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类培养模式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类培养背景下,我校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的原则及特点,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对培养方案进行了概述,并对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高校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其他高校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类培养;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文化素质教育”这一概念被提出,大学开始尝试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通识人才等各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其中“大类招生培养模式”逐步成为改革创新的研究热点。大类招生是将相近专业合并,并按照合并后的专业类招生,入学后按照专业大类进行培养;也有的高校是按照学科门类或学科属性的学院进行招生,入学培养一年之后再进行专业分流。由于大类培养模式侧重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并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展现高校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1-2]。化学专业是化学类本科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宗旨,以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学习成效为导向,为造就数理基础宽厚,化学知识、能力、素质、精神俱佳,在化学专业及相关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和持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化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先进的培养模式和科学的培养方案,因此,制定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的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1.我校化学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特点
我校化学专业一直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2019年入选“江苏省一流专业”。以培养数理基础宽厚、综合创新与竞争力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学术与技术精英人才为目标,通过自主性、个性化的通识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化学大类基础教育,使学生系统学习理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接受基本科技训练,并通过专业导向使学生对化学类各专业具有宏观了解与认知,促进学生具有更灵活的专业方向转换能力、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更持久的综合竞争能力。学生在修读相应大类课程的基础上,入学第二年确认主修专业,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归属专业所在学院(系)管理。化学专业包括:(1)现代分析化学;(2)功能材料化学;(3)电化学三大方向,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不同化学专业领域的成才发展需求。我校的实践显示,“大类招生”培养模式在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化学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仍要解决好大类课程平台和专业课程平台的构建与衔接等难题,否则,非但不能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反而会削弱原有的专业特色。
2.我校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是学校教育教学宏观管理思路的体现,应保证人才培养符合学校的顶层设计。我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学生为本、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育人理念,围绕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完善劳育美育体系、加强先进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强化认证评估引领“质量革命”、扎实推进化学大类培养工作。我校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秉持六大基本原则:(1)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政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强化实践,推进改革,建设思政课程“金课”。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统筹做好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同步修订教学大纲,培育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2)激活创业基因,构建“创新创业+”秉承学校创新创业传统,充分发挥创业学院作用,依托“创客梦工场”平台,基于“创新创业百千万工程”,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做到创新创业教育全程化,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素养课程模块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立体化,课程、实践、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同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战化,让学生走进高新技术企业,在项目开发、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中锤炼创新创业才能。(3)深化协同育人,强化劳育美育整合资源,多方协同,切实加强劳育、美育教育,进一步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增设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环节;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注重围绕创新创业,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厚植美育教育资源土壤,强化第一课堂美育课程建设,丰富美育类通识教育课程课源,建设美育类在线开放课程、一流课程。(4)转变教育理念,重塑教学形态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教与学的全过程,伴随着学生特点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与学的关系也应发生转变。倡导学生通过自主性、研究性和协作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教师不断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推进网络教学平台的广泛运用,增强教学形式的先进性和互动性。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构建“互联网+”教学新形态。(5)贯彻认证理念,从严治教治学坚持将专业评估认证作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特色,制定与之相匹配的可衡量的毕业要求,推进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建设,完善面向产出的教学大纲,强化本科教学过程管理。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进一步规范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管理和质量要求。(6)优化大类培养,拓宽专业视野主动把握高考招生改革新趋势,关注社会需求,进一步深化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深化落实大类培养理念。以夯实基础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增加学生学习选择度为目标,以专业类为单位,开展培养方案制订专题研讨,深入分析化学专业类中相关课程的共通性,提升课程的集成性,合理统筹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程,原则上通识教育、学科基础课中主要课程应按专业类协调一致,按照大类招生的专业应严格保持大类培养期间课程的一致性。
3.我校化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概述
