性格的儿童,受压抑、受限制的内心情感在长袜子皮皮身上得到了充分张扬体现,这也是大多数儿童所崇拜、梦寐以求的,能够不再遵守各种乱七八糟的规矩,始终做自己想要做的事。

二、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审美内涵分析

1.顽童游戏精神的两个不同层次

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中,顽童形象的出现是作为游戏精神的重要代言人,作者会通过利用顽童的日常活动行为表现出儿童的游戏精神。儿童文学中的顽童游戏精神主要包含了“玩”与“顽”两个特征,这也正好对应着游戏精神美学品格的两个层面:(1)显层面上。顽童游戏性格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行为富有游戏色彩,其是一种游戏的重要外在特征。与乖儿童相比较,顽童更为天真活泼、淘气好动,他们生性追求自由,不被外界各种因素所限制影响,会张扬展现出自身的个性,放纵地游戏释放出属于自身游戏生命的不羁狂野气息[4]。比如,在阿斯特丽德•林格伦《长袜子皮皮》的这一作品中,文中主角皮皮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就具有十分厚重打游戏氛围。他的生活内核与游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皮皮在睡觉时会将脚放在枕头上、头蒙在被子里,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在观看马戏团表演时,皮皮不会老老实实的作为一个普通观众进行观看整场演出,而是会淘气调皮地跳上马背,想要与马戏团表演的女士一起进行疯狂游戏。在生活中皮皮还会将自己养的猴子和马当作成自己的玩具,与它们一起嬉戏打闹。这些种种生活行为都将皮皮这个顽童形象所展现出来的游戏精神推向了极致,向读者们有效传递出了属于儿童时期的那种追求自由自在、不受他人约束的儿童自然本性。顽童游戏精神显性层面体现的类似儿童形象还包括了法国作家葛西尼笔下的小淘气尼古拉、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笔下的小豆豆,这些顽童都会基于自身种种的行为向成人宣告自身的独立存在,他们积极乐观、活泼好动、勇敢自信,有着自身鲜明的游戏色彩人生;(2)潜层面上。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游戏精神潜层面表现在力量、自由以及快乐精神的张扬,是一种儿童本性的释放与人格的张扬。

2.顽童游戏精神的深层追求

在儿童文学作品中,作者塑造出来的顽童形象会有着对游戏精神有着更加深入的追求,主要表现在顽童通常在展现力量的过程中不经意间流露出对自由的内心追求。顽童的力量表现主要分为了身体能量释放与心里能力体现,与普通儿童相比较,顽童更加具有生命活力与自信力,他们更愿意积极主动参与到各类挑战游戏中,以一种力量的尝试形式存在于游戏中[5]。他们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不会被各种道德规范所约束限制,自身的充足活力与局限完全融为一体。比如,在詹姆斯•马修•巴利创作的长篇小说《彼得•潘》中,彼得潘就是一位极为典型的顽童,向读者用户充分展现出了属于儿童时期每个男孩的那种游戏梦想。在文中彼得潘热衷于和海盗胡克抗争搏斗,在每次交锋中都会毫不畏惧,全面释放出自身的拼搏力量和生命活力。又比如在法国作家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文森•库维里耶与插画大师罗南•巴德合力创作的《捣蛋鬼埃米尔》中,埃米尔作为一位想象力丰富、性格偏执而搞笑的调皮男孩,在生活中常常会突发奇想,做出各种恶作剧行为。如埃米尔遇到庄稼汉们发生矛盾,他会灵机一动,想到使用灭火器来调节矛盾,平息人们之间的冲突,这能够充分体现出他的创造探索精神。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顽童对于自由的追求是儿童的潜隐愿望,他们一方面会通过参与各类游戏表现出自身对于自由的追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不受各种规范约束的促使健全天性得以保存。在种种游戏参与过程中,顽童的幻想会从身体扮演转换为精神的扮演,会独立存在于自己创造出来的无拘无束世界,向成人展现出那种与传统秩序截然不同的儿童游戏思维。在儿童文学作品中,顽童的快乐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论述,其一是表现在文字描述的浅表层面,顽童会从游戏中形成一种幽默、有趣的轻松氛围,给读者带来更多欢乐;其二是表现在文本内在深层面上,儿童追求的快乐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强烈愿望,而不是成人的意志。顽童之所以积极主动参与到游戏之中,其实就是为了获取快乐。

