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的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的本科人才培养对策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的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摘要:民办财经院校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或方向),培养应用复合型的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应当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组建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习实训建设等方面寻找完善对策,提高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对策

越来越多的民办财经院校依托财经专业背景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或方向),培养通晓法学和会计学的应用复合型本科人才,开始探索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但是由于办学历史短、办学条件不完善、法务会计学科本身发展不成熟等原因,对于法务会计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实现路径认识不清,导致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培养模式涵盖人才培养的所有环节,主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笔者结合所在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就如何构建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实习实训建设五个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一、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体现民办财经院校办学特色,必须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应当建立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立足于市场经济和法治背景,培养“基础扎实、口径宽阔、能力实用”的专业性、开放性、复合性三位一体的,能够适应广泛涉及法务会计社会职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时应准确界定人才培养规格,明确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

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一)体现应用复合型特色

法务会计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具有应用复合型的鲜明特色,以满足社会岗位对法务会计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上的应用性和复合性需求。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导向,保证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在30%以上,加强与社会实务部门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开发在线开放课程。

(二)合理设置课程模块

根据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模块为基础课程。这是学生应学习的基础知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第二模块为专业主干课程。这是学生必须学习的法学和会计学核心及相关方向课程。第三模块为职业技能课程。这是学生可以选修的职业技能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法律职业能力。包括模拟法庭实训、会计电算化等实训类课程,法律案例研习、会计案例研习等案例教学课程,及与学生就业相关的课程。

(三)处理好法学和会计学课程的结构比例关系

根据专业背景和学科优势,不同的民办财经院校的法务会计专业(或方向)有以法学为主导和会计学为主导两种主要模式,在构建课程体系时,相应的要合理设置法学类课程和会计类课程以及复合交叉型课程的比例。笔者所在民办财经高校法学院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与会计学院联合办学,课程以法学类课程为主体(占50%),会计学类课程为辅助(占40%),还开设复合交叉型课程如《法务会计》、《经济犯罪侦查》等(占10%)。

三、组建双师型教学科研团队

(一)开展多视角的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研究

在广泛调研社会工作岗位对法务会计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实际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探究法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实训实习、考试考核等关于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本质规律和实现路径。

(二)大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招聘或软引进社会实务工作者填充到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和组织自有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挂职锻炼,打造一支精通法律和会计实务,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要把握好教学方法的目标定位,定位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满足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设置的需求。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颠覆传统单一灌输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实际案例的能力;采用主题演讲、课堂辩论、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营造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浓厚学习气氛,锻炼学生逻辑思辨、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

五、加强实习实训建设

(一)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一方面,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如笔者所在高校拥有省内先进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下设会计仿真实训中心和法学实训中心,配备相应的实训软件和高度仿真的实训环境,可以满足会计沙盘演练、会计电算化、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和非诉讼法律实务等实训教学活动的需要。建立“院中院”的金恒学院,与企业联合办学,培养企业内控人才,实现校内教学与企业、行业一线工作实务的高度对接。另一方面,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会计师事务所、金融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公检法部门等社会实务工作部门共同创建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开展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使学生接触一线工作单位实务,提升实践能力。

(二)实施有效的实习监控管理

校外实习监控是很多高校头疼的问题,很多时候校外实习由于缺乏有效监控而流于形式,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校外实习监控。一是周密安排,制定可操作的实习计划,严格按照实习教学大纲和指导书开展实习活动。二是保持与校外实习单位的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三是教师带队顶岗实习,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四是利用校友邦等实习监控平台,实现学生签到、提交实习日志、总结等监控功能。综上所述,社会对法务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民办财经高校的办学定位大多是应用型,应充分利用财经专业背景和办学机制灵活的优势,开设法务会计专业(方向),培养应用复合型的法务会计人才,探索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崔征.民办财经院校法务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33).

[2]李晓燕.财经院校法学会计学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5).

作者:崔征 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