(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受到良好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训练的高级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及相关单位胜任化学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冶金、制药、环保和军工等领域的科技研发、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以及能够在化学和相关学科进行更高层次深造。(2)培养方案的框架和内容从课程构架上,按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素养分为三大类,目前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框架如表1所示。①通识教育: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以健全人格、激发情怀、增强思辨、文化传承为目标。通识教育课程分为思想政治、军体语言、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五类。在通识教育课程方面,按照《化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执行,思想政治类和军体语言类课程均为必修课,人文社科类的拓展英语、美育类课程、专业写作、南京文化与历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必选,其他人文社科类课程设置种类丰富的课程进行选修。自然科学类中高等数学和计算机课程为必修。创新创业类课程及活动为必修。②学科基础: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以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与就业适应能力为目标。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体现了课程的基础性、系统性、学术性、拓展性,在涵盖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理论、技能的基础上,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衔接。学科基础包含四大化学:有机化学(含实验)、无机化学(含实验)、分析化学(含实验)、物理化学(含实验)、大学物理B(含实验),另开设线性代数B、概率论、化工原理D以及创新创业类课程。③专业素养:专业素养课程模块以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专业技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设置专业教育、创新创业、专业拓展三类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包括实验室安全教育、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以及具有学科特色的专业课,如:专业英语与文献检索、仪器分析(含实验)、有机波谱分析、水化学与水处理技术、有机合成、催化前沿、色谱分析进展、农药化学、电化学分析与原理、现代分析。(3)培养方案的特点新的化学专业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培养目标能面向需求、找准定位,明确预期;②毕业要求能支撑目标、覆盖标准、具有可衡量性;③课程体系能够合理覆盖毕业要求,学分比例恰当,体现特色;④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阵布局合理、不同课程的支撑作用定位准确,每门课程支撑的“产出任务”合理;⑤突出创新创业课程;⑥以“任务驱动”为目的构建课程群整合部分课程内容,避免课程间的重叠、重复;⑦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应用与实践,加强了实践环节比例,丰富了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相对多样的实践内容;⑧尊重教育规律,合理分配课程,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开课顺序,使各课程间的衔接和学期学时分配更合理;⑨强调美育劳育课程;⑩增加毕业设计学时和学分,提倡导师责任制,鼓励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跟随导师进行科学研究。
4.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高校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建议
(1)优化大类课程体系设置高校化学专业是包含一系列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类课程除了作为化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外,还承载着其他相关专业(如农科类、生命类等)的基础课程的功能[3]。基础课程体系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及专业素质的全方位培养,并为未来具体的专业学习做好铺垫[4]。而基于大类培养模式下,学习化学类课程的大一新生存在以下普遍问题:①学生为非化学专业,认为课程难度大,对课程兴趣不足,以被动学习为主。②实验操作中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且兴趣不足,实验课程中应付考试的心态普遍存在。因此对于大类课程的设置,还需要安排难度适中的课程,并增加课程兴趣点。此外,还要对实验课程的设计多花心思,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通过相关化学课程实验让学生对科研产生最初的接触及兴趣,这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非常重要,也是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一步。(2)培养方案应突出个性化“脸谱”化学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在沿用已有的优秀框架的基础上,还应充分调研和探讨,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学科和行业发展的需求;面向未来化学的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体现“厚基础、宽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自身的地域特色与办学定位,突出自身学校和专业的培养特色。各专业应围绕培养目标制订毕业要求,细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体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态度等全面育人的理念,并积极探索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的培养模式。(3)突破传统学科限制,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化学专业是以强烈的社会需求为导向建立并发展的,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因此在化学专业建设中要注重跨学科、综合化。
一方面要校内多学科协同,如化学、生物、材料、物理、信息技术和化工等,共建校内育人平台,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深入,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也需要及时更新,要防止出现概念发散、跨学科相关知识不足,以及在同一课程或不同课程间出现内容重复或脱节的现象。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知识整合,要通过合理安排一系列相关的基础课程内容以及合理衔接,从结构上实现通识知识的贯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以兴趣为导向进一步拓展知识面,逐步地、系统地接近整合交叉学科领域。(4)构建具有实践经验和科研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化学专业创新人才,是指能够在化学专业领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并在从事与化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具备领导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具有系统、全面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基础,并具有跨学科综合能力;第二具有科学的研究思维和熟练的实验技能;第三具有优秀的科学品质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以往的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偏重于化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及科研思维相对匮乏。化学的实验课程体系应在化学基本操作、制备、分析、表征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型内容设置,构建“基础实验–化学综合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循序渐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并增加项目设计、开发实验环节,增加虚拟仿真实验内容。此外,应尝试将科研思维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使大一新生形成对化学学科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对科研的第一印象。
【参考文献】
[1]黄兆信.大类招生:现代大学人才培养趋势[J].中国高教研究,2004,(02),45-47.
[2]李斌.高校大类招生:精英教育的一种推进模式[J].大学教育科学,2012,(5),11-16.
[3]李晓慧.高校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产业创新研究,2020(9),192-194.
[4]王恒安.高校按“大类招生培养”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7.
作者:熊丹 张玲玉 刘睿 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