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浅谈舒曼童年情景的演奏感受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童年情景全套由十三首小曲组成,每首都有一个小标题,从各个小标题可以看出,既有描写儿童生活趣事的,也有刻画儿童内心活动的,每一首都反映了儿童生活的一面,而小曲的标题对理解音乐是非常有帮助的。
1.《异国和异国人民》
作为整部套曲的第一首,学者们至今也未能了解这个标题的真正来源,将其放置于整部套曲的开头,或许作者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情景:一个孩子来到陌生的国家,站在异国的街道上,感受着一个新奇世界,有点儿新鲜、茫然和不安。该曲为三段曲式,G大调,2/4拍。A乐段在功能性低音和三连音型的和声衬托下,高声部的旋律如梦幻般地歌唱出来,平稳的四分音符夹杂着不安分的附点节奏,平静中蕴含着一丝躁动、不安。B乐段从第九小节开始,是A段的进一步延伸和发展,其中右手的高声部和左手的低声部是两条旋律线,在演奏时应注意高低声部旋律线的清晰。这首小曲最关键是在中声部的三连音上,由于三连音的第三个音大都是由右手的姆指去弹,所以容易弹得重而不均匀,三连音要弹得柔美平静。在速度和音色上避免拖沓和暗淡,要用流畅的乐思和较明亮的音色来表现。
2.《奇异的故事》
该曲的标题意将我们带到儿童跳跃式的思维中去,一边听父母讲奇异的故事,一边海阔天空地幻想。时而兴奋异常,时而会有小小的忧伤。这首乐曲是带再现的二段曲式,D大调,3/4拍。A段由两个八小节的乐句重复组成,终止在属调上。乐曲通过运用连线及休止符改变了重拍节奏组合,造成类似玛祖卡舞曲风格的节奏型,使乐曲显得夸张活泼。由于声部进行是柱式和弦式的,因此在快速弹奏时,要注意肌肉的调节,整个状态要放松,力量集中到指尖,和弦要整齐、果断,装饰音要弹得清晰,第三拍重音要明显。同时注意两句力度的对比。B乐段为对比非方整二句结构(4+8),重复一次。B乐段开始为一段流畅的e小调级进进行的旋律,略带忧伤色彩,与之前情绪形成对比,第二句为再现句,乐句结尾时旋律稍有变化,终止回到D大调。在练习此曲时,首先要注意整首乐曲情绪上的对比。其次,全曲没有标注一个跳音,因此音值要弹满,还要体现出乐曲三拍子的特点,B乐段的上句要特别清楚地表达出柔和的线条,体现出对比。
3.《捉迷藏》
回忆童年,我们大多会留恋那紧张又愉快的儿童游戏。捉迷藏不失为一个很具吸引力的项目。舒曼呈现给我们的捉迷藏是一首充满动感的快速小曲。该曲为两段曲式,B小调,2/4拍,贯穿全曲的十六分音符跳音以每分120拍的速度在乐曲的两个声部间灵活穿梭,生动地展现了儿童互相追逐、嬉戏的玩耍情形。A乐段是4+4的平行结构,乐句是向上进行的。B乐段从第九小节开始,是8+4结构,上句是一个展开性的乐句,调性往下属方向转(由G到C),最后出现主调的属七和弦,准备再现。在演奏这首小曲时,不仅要注意乐曲中跳音的颗粒性,还应注意整体的旋律线条。练习时,首先应慢练,保证快速弹奏跳音的准确性。
4.《孩子的请求》
孩子在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着他们的请求,等待着大人的回应,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这是一首带再现二部曲式的抒情小曲。各句的关系是a+b+c+a。乐曲开始在D大调陈述,第三句转入A大调,再现时回到D大调。其中每一乐句都是一个两小节乐节的重复。这首小曲旋律婉转细腻,不断重复的固定音调就如同孩子对父母不段地乞求。从和声上看,低音声部功能很明确且第二句运用了主持续音,高声部却用了很多变化音和变化和弦,冲淡了明朗的大调色彩。因此,在演奏时应该仔细聆听,通过对触键的控制来体现出这种和声音响所引起的音色变化。乐曲的结尾,停留在属七和弦上不解决,给人们悬而未决的感觉,或许孩子的请求还会再继续。在平日练习时,应注意听三个声部的层次。每一个连线都要弹出孩子们乞求的口吻。