3.顽童游戏精神与教育主义

在传统儿童文学史中,作者所塑造出来的顽童形象会与成人世界的正统观念产生较为明显的矛盾问题。比如《小飞人卡尔松》《长袜子皮皮》等作品都因为核心的顽童题材而遭到社会民众的诋毁,他们普遍认为该类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容易教坏孩子,产生负面教育作用。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创作过程中,作者马克•吐温对顽童形象的狂野大胆特征给予了肯定,这也引发了那个时期社会成人的众多争议,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都对其展开了抨击,认为这样的顽童形象不应该出现在小读者群体中。然而实际情况是优秀的文学作品终究会受到大量读者用户的认可和支持,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也直接提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他文学创作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6]。在文学发展进程中,文本中塑造出来的经典顽童形象之所以能够得到大众的追捧和肯定,是因为顽童形象那种所具有的丰富色彩的游戏精神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融合的趋势。在如今素质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人们不再只是关注到儿童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还会关注到儿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释放出儿童的天性,让他们带着丰富想象力进行快乐学习成长。西方环境中教育主义与“原罪论”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已经得到了大众的认可。西方群众普遍认为,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有罪的,而这种罪并非人类自身能够进行自我拯救的,需要借助与上帝的拯救力量。对于儿童降临这个世界所带来的的原罪,需要通过将他们灌输讲解基督教义,避免儿童群体受到各种不良诱惑。而在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环境中,人人都会受到传统道德观念的约束和规范,尤其是讲究从小教育的儿童群体。“文以载道”的传统思维要求儿童文学创作需要承载社会道德教育这一重要工作。当人们在创作与儿童相关的文学作品时那么就必须符合该规范要求,有效塑造出积极正面的儿童教育形象。而顽童的游戏精神则是一种对传统教育主义的反叛与对抗,在20世纪80年代,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者开始在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中塑造出各种经典的顽童人物形象,这也顺理成章构成了它们之间的共生对抗关系。现代儿童教育不能仅仅只是开展道德教育,秩序教育,同时还要关注解放儿童的自由天性,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所展现出来的游戏精神呼唤着教育认知功能与审美娱乐功能的共同实现。

4.顽童形象的精神内涵体现人类的未来指向

儿童文学作品中塑造出来的各种经典顽童形象有着极为丰富的审美内涵,它们通常都同时具备了“玩”与“顽”的双重特点,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不同作品中不同角色的童年时期所具备与常人不同的激情与乐趣,充分表现了儿童天生对自由、快乐的向往。“玩”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是其外在的表现;“顽”则是儿童内心灵魂对自由的追求。儿童文学作品创作中,作家对于顽童形象的塑造,是体现在他们游戏精神的深层次追求,顽童内心的自由是其在童年玩乐中获取快乐的最终目标。当前基础教育阶段对素质教育的关注越来预告,在这一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教育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社会教育的发展要求,需要合理引进应用儿童文学作品中所推崇的顽童游戏精神教育观念,引导广大儿童在游戏活动参与中表达自身的丰富情感,发散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在游戏世界中快乐学习成长,在游戏中抒发自身对于自由的精神向往[7]。学校教育工作者、家长都要意识到每个儿童在天性上都会是一个顽童,顽童不是等同于他们会做出各种劣质行为,而是他们那种勇敢自信、积极乐观以及正义善良的独立品质,他们本身不愿意被各种条条框框所限制和约束,他们渴望于在游戏世界中的自由快乐,这也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向。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从世界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演变历史来看,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每个儿童都有权利像成人一样享受着自己的独立人生那时候起,就预示着今天“儿童本位”儿童观的到来,同时也预示着顽童的必然胜利。在如今社会发展环境下,顽童那种独有的主体意识与正义精神,代表了时代特色与精神,他们与大人一样有着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个儿童在天性方面或多或少都会展现出顽童的一面,成年人也不例外。他们始终张扬着天性中对未来与自由的内心追求,不愿意被束缚在某个框架之中,希望能够飞向毫无束缚的天空,将未来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参考文献:

[1]李春喜.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美学意义[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65-68.

[2]侯亚慧.中国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的变迁[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18(6):87-89.

[3]余永梅.谈儿童文学中顽童形象[J].山花:下半月,2015(5):25-37.

[4]苏萍.儿童文学顽童形象初探[J].教育探究,2016(08):75-79.

[5]郭若然,胡盼.论述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及其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3(19):47-49.

[6]苏萍.论顽童形象及其儿童观内涵的历史演变[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2):142-145.

[7]苏萍.论儿童文学顽童形象的审美内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3):65-68.

作者:叶璐 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初等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