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孤独症儿童下音乐文化公共服务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孤独症儿童下音乐文化公共服务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孤独症儿童下音乐文化公共服务探索

这世间有一些特殊孩子,视力、听力正常却对周遭的人和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像天上的星星孤独地闪烁,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是孤独症儿童。孤独症属于广泛发育性疾病,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尚无根治之法,只能做康复训练,而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在主流疗法中,音乐治疗和融合教育收效良好。为孤独症儿童提供音乐文化公共服务,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同时推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公共图书馆音乐文化公共服务

公共图书馆是面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具有公益性、普惠性、均等性。其中阅读推广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推广活动包括音乐文化活动,具有丰富图书馆服务类型、提高音乐资源的利用率、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的重要价值,也具有普及音乐知识、提升公众的音乐兴趣与音乐素养的功能[1]。音乐文化包括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方面,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音乐会、音乐作品推广、音乐辅助活动等。据罗京京的研究,音乐文化活动具有营造良好阅读环境、丰富宣传馆内资源、扩大读者知识视野的重要作用[2]。从事阅读推广工作的馆员,了解音乐文化公共服务的意义,掌握开展音乐文化活动的技能,对做好阅读推广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

笔者通过大量资料的查找,了解到音乐文化不仅有助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还可以促进融合教育,可以使孤独症儿童打破隔离,融入社会。

(一)音乐文化活动有利于孤独症儿童的康复

绝大多数的孤独症儿童都喜欢音乐。舒缓的音乐可以安抚他们的情绪,可以促进他们的语言、认知、沟通、协调能力的提高。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均表明音乐干预对孤独症群体有着很好的康复作用。英国的医学博士LornaWing于2013年出版的《孤独症谱系障碍:家长及专业人员指南》(TheAutistic:Spectrum:AGuideforParentsandProfessionals)指出了音乐治疗对孤独症儿童的各项能力有显著提升[3]。江苏师范大学的张煦涵随机抽取了八名孤独症儿童,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后发现加以音乐干预,会使患儿在动作、语言方面等产生积极作用[4]。龚文嘉选了4名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发现音乐活动对他们的语言沟通、认知、健康、社交状况改善有正向作用,在改善个案的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尤其有效[5]。以上的研究成果均证明了音乐文化活动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二)音乐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融合教育

1.融合教育的意义。融合教育指的是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学校接受教育,和普通儿童在一起而不是被隔离到特教学校[6]。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在融合教育方面的经验,中国也在大力推行融合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融合教育已经是大势所趋。在公共场所提供音乐文化公共服务有助于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融合教育。“残健”儿童一起参加音乐文化活动,有机会互动,有利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2.融合教育的瓶颈。虽然融合教育是先进的教育理念,也有相关的国家法律支持,但是,孤独症儿童很难被普通学校接受,社会歧视仍然存在,难以消除。早期接受干预治疗的孤独症儿童在成年后是能够融入社会的。但是目前社会对孤独症儿童的接纳度不高,即使是轻症,大多数的孤独症儿童也只能去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治疗事倍功半。3.音乐文化活动有利于“残健”融合。通过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可以让孤独症儿童“走出来”。因为孤独症的特点,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欠缺的孤独症儿童在普通儿童眼中甚是无趣,因此孤独症儿童只能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音乐文化活动可以加强他们对学习和活动的参与感,以此为媒介,“残健”儿童在一起互动,可以帮助孤独症儿童打破隔离,促进“残健融合”教育。包容的场所、普通儿童的参与、音乐文化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三、音乐文化公共服务的模式

