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周新老街的方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周新老街的方案设计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周新老街的方案设计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有着文化历史底蕴的城市在发展颇具现代感建筑的同时,也为了尽量的存留“时代印记”,对“老”、“旧|”、“古”的建筑进行及时的修缮修复,成为了城市历史延续的一个有效的载体。本文以自2014年启动的“周新老街”项目为例,通过对其建筑设计的分析,总结出类似项目的布局等特点。

关键词:无锡;周新老街;方案设计

1无锡周新老街项目的设计要求

本项目从规划布局,单体设计,立面造型,空间外观等方面在满足现有规范条例,努力重现周新老街的原有肌理,并注意与修缮修复后的老街风貌整体协调。规划以“改善环境,重现风貌,延续文脉,激发活力,突显价值,永续利用”为目标。老街作为城市较为活跃,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能提供给人们精神享受的活动空间,也是现代城市的精神寄托。它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记载着城市变化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渗透着人文景观内涵的城市综合体。

2总平设计

2.1总平面设计

本项目遵循《无锡太湖街道周新老街区域改造规划》的总体定位,总体风貌控制目标,总体布局构架以及规划局相关批复文件要求,并进行深化和优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周舜卿故居北侧设计为绿地花园;对俞家桥桥体进行修缮加固,保留修复桥侧的红砖贴面,并将原铁质栏杆改为石栏杆,还原70年代俞家桥历史风貌;将靠近俞家桥的11#、12#楼临水布置,沿河设置风雨廊,与场地东北角建筑风雨廊相呼应;将现有骂蠡港西侧、周新桥堍人行入口进行改造,拆除部分桥栏杆,增加白墙黛瓦的古式景墙(嵌题“周新老街”青石)及石材台阶,增强进入老街的体验感受,以加强沿河江南水乡的风貌特征。

2.2交通组织设计

整个项目位于周新中路及立信路东南角,地块的南面有一条规划道路开源路。闪溪河及骂蠡港河道将地块自然划分为三块区域,分别为西北角古镇内街风貌区域,南侧闪溪河沿河风貌区域,及东南侧戏台风貌区域。三块区域由现有的一座三孔石拱桥和一座保留改造俞家桥和拟建的一座廊桥连接。三块区域分别设置了出入口,其中古镇西北角内街风貌区地块,在立信路上设置牌坊广场,为主要人车流集散区,设置有两个汽车坡道出入地下停车库。在地块南侧开源路上,各设置两个机动车和人流出入口,分别进入闪溪河沿河风貌区域,以及戏台风貌区域。2.3景观绿化设计本次设计力图传承水乡情怀的历史基因,以传统水乡城镇空间具有诗意、含蓄、多层次和细致的特点,将水系和街巷为主要脉络串联公共空间,将融入其中的桥、埠头、井、古树、民居等要素共同编织“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结合闪溪河、骂蠡港构筑街巷体系,形成网格化的步行空间系统,规划了两处主要开放空间和一处公园绿地和多处街头绿地,满足人流的集散功能需求。西入口广场位于基地西北侧,临立信大道,是整个地块的主入口。主广场设计布局严整,结构对称,突出主入口的气势。于中轴线设置的牌楼,成为整个广场的视觉焦点,同时也是游人留影取景的最佳选择之一。北侧花坛以一组粉墙黛瓦的景墙为景,聚拢游人视线。入口戏台广场位于开源路,是该处的主入口,该入口广场位于基地东侧,南临开源路,西侧是骂蠡港。戏台坐东朝西。在设置戏台广场满足游人观赏的同时在广场上点缀大型乔木,以供游人遮荫纳凉。整个项目绿化配置设计以香樟为基调树种,形成绿色基底。局部点植乌桕、栾树、榉树等高大乔木支撑空间架构。乔木下配置梅花、樱花、垂丝海棠、桂花、紫薇等植物,辅以红枫陪衬,局部种植毛鹃、栀子花、茉莉花、月季、山茶花等使四季景色均有变化。植绿竹于粉墙边,起点缀作用。修剪灌木以瓜子黄杨、龟甲冬青、金叶女贞、紫叶小檗为主营造自然简洁的氛围。沿水岸种植垂柳,搭配迎春、黄馨、藤本月季垂于水岸,营造出柳岸春花的美景。

3建筑设计

3.1地下建筑

地下室位于1#~4#地下范围,基本为规整的矩形,东西长81m,南北长78.4m,建筑面积为5969m2,停车约140辆。地下室设置有两个汽车坡道,位于西侧及西北侧,一个为双车道,另一个为单车道。其坡道出入口均与西侧的立信达到车行出入口直接相连,便于区域内的人车分流。地下室内设置有消防水池、消防泵房、配电房等设备用房,满足整个区块的使用要求。整个大地下室内设置4个楼梯间,供人员进行疏散。

3.2地上建筑

地上新建建筑共15栋,以二层建筑为主,局部为一层或三层,分别为框架结构或木结构。木结构与木结构之间防火间距不小于10m,木结构与框架结构之间防火间距不小于8m,均满足规范要求。15栋单体建筑主要的功能分别有文化活动中心和配套用房。文化活动中心分布在2#楼的一、二、三层,面积为1441m2;3#楼文化活动中心面积为789.5m2以及14#楼为文化活动中心,面积为820.9m2。总面积约为3051.4m2,满足建设项目规划要点的要求;其他均作为配套用房。1#~4#楼均在地下车库上部。5#、6#楼为沿河建筑,7#~12#楼分布于闪溪河南面,13#~15#楼在闪溪河的东面。为确保框架建筑有古街风貌,在外立面上局部设置木挑檐、木廊、木门窗、木阳台等木装饰。15栋地上建筑,高度不一、错落有致、尽然有序的排列。一层层高为3.7m,二层层高为3.5m,三层层高2.7~3.6m。区块内最高的檐口高度不超过11.0m。所有建筑的柱网开间以3.6m、3.8m、4.0m为主。单体建筑均采用传统民居造型,以粉墙黛瓦,高低错落的双坡屋面及马头墙,木质门窗及护板,局部青砖饰面等,重现江南古镇风情,和古朴悠久的文化历史内涵。

3.3主要构造做法

(1)坡屋面(倒置式屋面做法)(至下而上):现浇混凝土板→两道防水层→保护层→粘结层→防水保温复合板(自粘型)→自粘胶条→顺水条→挂瓦条→青灰色陶土瓦。(2)上人平屋面(倒置式屋面做法)(至下而上):现浇混凝土板→两道防水层→保护层→粘结层→防水保温复合板(硬泡聚氨酯)→水泥砂浆结合层→青方砖贴面。(3)外墙:采用轻质砂加气自保温砌块,冷热桥部位采用轻质砂加气保温板。(4)外墙饰面:高档弹性涂料饰面和青砖饰面。(5)外门窗:①仿木色断桥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②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窗+木门窗装饰;③木门窗。

4结语

无锡是一座有着文化底蕴的城市,建筑的修缮修复的工作对历史文化的保留及延续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周新老街作为一个建设项目,其特点以修缮修复为核心,结合周边地块做适当的扩张,新建出与之相呼应相协调的仿古建筑,形成一定体量的文化街区,这样的设计手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同时也能为无锡这座城市的历史延续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田甜 袁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