5.《无比的幸福》
请求终于得到满足,孩子感到了无比的幸福。这首小曲与前一曲关系紧密,是它的扩展和延续。然而,不同的音乐情绪却使得后者演变成一首欢快的进行曲。该曲是一段曲式,由三个基本平行的大乐句构成。D大调,2/4拍。此曲与上曲在声部进行上有些相似,上一曲的请求在这一曲中有了结果,上一曲属七和弦在这一曲得到了解决。欢快的旋律音型在高低声部轮番出现,内声部固定的切分节奏、丰满的和声都巧妙地刻画了孩子得到所期望东西后幸福满足的心理。演奏时,要注意曲中模仿复调的运用,处理好左右手旋律的相互呼应以及同和声的关系。
6.《重要事件》
成年后,忆起儿时脑海里所想的重要事情,看见一张充满童稚之气的小脸上严肃认真的神情,流露出一丝滑稽和幽默。此曲为三段曲式,A大调。A乐段8小节(4+4),第二句是第一句的低八度重复;B乐段为对比乐段8小节(4+4),转入D大调,旋律在低音声部,全为八度进行,上面由和弦相配合,雄浑有力。全曲和声织体饱满,均为柱式和弦。夸张而单纯的顿音、呆板的节奏,呈现出孩子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整首乐曲力度基本上都是强奏,演奏时要多用上臂力量演奏,特别是有顿音标记的和弦更要弹得像孩子处事般认真,同时要突出右手的旋律音,即突出小指的力量。此外还应注意:所有的附点音符要弹清楚,中段左手的八度要坚定、强劲。第三段从f-mf-p的力度层次要控制好。结束时的渐弱不要渐慢,仍要很坚定。
7.《梦幻曲》
这是整部套曲中最精彩迷人、流传最广的一首,常被单独演奏。乐曲节奏舒缓平稳,旋律起伏均匀,细腻动人,在丰满温和的和弦衬托下,渗透着梦境般静谧甜美的诗意,把人们带入梦幻境界。本曲是由单一主题发展构成的单三部曲式,各段都为4+4的方整结构。A段由F大调引入,最终结束在C大调上。B段是调性展开(F-g-降B-d),再现部回归主调F大调上。全曲的主题动机总共出现了八次,每次出现,主题都在升华,演奏时应该注意体会每次出现时的不同之处。处理好每一乐句的旋律走向以及乐句间的衔接,在突出主题旋律的同时,也要平衡好别的声部。此外,踏板的运用在该曲十分突出,既要体现清晰的旋律线,又略带一些朦胧感。总之,整个乐曲都是p,要呈现出一个安详恬静的梦幻世界。中间段转调处是全曲的中心,要注意和声色彩的变化,通过对音色和声部的控制来表现梦幻的意境。
8.《火炉旁》
标题传递了一幅孩子们围坐在火炉旁,一家人其乐融融、和谐温暖的家庭图画。该曲为三段式,F大调,2/4拍。旋律的动机来自上曲,连第一小节的和声都与前曲相同。A乐段8小节(4+4);B乐段8小节(4+4),为对比中段,与再现段紧密连接。全段建立在主调的属长音上,但上方声部却由g小调到a小调。再现段8小节,B乐段与A乐段一起重复一次。尾声8小节(4+4)。该曲主题柔和,以级进为主,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演奏时,要注意突出旋律,内声部的和声要尽量轻,尤其要控制双手大拇指的力度。第十六小节主题在低八度再现,声音要更饱满,第十八小节主题又回到高八度,音色要纯、轻柔一些,要体现出主题在不同音区间的对比。结束处作渐慢处理。
9.《竹马游戏》
