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应用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语文囊括了丰富多彩的内容,传递了细腻的情感,儿童文学是组成小学语文的重要部分。不同于一般的语文教材,儿童文学注重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童真和童趣。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当前小学语文应用儿童文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能够给同行带来一点启发。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一、小学语文教学应用儿童文学的不足
1、教师严重缺乏儿童文学素养
小学语文课文大部分都是儿童文学作品,语文教师若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自身就必须具备儿童文学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儿童文学素养,大部分的教师在入职之前根本没有进行儿童文学培训,所以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缺乏儿童文学素养的具体表现如下:①语文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没有及时引进现代先进的儿童文学观念,仍然保持传统的儿童文学审美理念;②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及时掌握儿童文学的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儿童文学的美学内涵、体裁特征等,教学活动浮于表面;③语文教师阅读视野较窄,在教学过程中重复引用耳熟能详的内容,限制了小学生文学思维的发散。
2、语文教学完全脱离了儿童文学的特征
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用儿童文学的时候,不能围绕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展开,导致儿童文学失去了美学品格和艺术特性:①部分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儿童文学课文时,完全将其当作基础知识的认知工具,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被刻意忽视;②语文教师没有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采用成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重点讲解课文主题等层次较深的知识点,学生感到晦涩难懂,进而失去学习兴趣;③语文教师由于不了解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所有的课文都采用相同的文体处理方式。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儿诗和儿歌时,完全忽略了儿歌的趣味性和押韵性,将其当作诗歌体裁进行讲解,导致课堂教学失去了趣味性。
1、充分挖掘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童真和童趣就是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美学特质。小学阶段的孩子拥有丰富的感情,思想比较细腻。充满童趣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儿童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童真和童趣挖掘出来。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小松鼠找花生》一课时,可以指导学生模仿小松鼠可爱的表情和活泼的动作,激发小学生的纯真感情。语文教师通过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整合,来指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流露的纯真情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比如,教师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以让学生寻找有趣活泼的画面:白肚皮的螃蟹、大眼睛的金鱼等,让学生在课文中感受水中动物的乐趣,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又如,在学习《小苗和大树的对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扮演小苗,自己扮演大树,通过模拟对话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2、结合文体特征进行教学
儿童文学拥有较多的文体形式,具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儿歌、寓言故事等。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各种文体形式的特点,能够发现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歌主要是通过抒情达意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语文教师在讲解这首诗歌的时候,应该重点向学生展示异乡生活的孤独,让学生通过简练的词句感受诗人重阳节想念亲人的浓厚情感。此外,教师在阅读课文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采用诵读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采用念唱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味诗歌朗读的趣味性。
3、根据儿童发展水平进行教学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区分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的差异。儿童文学结合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强调的是“以善为美”,主要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向学生讲解基本的道德思想。比如,《汤姆•索亚历险记》展示给小学生的是主人公追求友谊、自由、公道的故事。成人文学的主旨则是“以真为美”,注重的是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性,即道德现实转化。儿童文学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塑造道德观,所以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需要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根据儿童的思考方式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比如,在儿童文学中,争吵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文明友善的品格,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争吵是很正常的,如学术界不同观点的辩证等,但是小学生的心智不成熟,不能理解,所以儿童文学教学必须要结合儿童的思想特征来展开。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儿童文学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应用教学手段,科学展开儿童文学教学,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孙建国.论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J].教育导刊,2009,(11).
[2]麦慧.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现状[J].新课程(小学),2015,(01).
[3]任学英.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文学的拓展策略[J].中华少年,2015,(11).
作者:刘爱芳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