面向孤独症群体的音乐文化服务需要系列化、多样化。一是举办大型舞台活动,邀请专业团体或音乐社团表演音乐节目。二是在各种非音乐活动中播放音乐,例如阅读活动、展览等,营造出音乐氛围。三是举办音乐会,音乐会具有多样化、亲民化的特点,可以满足孤独症家庭的文化需求,缓解他们的压力。四是开展以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治疗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方式。音乐表演可以是以音乐专业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小型音乐会,采取多种类乐器、多种类风格、多种类形式的方法来进行。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专业大学生志愿者为主体进行,公益音乐课堂,教授乐器、聆听音乐欣赏,讲述音乐背景知识、音乐文化等。音乐治疗分为以下几种:“接受式音乐治疗”,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反复播放特定的音乐,刺激大脑皮层,调节他们的情绪。“参与式音乐治疗”,让孤独症儿童参与音乐文化活动,如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等,可以改善行为。“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让孤独症儿童参与即兴乐器演奏、短剧表演等,表达他们的内心想法。

四、音乐文化公共服务的思考

面向孤独症儿童提供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必须了解孤独症儿童的特点以应对突发情况。在深化社会合作的基础上,需要设计具体的实践活动方案并实施。

(一)掌握特教技能

面向孤独症儿童提供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学习相关的特教知识是必要条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了解孤独症的特点,其次要不断学习,提升个人素养,掌握特教技能,然后才能处理孤独症儿童的各种突发情况,不至于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畏手畏脚,束手无措。

(二)深化社会合作

一是以省、市残联为主渠道,随时了解国家对孤独症儿童的政策,在官方指导下开展大型公益类活动。二是深化社会合作,联系音乐学院、综合大学的艺术系或者文艺院团等,联系专业老师为孤独症群体开办音乐会,开设音乐课程,乐器学习,开展音乐疗法等。三是联系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等获取必要的理论指导。四是与当地幼儿园和小学共建,邀请他们和孤独症儿童一起参加音乐文化活动。呼吁社会关注残障儿童,关爱特殊群体。

(三)实践活动方案

为孤独症儿童提供音乐文化服务,需要团队协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分步骤地开展活动,不断摸索、积累经验,以期未来。以在公共图书馆参加音乐文化活动为例,首先可以利用节假日开设“音乐律动”和举办小型音乐会。提前做好功课,设计活动的互动环节,着眼于“融合”。根据个人专长进行合理分工,音乐老师负责音乐演奏与教学,其他人负责协调场地、记录活动、组织孤独症儿童家庭和志愿者。通过“音乐律动”和小型音乐会了解孤独症儿童在活动中出现的情绪变化、行为变化、学习效率的变化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积累,可以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适当地调整方案。音乐会的形式可以是两种:一种是音乐老师负责演奏,孤独症儿童和家长与其他听众一起欣赏。音乐老师负责选曲目,其他人负责安排场地、宣传和记录工作。另一种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音乐律动”的学习后,以古筝为例,孤独症儿童可以为观众们演奏古筝,在演奏过程中与听众互动,实现社会融合。

(四)预见性措施

由于孤独症儿童对声音敏感,并且存在情绪不稳、刻板重复行为等问题,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突发情况,例如突然出现情绪波动起伏、高声喊叫、哭闹不休、攻击他人或者自我伤害等行为,这些都是可能出现的情况,需要有应对措施。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奖励物”(小零食之类),“奖励物”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有效地安抚他们的情绪。如果此法不奏效,可以和孩子到安静的屋子里。突然触动他们的可怕的噪音消失了,安静的环境让他们的情绪缓和,此时再给“奖励物”。调整好情绪后,可以继续学习。

五、结语

五彩鹿儿童行为矫正中心发布的《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孤独症患者人数超过1000万,0-14岁的儿童超过200万,并且每年以20万的速度增长[7]。孤独症患者数量逐渐递增,仅仅依靠普通学校、特教学校和康复机构的教育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孤独症儿童提供音乐文化公共服务,为他们量身打造音乐文化活动,可以为他们的康复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可以帮助孤独症家庭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经济负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本文系辽宁省社会学会、劳动学会辽宁省法学会劳动法学研究会2021年度社会学、劳动法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研课题“面向特殊群体的音乐文化公共服务提升研究”(LSHXHL2021-064)的研究成果。

作者:何晶 单位: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