咯噔咯噔的声响萦绕在脑海,不禁使人想起前后晃动的竹马和竹马上兴高采烈的小骑士。这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短小活泼的乐曲。为三段曲式,C大调,3/4拍。全曲的节奏很有特点,右手都从切分音开始,左手则是第一拍和第二拍交错进行,这种节奏安排听起来就像是在前摇后摆的竹马,再加上重音有意放在第三拍上,更有一种重心不平衡的感觉,巧妙刻画出竹马的前后摇摆。在演奏时,应特别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10.《过分认真》
这首小曲主要表现的是孩子的内心活动。孩子的世界里总是充满了太多的问题,他们经常会很认真地思考一些事情,一个问号接着一个问号。此曲为单主题的四句乐段(8+8+5+4)2/8拍,重复后再加尾声而结束全曲。全曲的调性布局(#g-B--#F———#d———#g-B)。这是一曲四声部的小曲,整曲为十六分音符律动节奏。高音声部抒情、充满歌唱气息的旋律,在节奏上运用了连续跨小节的切分形式。第二声部自始至终是一个装饰性的和声音型,低音部同样是固定的和声音型。连续不断的切分节奏贯穿全曲,每一个乐句从开始到句尾有一个渐慢,结束音都加以延长,造成一种停顿感,就如同一个问题,接下来继续思考,之后新的问题又会出,如此往复,一直到最后一句终于在升g小调上顺了下来。问题终于想明白了,全曲结束。演奏时,应注意对四个声部关系的处理。左右手的节奏要始终如一地贯穿全曲,机械统一的节奏正如单纯的孩子们一本正经的态度。练习时,应对段落中的句子进行一定的布局和安排,要松紧得当,有逻辑、有说服力地演奏此曲。
11.《惊吓》
这首小曲同样是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刻画,平静的主题交织着紧张的半音经过的弦,刻画了儿童受惊后害怕惊恐而又好奇的心理。这首小曲是由具有复三部特点的回旋曲式写成。全曲结构ABACABA,G大调(e小调),2/4拍。演奏该作品时要注意节奏速度的对比变化,体现出平静与紧张不安这种矛盾的儿童内心世界。
12.《入睡》
玩闹了一天的孩子们终于疲倦地睡去,一天的生活结束了。晃动的节奏型加上卡农手法的运用,形成了摇篮曲般温和宁静的气氛,中间的转调更增添了乐曲的梦幻色彩,最后平静舒缓的音乐表明孩子已酣然入睡。此曲的织体很细密,弹奏时要处理好左右手的旋律关系,既要跳跃,又要保持声部的流畅。曲中的和弦都带有背景性质,不应弹得太强。要注意控制力度,全曲都是在较弱的声音中进行的。进行中力度虽有变化,也是在整体较弱的声音中起伏。
13.《诗人的话》
这是整部套曲的最后一首。诗人叹息着童年时光无法倒转,只留下淡淡的回忆和无尽的惆怅。这首小曲采用四部和声的合唱织体,调性回归到G大调(和第一曲同调),4/4拍,是乐段的扩展与重复。开始是两个四小节的乐句,好像是诗人的警句。后句是前句的模进,终止在下属a小调上。接下去是这个乐段的扩充,运用开始的乐节作模进行,内声部加进了分解和弦,最后停在e小调的减七和弦上,然后是一长串小音符。最后是该乐段的再次重复,回归主调,伴着诗人无限的惆怅,渐弱渐慢,结束全曲。在演奏时,应注意突出高声部旋律的歌唱性,以及旋律与和声的关系,注意触键的深度、句子的呼吸及旋律的流动行性。《童年情景》全曲实际上就是“诗人的话”。舒曼曾在一封信中说,他希望把这部《童年情景》看作成“一个成年人对他童年的匆匆回顾”。这部名作表现了一位诗人的梦幻和记忆中的童年。在乐曲《诗人的话》中诉说了这回忆再现的真实意义。(本文作者:贾瑞娜、张瑞荣 单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