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煤炭巷道锚杆支护方案设计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针对某煤炭巷道锚杆锚索支护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了“高强锚杆+金属网+钢带+锚索”的支护形式,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借助FLAC5.0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改进支护形式下巷道围岩的应力位移分布状态,结果表明,改进支护形式减小了巷道最大应力分布范围,降低巷道侧壁最大位移量。应用结果表明,改进支护形式提高了顶板和两帮锚杆的拉拔力,降低了顶板和两帮的最大移进量,改进效果显著。
引言
锚杆支护作为煤炭巷道掘进作业的一种主动支护形式,因其具有支护强度高、工作稳定可靠、成本低廉等优势,现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巷道掘进过程中取出煤炭的同时会破坏周围岩层,若不及时支护处理,将会自行脱落,导致巷道阻塞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必须采用可靠的支护方式才能保证巷道掘进工作的有序进行[3]。厚煤层巷道掘进时巷道周围多为煤炭,支护技术要求较高,传统的锚杆锚索支护难以满足支护要求,极易出现较大的巷道侧壁变形、锚杆支护失效或破坏等问题。因此,针对某煤炭巷道锚杆锚索支护存在的问题,设计新的巷道锚杆支护方案,对于提升巷道工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1工作面概况及问题
某工作面现处于煤炭掘进中,其布置结构为一进二回三巷。三条巷道平行分布,主采煤层的最大煤层厚度约为11.8m,最小煤层厚度约为6.4m,平均煤层厚度约为8.5m,煤层中的夹石层的厚度最大约为1m,最小厚度约为0.1m,平均厚度约为0.3m。煤层地质多为半亮型煤,存在少些的半暗型煤,采掘得到的煤炭呈现块状,断口为参差状或者阶梯状,内生裂纹,夹有镜煤条和薄层暗煤。整个工作面内部不存在断裂构造,仅存在岩床侵入,主要发生在切眼的上半部分,最大厚度约为1.4m,入侵层数在2层左右,无规律可循,对煤层厚度和煤的质量影响较大。煤层顶板之上是砂岩含水层,厚度不小于10m,工作面涌水量为0.05~0.2m3/min。当前工作面巷道支护方式为锚杆锚索支护,现场支护效果表现出了若干问题:第一是锚杆强度远远大于锚杆托盘的强度,限制了锚杆优势的发挥。第二是两帮挂网的防护效果不佳,塑料挂网方式与帮壁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间隙,帮壁发生位移时不能及时起到护帮效果。第三是护帮附件防护能力不足,主要是材料强度较小,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变形或者破坏。第四是锚索托板的强度不足,单薄的托板不能抵抗较大的变形应力,限制锚索力的传递。第五是锚杆锚索预紧力不足,实际支护结构中的预紧力仅有几吨,无法形成顶板主动支护。由此可见,现有巷道锚杆支护不能满足安全支护要求,有必要进行锚杆支护方案的优化设计。
2方案设计
基于工作面基本情况及当前存在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了“高强锚杆+金属网+钢带+锚索”支护形式,具体的巷道锚杆支护方案如下。
2.1顶板锚杆
将原有顶板锚杆更换为Φ20mm×3100mm规格的高强度锚杆,表面无纵筋,制备材料为MG500螺纹锚杆钢,延伸率高达17%。锚杆布置垂直于顶板,每排设置8根锚杆,排间距为800mm,锚杆间距为800mm。锚杆尾部采用滚压加工成型的M22螺母紧固,以保证螺母的连接强度。顶板加强锚固时采用K2360和M2370树脂药卷,钻孔直径尺寸设计为Φ25mm,采用W钢带进行护顶,钢带规格为5000mm×280mm×4mm(长×宽×厚)。更换锚杆托盘,选择规格为150mm×150mm×16mm(长×宽×厚)的高强度托盘进行顶板支护。为了增加锚杆支护的效果,提高锚杆初始预紧力,要求其不小于450N•m。工作面巷道顶板布置Φ6金属网作为护顶,网孔的规格为100mm×100mm。
