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音乐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研究发现,音乐教育可以使留守儿童的心理保持健康。本文从留守儿童的特点、音乐教育的作用以及用音乐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途径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小学音乐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而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有责任与义务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笔者在不断探究、实践中发现,音乐教学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能够为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
留守儿童多由家里的老人或者亲戚代为抚养,所以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鉴于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留守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存在性格孤僻、脾气暴躁、易怒、有自卑心理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影响[1]。一般而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性格不同程度存在异常
父母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的关爱,便会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而留守儿童并没有感受到父母的关爱,性格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就会出现厌学心理,甚至会因为自制力差而沾染一些不良习气。且这种不良心理会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最终呈现出来的就是,儿童容易焦躁不安,在学习方面、生活方面缺乏自信心,性格逐渐扭曲。
(二)交际能力减弱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对其日常交际能力造成影响。具体而言,大部分留守儿童不愿意参与到集体活动中,部分儿童虽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欠缺积极性、主动性。长此以往,留守儿童的交往能力会越来越弱。
(三)学习认知能力较差
在认知事物方面,父母起到的是引导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父母进行教育、引导的机会减少,导致学习能力不强和组织纪律性、自我约束能力欠缺。倘若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不理想状态,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如厌学,进而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音乐在留守儿童心理健
康发展方面的作用音乐教学可以进行高效的德育教育,使留守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可以让留守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还有智育功能,可以有效开发留守儿童的智力,使留守儿童的能力、素质得到有效的培养,更好地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音乐教育还具有美育功能,可以使人的情绪变得平和,可以使留守儿童形成高尚的情操。此外,音乐还具有解压、激励的作用,让儿童释放压力,增强荣誉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音乐教学在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途径
(一)通过音乐教育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灵沟通
互动式音乐教学法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留守儿童敞开心扉。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音乐灵活地运用起来,与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使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减轻[2]。例如在教学《小鼓响咚咚》时,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家访或者与学生进行聊天这种方式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和对音乐的认知情况,之后可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循序渐进的心理教育。其次,在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想办法将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出来,然后进行针对性教学。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音乐学习方面是有天赋的,会获得一定的愉悦感。最后,教师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音乐审美观,要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让学生主动地去欣赏美好且健康的音乐,进而感受到音乐中蕴含着的审美意境和音乐创造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
留守儿童会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存在问题,缺少来自父母的关爱。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教师需要想办法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关注,要想办法使留守儿童树立起信心。以教学《我爱北京天安门》为例,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即: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对歌曲进行教授,还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熏陶,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并且形成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关怀。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将引导作用发挥出来,要想办法将留守儿童的音乐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要借助教材中呈现的音乐作品对留守儿童的音乐感受力进行培养,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并逐步形成一定的理解、鉴赏能力。再次,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法中进行人文关怀的渗透。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将氛围营造重视起来,氛围营造包括音乐环境的营造、音乐氛围的营造。教师采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渠道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音乐活动
倘若只靠课堂上的音乐教学,是没办法帮助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师要将节假日时间利用起来,通过多样化的课外音乐活动使留守儿童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3]。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合唱排练活动,歌词知识竞赛活动,歌曲接龙活动,感恩主题的文艺汇演活动,将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对文艺演出进行观摩或者进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留守儿童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展示。而且在这样的音乐活动中,留守儿童参与到其中了,尝试与他人进行交流了,甚至感受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了,留守儿童的视野可以得到有效的扩展,心态也会变得越来越积极、健康。而这是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综上所述,鉴于音乐教育可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以及开展多样化的课外音乐活动,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作出贡献,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柯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中小学音乐的重要性[J].速读(下旬),2019(3):241.
[2]李仲宏.改善音乐教学质量健全留守儿童心理[J].俪人:教师,2014(1):138.
[3]鄢安娇.留守儿童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5):95.
作者:屠丽 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叶挺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