2.2顶板锚索
顶板锚索作为锚杆支护技术的重要组件,进行了如下改进,锚索的长度设计为8400mm,排间距为1600mm,锚索间距为1600mm,为了提高支护效果,锚索设计为每排3根,布置时尽量使其垂直于顶板。锚索托盘采用承载能力较大的规格,具体尺寸为300mm×3000mm×16mm(长×宽×厚)。锚索组合构件选择W带钢,其规格为4500mm×250mm×4mm(长×宽×厚),配合使用时要求其初始预紧力不能小于200kN。
2.3两帮锚杆
将巷道两帮原有锚杆更换为Φ18mm×2500mm规格的高强度锚杆,表面无纵筋,螺纹左旋,制备材料为MG500,延伸率高达17%。锚杆布置垂直于两帮,每边布置4根锚杆,安装之后的预紧力要求不小于400N•m。巷道两旁加长锚固选择K2335和Z2360树脂药卷,钻孔孔径为Φ25mm,不同树脂药卷的间排距分别为900mm和800mm。护帮选择W钢板,规格为450mm×280mm×5mm(长×宽×厚),拖盘的规格为120mm×120mm×10mm(长×宽×厚),保证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巷道煤柱一侧布置Φ6金属网护顶,网孔规格为100mm×100mm,工作面一侧布置高强度塑料护帮,网孔规格为40mm×40mm。
3应用效果评价
为了验证巷道锚杆支护改进方案的性能,应用于巷道支护现场,结合巷道实际情况对巷道变形和锚杆受力进行了监测并进行了统计。
3.1锚杆锚固力监测结果与分析
随机选择工作面巷道支护中的16根锚杆,其中8根为顶板支护锚杆,8根为两帮支护锚杆,进行拉拔试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顶板锚杆的拉拔力均高于两帮锚杆的拉拔力,顶板锚杆的拉拔力处于80~85kN,两帮锚杆的拉拔力处于58~65kN,可见煤炭巷道锚杆支护质量很好,锚杆承受的拉拔力较为均匀,满足巷道锚杆支护的要求。巷道锚杆支护方案改进之前,顶板锚杆承受的拉拔力处于55~60kN,两帮锚杆承受的拉拔力处于45~50kN。对比巷道锚杆支护方案改进前后的锚杆拉拔力可以看出,改进之后锚杆支护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顶板锚杆拉拔力增加约25kN,两帮锚杆拉拔力增加约10kN,巷道顶板和两帮锚杆支护更加稳固。
3.2巷道围岩表面位移观测结果与分析
选取掘进巷道内起始点、中间点和采煤点布置变形检测装置,标记为1#、2#、3#,各点均采集其顶板和两帮的移近量。通过结果统计可以看出,随着支护时间的延长,顶板和两帮的移进量呈现增加趋势,直至趋于平稳不变,顶板移进量最大值为70mm,两帮最大移进量为80mm。支护方式改进之前,顶板移进量最大值为130mm,两帮最大移进量为100mm。对比支护形式改进前后的最大移进量可以得出,顶板移进量降低了50mm,两帮最大移进量降低了20mm,取得了很好的改进效果。
4结语
通过分析设计结果表明,相较于支护方式改进之前,改进支护形式使巷道最大应力分布范围减小了700mm,巷道顶板最大位移降低了128mm,两帮最大位移量降低了83mm。应用结果表明,支护形式改进之后的顶板锚杆拉拔力增加约25kN,最大移进量减小50mm,两帮锚杆拉拔力增加约10kN,最大移进量减小20mm,锚杆支护形式改进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白宇.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应用探讨[J].江西煤炭科技,2018,00(01):77-79.
[2]张晶,李金龙.煤矿软岩巷道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研究[J].陕西煤炭,2018,177(04):68-70.
[3]陈明明.煤矿掘进巷道锚杆支护方式的应用与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23):4954.
作者:亢建华 单位:山西宁武大运华盛能源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